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国际传播中心:立足战略定位 提升城市国际传播效能

【地方外宣】时间:2024-12-13      来源:本站      

       一、案例概况

案例:西部国际传播中心

出品时间:2018年

方式:线上+线下

收录时间:2024年12月13日

二、背景目标

重庆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2024年4月22日至 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勉励重庆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在发挥“三个作用”(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上展现更大作为。

国家重大战略的定位促使重庆在参与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过程中,将国际传播与城市发展相融合,对外宣传服务于对外开放。重庆的城市国际传播,以城市叙事和陆海叙事为核心。城市叙事即在国际传播工作中以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中心,履行重庆融入国家对外传播战略体系的主体责任,服务重庆对外开放的客体需求,发挥重庆在国际传播资源聚合上的载体功能;陆海叙事即以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中欧班列建设,推动大陆文明和海洋文明交流互鉴、助力陆域经济和海洋经济联动发展为中心,形成叙事体系。在5年多的实践过程中,重庆逐步形成城市国际传播基本理念、目标效能、职责任务、品牌项目、专门人才、工作平台和传播能力七大体系,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与发挥“三个作用”相适应,与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相匹配,与推进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相融合的区域性国际传播中心。

三、创意洞察

打造重点品牌IP,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一是推出《重庆@国际友城》双城海外社交媒体直播,跨国连线悉尼、比萨、伦敦、布宜诺斯艾利斯等国际名城,直播信号横跨亚洲、南美洲、欧洲和澳洲。

二是策划推出“陆海之约”国际交流系列、 “感知重庆”形象推广系列、“渝见世界”文化互动系列、“感恩自然”自然探索系列品牌活动。

三是与英国国际教育协会BIEA合作,参加2022-2023年国际青少年科创大赛。聚焦“生态城市”主题,吸引来自英国、美国、法国、尼日利亚等23个国家和地区的1007 支队伍围绕重庆课题提交方案。通过线上视频答疑、多地直播PK等形式,海外传播量超过5000万次,极大地提高了重庆在海外“青年一代”中的知名度和关注度,展现了重庆可持续发展的成就经验。

四是创办“中外青年对话”活动,以视频对话形式设置话题,引导中外青年对话交流。如以“气候变化的挑战与青年担当”为主题,邀请来自中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的青年学者线上视频对话讨论,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引起包括《人民日报》《中国日报》、英国《卫报》、欧洲新闻社在内的全球近 500家媒体发布相关报道。

五是与腾讯西南总部合作,以三款全球知名网络游戏推广重庆城市IP。六是服务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承办执行多个国际性论坛及活动,在国际交往中心和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中起到积极作用。

image.png

四、亮点展示

1. 顺应国际传播形势,以视频作为国际传播的主要内容产品。坚持“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的新闻采编生产模式,持续产出海外受众喜欢、适合移动端阅读的高质量内容产品。围绕文旅、财经、国际时政三大板块,垂直内容差异化运营。用社交语言呈现重庆城市生活、财经热点、国际时事主题,短视频占比60%以上。运用问答、直播、热点话题等平台互动工具,提高推文的流量和互动量。尝试使用智能对话AI、音视频AI等技术,推出 AI主播时评、AI多语种视频等产品。

2. 创新构建国际传播新体系,扩展重庆海外“朋友圈”。打造 “1网—1端—3+N账号—Google分发”的海外传播体系。1网指iChongqing英文网,1端指Bridging News陆海财经英 文客户端,3+N账号“3”是指重点布局脸书、X(原推特)、优兔三个海外最具影响力的社媒平台,“N”指垂直布局其他具有较强海外影响力的传统和新兴社交媒体平台。Google分发指利用谷歌收录和关键词排名,以及Google News收录、Google Video排名,提高重庆城市国际传播效能。发展“外 交使节+国际政要+KOL(Key Opinion Leader关键意见领袖)+国际组织+国际名城”多层次宽领域的朋友圈,打造传播合力。联合各类外籍KOL,策划推出“海外大V拍重庆”等活动及 《海外达人谈中国(Let’s Talk About China)》等节目,客观真实全面地向 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主张。

