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千年运河历史娓娓道来

【资讯】时间:2025-03-27      来源:中国文化报      

巨大的环形屏幕上,超高清影像徐徐铺展,大运河千年历史娓娓道来。在刚过去的周末,众多观众站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展厅超高清的环幕前,沉浸式领略大运河跨越千年的变迁,从开凿时的热火朝天,到繁盛时的舟楫往来,大家追随着屏幕上的画面,不时发出阵阵惊叹。

在江苏扬州三湾古运河畔,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如同一艘巨型船只,承载各地“乘客”航行在古今文化交融、传统现代交织的大运河文化体验之旅中。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党政办公室负责人崔丹介绍,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由展馆、内庭院、馆前广场、大运塔和今月桥五部分组成,以“运河带来的美好生活”为总体定位,是集文物保护、科研展陈、社会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运河主题博物馆,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标志性项目。

悠悠古运河,绵延数千载。走进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仿佛在翻阅一本关于中国大运河的“百科全书”。馆内,春秋至当代1万多件(套)反映运河主题的古籍文献、书画、碑刻、陶瓷器、金属器等各类文物展品诉说着运河的兴衰变迁与运河沿岸人们的生活。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共设置3个常设展。“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展览通过场景再现等方式,活化利用不可移动文物,全景展示中国大运河的“前世今生”;“运河上的舟楫”展览既有百舸千帆船模展示,还能让人们乘坐大型沙飞船,开启一场虚实结合的沉浸式体验之旅;“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展览生动复刻了历史上不同地域运河沿岸城镇的繁荣盛况,令人恍若穿越时空,领略到多样的风情。此外,还有“世界知名运河与运河城市”“运河湿地寻趣”等6个专题展、1个“河之恋”数字化沉浸式展览等向公众全方位讲述运河文物保护利用、遗产保护传承、文化带建设发展、文化公园建设方面的情况和成就。

“博物馆人以前更关注文物研究,现在要以研究为基础、观众为中心,用观众能看得懂的叙事逻辑进行展陈,做好公众服务。”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说。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自开馆就广受关注,郑晶觉得火“出圈”的秘密藏在观众的体验中。

馆中的非遗展厅,运河沿岸的雕版印刷、剪纸、通草花制作、绒花制作等非遗传承人齐聚一堂,各展风采;黄梅戏、清曲、京剧、昆曲等非遗剧目同台献艺,南腔北调,精彩无限。一场非遗视听盛宴让来馆的观众直观感受大运河全流域的非遗之美。目前,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水韵江苏·精彩非遗”展示季活动正在这里举办,众多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展览展示给观众带来别样体验。观众程女士带着孩子一边观赏一边参与体验,直呼过瘾。

“运河上的舟楫”展厅内,观众章先生登上复原的古代沙飞船,坐在甲板上欣赏周围屏幕上展示的运河四季变换的美景,感受着船体的轻微晃动,仿佛真的航行在大运河上。“河之恋”展厅内,观众席地而坐,沉醉在360度环幕和720度沉浸式互动空间营造的梦幻氛围中,感受着“水”“运”“诗”“画”四个篇章带来的视觉盛宴,领略科技与历史完美结合的魅力,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运河画卷之中。

在“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展厅,观众身着汉服,走在古色古香的街道上,仿佛穿越回古代。街道两旁是各种店铺,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品一应俱全。

自2021年6月建成开放以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内涵,精心策划推出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展览和活动,成为全国热门博物馆之一。“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以运河文化为核心,通过打造品牌IP、开发文创产品、开设美育课程等举措,拓展展厅的功能、提升观众的体验感,不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郑晶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