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之夏艺术节·上海日”融合跨界促进东西方文化对话

【地方外宣】时间:2025-09-12      来源:本站      

一、案例概况

案例名称:遇见上海,走进纽约:城市之夏艺术节·上海日

主办方: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纽约林肯表演艺术中心

收录时间:2025年9月2日

传播方式:线上+线下

核心内容: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与纽约林肯表演艺术中心7月26日在美国纽约市联合主办“城市之夏艺术节·上海日”活动。当日举行的十余场文化活动涵盖舞剧、音乐会、街舞、电影放映和文创产品集市等,现场吸引观众达2万人次,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欣赏海派文化的难得机会。纽约民众当日还沉浸式体验了来自上海的“音乐舞蹈嘉年华”和“上海文化体验馆”等。

二、背景目标

“城市之夏艺术节”始终致力于邀请纽约市民探索多元文化,或加深对自身文化根源的理解与庆祝。此次纽约林肯表演艺术中心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的合作,为全年龄段观众开启一段崭新的艺术发现与文化连接之旅。大家走进‘上海日’,亲身体验上海如何将深厚历史与当代文化无缝融合,将海派文化带到这座世界文化汇聚的舞台。这场独具海派风情的艺术盛宴,让全球观众一日尽览上海文化的魅力与中国艺术家的创造力。

三、创意洞察

图片1.png

1、沉浸式城市体验场景。在剧场演出之外叠加“音乐舞蹈嘉年华”、“上海文化体验馆”、“静音迪斯科”等互动板块,增强参与感与社交传播势能。观众们在“魔都游园会”中感受非遗的风采。触摸丝缎锦织,让盘扣在腰间绽放东方之美;用剪刀“跳芭蕾”,把上海剪纸变成你的专属艺术画;老凤祥珐琅艺术家现场演绎百年工艺,江南春色瞬间化作“限定”手作。

2、游戏+舞台的年轻化破圈。上海出品”的游戏《明日方舟》自上线以来圈粉无数,其线下音乐会品牌“音律联觉”更曾斩获HMMA好莱坞音乐传播奖,展现了游戏与音乐跨界融合的独特魅力。此次演出将以《明日方舟》的音乐为核心,不仅还原游戏中的经典旋律,更在中美音乐风格的碰撞中,打造一场兼具艺术性与观赏性的视听盛宴。

3、文化本体创新。在保留中国经典叙事的基础上进行现代舞台艺术转化,赋予其新的视觉与审美符号。舞剧《白蛇》汇聚“梦之队”主创及演员阵容,音乐、舞美、服化全新升级,故事、角色、舞段深度融合,呈现出江南风格的“东方舞台美学”,是国际化表达“焕新”中国故事的舞蹈作品,亦是“大剧院出品”在舞蹈领域的又一次全新探索。

四、亮点展示

1、活动当天的狂欢将由中央舞池的两场“超燃”演出点燃。观众将在同一舞台领略DJ舞曲、海派爵士与街舞的激情碰撞,跟随律动尽情释放夏日激情。“爵士小号诗人”李晓川将携手乐队,以原创作品开启一场东西方音乐交融的旅程,共同探索“中国声音”的无限可能。

2、在大卫·鲁宾斯坦剧场,上海民族乐团将献上一场《国乐中的十二生肖》奇幻音画之旅,以乐音描摹猛虎长啸的威仪、灵蛇游走的韵律……每只生肖都拥有量身定制的国乐“声音画像”。

3、夜幕降临,舞池将变身为“静音迪斯科”(Silent Disco)——观众佩戴耳机,在DJ引领下沉浸于多样化的音乐节奏中,自由舞动。

五、传播内容与形式

在纽约林肯中心举办的‘上海日’将上海的传统美学与现代创意融合,通过包含海派爵士与街舞碰撞、亲子《十二生肖》音乐会与水墨动画结合、经典动画《大闹天宫》放映、沉浸式《明日方舟》游戏音乐会以及非遗市集和静音迪斯科等形式,构建起一个从传统民俗、现代音乐、游戏文化到互动体验的“看–听–玩–感”全天候多模态传播内容与形式,全方位立体呈现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文化魅力。

六、传播效果

7月26日,从午后至深夜,“城市之夏艺术节·上海日”在室内外不同空间举行了十余场演出和活动,吸引观众约2万人次。剧场外、街角到处都是排队的人群,有盛装打扮的夫妇,有三代同堂的家庭,有不同肤色、各行各业的人,他们对上海,对中国文化都充满兴趣,通过文化与艺术交流和对话。

七、案例启示

“上海日”借助林肯中心这样具有国际话语权的平台,通过免费开放、多元化节目与官方媒体通稿的组合,实现了既有现场吸引力又有广泛媒体曝光的双重传播效果,为城市品牌的海外文化传播提供了“场地+内容+渠道”三位一体的可复制经验。

案例原链接

纽约林肯艺术中心举办“上海日”活动_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上海日”闪耀纽约林肯表演艺术中心_文旅要闻_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上海日"闪耀纽约林肯表演艺术中心,跨越太平洋的文化共振

纽约将举办“上海日”,一天浓缩上海文化的魅力_产业市场_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纽约仲夏 他们为“上海”而来 林肯表演艺术中心排起长队 从午后到深夜的十余场演出活动吸引约2万人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