3. 全球招募组建专业国际传播团队,不断壮大外宣力量。2018年 开始组建专业团队。采编团队除具备外语能力和新闻专业素质外,还需具备四个条件。一是文化自信,对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和新时代的中国充满自信。二是跨文化背景,必须具有海外学习生活或工作经历。三是青年世代,熟悉海外青年人的思维方式。目前,中心采编人员平均年龄为29岁。四是社交意 愿,愿意开展与外国人的互动交流。中心90%的采编人员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外籍员工均具备策划、采访、制 作、编发、互动,特别是视听生产等全媒体综合业务能力。正在招聘扩大团 队,补充西、法、阿、俄、朝、日等多 语种人才,加强对东南亚和“一带一 路”国家精准传播,计划到2026年团队达到150人。

五、传播内容和形式

1. 通过线上平台构建国际传播矩阵。通过iChongqing英文网站、Bridging News陆海财经新闻客户端和海外社交媒体账号矩阵,不断向海外互联网平台输出丰富的重庆资讯内容。

2. 通过线下平台渠道开展国际传播。利用重要国际会议论坛、外国主流媒体等平台和渠道开展国际传播,与日本经济新闻 社合作举办“Asia300全球商业论坛重庆峰会”,与CNBC、韩国中央日报合作举办“2021亚洲企业大会·重庆”, 拓展重庆财经朋友圈。承担“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大会暨澜湄市长文化旅游论坛”“第四届中国-东盟法治论坛”“2022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重大招商项目签约活动”等大型国际性 活动的全案策划与执行单位。

六、传播效果

1.  城市国际知名度不断提升。自2022年底起,iChongqing 网站被G o o g l e Ne w s收录,网站内 容的原创性和质量受到G o o g l e算法 的高度认可,成为G o o g l e认证的新 闻稿源媒体。用户通过G o o g l e搜索 “Chongqing”相关的1000个长尾关键词中,有736个关键词的搜索结果, iChongqing发布的内容排在第一页。

2.  国际传播能力进一步增强。中心建立5年多来,相关工作多次 被上级领导部门肯定,作品曾获得中 国新闻奖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获 得重庆新闻奖20余次。2023年6月, 重庆国际传播中心海外传播平台入选 第三届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 例——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类,并多 次获得中国外文局年度对外传播十大 优秀案例。由北京师范大学新媒体传 播研究中心、中国日报网、光明网、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新闻与传媒研究中 心联合发布《2023中国城市海外网络 传播力建设报告》显示,在337座城市 的海外网络传播力综合指数中,重庆 市位于第5位。

3.  海外平台总用户数逐年增长。2018年海外平台用户数为35万,到2023年海外平台总用户数已达到1738万,每年增长300万-400万。目前,西部国际传播中心海外平台用户总数突破 1800万,每日英文原创融媒体稿件100条左右,基本覆盖重庆时政、经济、社会、城市生活等方面的新闻资讯。海 外平台影响力位列全国省级国际传播媒体前列。

4.  内容产品受到海外受众广泛关注。中心持续产出多个国内外爆款产品。《山水重庆中国桥都》《轨道上的都市区》《生态答卷》《三峡高铁》等多个爆款产品受到海外网民的广 泛关注,对重庆城市形象海外传播起到了很好的增益效果。其中,《山水重庆 中国桥都》累计播放量超过4.7亿次,

5.  国内用户纷纷留言感叹重庆的城市建设、桥梁工程、隧道建设难度,为祖国 取得的巨大成就由衷自豪。

七、案例启示

1. 立足地方特色:各地应充分挖掘自身的特色资源和优势,将地方特色与国际传播相结合,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国际传播品牌,以吸引国际受众的关注。

2. 聚合社会力量,构建国际传播生态:加强与中央媒体、专业机构、企业、高校等各方的合作,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国际传播工作,提升传播的专业性和影响力。

3. 注重人次培养和引进,进行精准传播:全球招募组建专业国际传播团队,不断壮大外宣力量。采编团队具备外语能力和新闻专业素质,补充西、法、阿、俄、朝、日等多语种人才,加强对东南亚和“一带一路”国家精准传播。

 

案例原链接:

陈冬艳,王婕妤.建设西部国际传播中心提升城市国际传播效能[J].中国记者,2024,(06):21-2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