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更多
加强国际传播,讲好“一带一路”故事加强国际传播,讲好“一带一路”故事——在“丝绸之路国际传播论坛”上的主旨演讲刘晓明(2023年10月25日,陕西西安)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沿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不断前进,绘就联结世界、美美与共的壮阔画卷,极大丰富了中国国际传播的叙
查看更多 -
查看更多
谢茂松:可大可久之道: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一、近十年来文明史、文明论的兴起近十年来,文明史、文明论兴起背后的意涵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讲话中提到,“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在我看来这就是中国遇到的三重困境,文明蒙
查看更多 -
查看更多
陈来:“仁”与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这六大理念是“全人类共同价值”。怎样认识中华文明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关系呢?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提法意味着这些价值不仅适用于一个国家,也适用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部事务及关系。简言之,全人类共同价值不仅是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制度形态的国家共同追求的普遍性价值,也适用于当今世界
查看更多 -
查看更多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如何用文化重塑地区政治和外交?“一带一路”在过去几年中已成为热议的话题,但“一带一路”的核心“合作重点”之一,即“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往往被模糊地解释为中国的“软实力”策略,这忽略了文化和历史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所扮演的复杂角色。为了说明这一点,本文集中讨论遗产外交的主题,阐明丝绸、瓷器和其他遗产的历史以及关于文明和世界历
查看更多 -
查看更多
中国古镇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艺术性传播研究——以浙江乌镇为例一、研究背景和意义近年来,随着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许多企业的过度开发,古镇的发展遭遇重重挑战和困难。特别是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数字技术保护古镇文化,并通过艺术性传播等形式,长期、可持续地传播古镇风采、提升古镇活力,成为古镇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近500个古镇,每个古镇都有
查看更多 -
查看更多
跨境电商平台上中华文化传播的符号学分析美国知名人类学家莱斯利·怀特认为,文化是人类创造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总和。符号互动的能力和范围,体现了人类社会和文化的本质特征。马歇尔·麦克卢汉的“媒介即延伸”理论认为,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在媒介技术日益多样化的当下,新的传播形式不断涌现,更大程度延伸了人类的感官,也承载了更多的符号学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