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文都连全球“:南京重构文化外宣出海矩阵

【地方外宣】时间:2025-05-08      来源:本站      

一、案例概况

案例名称: 南京外宣出海矩阵

方式:线上+线下

收录时间:2025年4月24日

二、背景目标

南京市作为“六朝古都”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尽管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但在过去仍面临国际传播中的文化符号单一、宣传叙事方式与国际接轨不足等挑战。因此南京地方选择通过数字化、科技化等方式重构文化外宣模式,使其全球化。

三、创意洞察

非遗与科技融合:将非遗文化与时新科技热点例如AI、机器人自动化等进行结合;将科技作为搭载非遗文化的小船,避开文化差异带来的隔阂。例如南京云锦研究所与谷歌Arts & Culture合作推出全球首个“云锦虚拟织机”互动平台,用户可在线设计纹样并生成数字藏品。通过3D建模与AI配色技术,非遗技艺实现“指尖织锦”,上线首月吸引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用户参与作品生成。南京中医药大学研发智能针灸机器人,结合“一带一路”青年论坛,将中医文化以科技载体输出至新加坡、瑞士等国,入选“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十大案例”。

政策与配套服务优化:优化相关政策以支持海外营销,例如首创“跨境电商线上快速备案”系统,将海关审批时间从线下数周缩短至线上1-2个工作日,企业备案效率大幅提升。在配套服务方面,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为企业打造专门的商务班机服务,助力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依托本地禄口国际机场的枢纽优势,同时简化相关手续,让企业灵活出行、享受包机服务。对企业赴境外参加展会等商务活动中产生的出入境机票费用和入境隔离费用,按照最高50%的比例给予支持。

四、亮点展示

产业协同出海:抓住境外电商潮将本土产品推出去,例如江北新区打造“芯科跨境电商产业园”,整合选品中心、直播间、AI设计平台,赋能美妆、装备制造等跨领域企业通过TikTok直播实现线上出海;江宁药谷推动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自主研发的CAR-T细胞治疗药物西达基奥仑赛获美国FDA批准,成为中国首个成功出海的基因治疗产品。

城市形象多媒体传播:南京广电“Live南京”平台利用5G技术打造24小时城市慢直播,覆盖鸡鸣寺樱花、秦淮河夜景等场景,被央媒及海外平台转播;“发现南京”海外社交媒体矩阵通过短视频、互动H5展示城市创新与历史交融。

五、传播内容与方式

线上传播主要通过非遗数字化体验(如云锦虚拟织机)、城市慢直播等载体,以社交媒体平台、自建网站、新闻报道等作为途径传播;线下则通过举办或参加各类国际活动帮助传播,如组织企业参加亚洲纺织成衣展等国际展会。

六、传播效果

《中国城市海外社交媒体传播力指数(2024年3月)》,南京在综合传播力排名中位列第一,连续多周期表现稳定,稳居全国前列本地产业出海效果明显。跨境电商产业园成效显著;2024年南京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突破300亿元,占江苏省45.32%。新能源汽车等“新三样”出口增长迅猛,2024年电动载人汽车出口额同比增长380.8%,拉动全市出口增速4.2个百分点。

七、案例启示

南京以文化为核心、科技与产业为翼,构建起非遗数字化、产业抱团出海的外宣新范式。与此同时,城市+国际大平台,这种模式发挥了城市和国际传播渠道优势,助力本土城市精品内容海外传播,引导国际社会更加具体深刻地感受新时代中国可信、可爱、可敬的新面貌,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全面的中国。

 

案例原链接:

搜狐:在南京家门口感受非遗文化,传统技艺与美食的完美结合_活动_传承_江宁区

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荣誉 | “科技赋能南京城墙文旅融合项目”荣获“2022年全国优秀文化遗产旅游案例”_工作情况_ 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外推广对策建议-南京财经大学现代服务业智库

南京广播电视集团:南京外贸破浪前行 | “跨境新生态”助力更多中国品牌“云上出海”-南京广播电视台

搜狐: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南京): 奏响“文化出海”最强音_企业_服务体系_发展

南京广播电视集团:【融媒新品牌】南京广电“Live南京”:5G时代的城市形象传播新示范-南京广播电视台

中国日报中文网:破局城市外宣瓶颈,让可爱可亲可敬的中国形象有效落地——“印象中国——南京周”的启示

新浪财经:中国城市海外社交媒体传播力指数(2024年3月)发布,网友点赞南京__财经头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