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2022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最突出的特点,是把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中国文化符号”完美呈现出来。
所谓中国文化符号,就是能够代表中国文化且具有广泛认知度的形象表征系统。长期以来,我们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目的就是通过文化符号系统向世界展现中国的良好形象,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我们对于中华文化传统典范和优秀遗产符号(汉字、日晷、太极、古丝绸之路)的全方位呈现;美西方污名化中国,也主要是通过表象符号以及符号的持续强化来制造和加深人们对于中国的刻板印象,例如BBC使用“阴间滤镜”符号化地表现中国的“愚昧”“落后”“专制”,以及西方媒体关于“东亚病夫”、Chink(眯缝眼)的蔑称等等。
令我们记忆犹新的是,北京冬奥会开幕之前,西方国家的一些政客和极端势力就接连发出抵制冬奥会的声音,西方媒体推波助澜,在中国涉疆、涉疫等问题上炮制了大量虚假信息,试图抹黑中国,将北京冬奥会政治化。此番炒作进一步加深了西方民众对于中国的刻板印象。
因此可以说,2022年北京冬奥会面临着两大突破:一是如何在2008年夏季奥运会(开幕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突破自我,在新时代推出新的理念,展现新的风貌;二是如何突破美国等西方国家设置的舆论屏障,把中国的声音有效传播出去,得到国际社会的理解、信任与支持。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此次北京冬奥会成功实现了这两大突破。
首先,办奥理念的突破。在2008年夏季奥运会上,我们通过中国元素的运用,展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很好地回答了“我是谁”“我怎样”的问题。14年后的今天,基于中国自身发展及其与世界关系的变化,北京冬奥会将立足点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世界“一起向未来”,并通过孩子们手中自由飞翔的和平鸽,以及由小雪花汇聚成大雪花等意象符号,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进一步具象化。由于国别以及社会制度的差异,不同国家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或许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是对于和平鸽、大雪花等符号传递出来意义和情感——人类对于和平、安宁、幸福生活的向往,是会充分感受到并作出正相关解读的。
其次,刻板印象的突破。在此次冬奥会开幕式上,科技手段的运用是一大亮点。从鸟巢中央超大LED屏幕到超高清三维舞台,从冬奥火炬“飞扬”的氢气燃料、低碳燃烧,到主火炬储氢供氢、微火点燃,开幕式以全方位的科技创新烘托着中国的办奥理念:绿色、共享、开放、廉洁。不仅如此,五环破冰而出的打破隔阂的隐喻、小鸽子掉队被拉回的“一个都不能少”的隐喻,也令观众在感受科技带来的震撼与惊喜的同时,感受到中国的大爱与人性的光辉。进一步说,在此次冬奥会上,科技本身也作为一个重要符号,为中国形象增添了开放、包容、进步、领先的意涵。这些含金量很高的符号足以对西方国家有关中国愚昧、落后、专制的刻板印象形成强大的冲击,使世界对中国的认知与评价回到客观、现实的轨道上来。这方面的突破令人振奋。
北京冬奥会为国际传播带来哪些启示?或者如何在未来的国际传播中更好地融入和体现冬奥理念?
第一,关注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在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气候变化等一系列具有现实公共性与潜在风险性的议题上发出中国的声音,以敢为人先的姿态形成引领、示范效应,树立中国有担当、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以此打破西方国家的后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壁垒,使污名化中国的言论不攻自破。此次冬奥会开幕式上的“微火”点燃,就充分体现了低碳环保的理念,刷新了国际奥运会的百年传统,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关注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之义,它要求我们在国际传播中尽可能摆脱思维和视野上的局限性,将立足点与关切点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全球化层面。
第二,视觉符号是话语建构的重要载体。话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视觉符号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直观、形象的呈现淡化了“宣传”色彩(这是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对我们的诟病),并通过对比、联想等隐喻手段加深着人们对符号所传达的意涵的认同与理解。此次冬奥会开幕式就不是用语言,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优美的、具有冲击力和震撼力的视觉元素,彰显中国理念和奥运精神,把古老又充满朝气、和善友好的现代中国展现在世界面前。从外媒报道的情况看,这些都得到了正面解读。鉴于此,在国际传播中,我们应当更多使用视觉符号系统,通过短视频等平台手段,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形象化、具象化。
第三,中国的文化符号应与时俱进。长期以来,在国家形象定位和传播方面,我们主打历史牌,将对外传播的重点放在历史文化传统的推介与展示上,力求将中华文明中人无我有的部分呈现给世人。应当说,传统的东西,民族性的东西是国家形象的基础部分,需要对外展示,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再以传统面目示人就远远不够了。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中,当代文化符号普遍落后于传统文化符号,换句话说,与中国古代文化符号受到推崇相比,中国现代和当代文化符号的影响力亟待提升。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提示我们,在国际传播中,我们应当努力进行符号系统的拓展与更新,在传统元素的基础上融入更多现代化、国际化的元素,形成既有历史传承,又具有现代感的可信、可亲、可敬的国家形象符号系统,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