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彼岸:中国汉字书法全球化传播实践

【垂直领域】时间:2025-05-08      来源:本站      

一、 案例概况

案例名称:中国汉字书法出海实践

方式:线上+线下

收录时间:2025年5月3日

二、背景目标

中国汉字书法作为中华文明的核心载体,面临如何跨越文化差异等的国际传播挑战。推动对甲骨文等汉字起源文化和书法艺术海外传播、展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对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至关重要。  

三、创意洞察

国际活动传播:举办2025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吸引40余国500余名学者参与,设置“中日韩共用汉字”“汉字与中华文明国际传播”等主题论坛,推动汉字成为东亚文化圈共同纽带。联合清华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举办国际汉字创意设计大赛,征集全球1409件作品,其中约30%来自海外,作品涵盖服饰、文创等实用领域。

文化内核的展现与分类传播:中国汉字书法不仅是艺术表现形式,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等,在全球化的时代从文明互鉴角度阐释其世界意义与当代价值。针对不同文明和文化圈制定传播重点,例如对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汉字文化圈侧重历史渊源与汉字书法技艺传承交流,对西方世界则聚焦美学推广和背后的意境解读。

四、亮点展示

全球影响力突破:国际汉字大会首次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标识授权,吸引中日韩及东盟专家共商汉字国际化路径,推动“汉字文明学”学科建设;甲骨文主题展览走进联合国欧洲总部,通过裸眼3D、交互装置展示汉字演变史,单日参观人数破万。

学术研讨和文化互鉴:举办中国书法环球行活动及中国书法学术讨论会,主会场设于泉州。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同样象征这汉字文化出海的寓意;荷兰分会场同步连线,欧洲、东南亚等海外华人书法家代表线上参与,并共同启动活动,体现古今丝绸之路的友好合作文化呼应与多元文化交流的全球化传播格局。  

教育及大众化:结合建交节点,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地区举办“第五届中新书法交流展”以及“中马建交五十周年书法交流展”等。通过书法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传递美好的愿景与文化共识。同时,中国书协代表团参与了“2024年吉隆坡世界书法嘉年华”,并特别设置青少年书法互动、手工坊等丰富多样的环节,让书法艺术从展览展示走向大众参与,吸引更多海外不同年龄层的朋友共同感受书法的魅力。

五、传播内容与方式

线上传播通过海外热门平台如titok、YouTube等制作并发布多语种短视频,结合动画解析汉字演变和背后意义;通过新闻媒体及国际组织线上官网进行传播,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的专题报道等。线下则主要通过已在法国、德国、葡萄牙等10余国举办的国际书法展览,持续扩大影响力;参加和举办文化活动并结合艺术节、建交纪念活动等活动节点,展示和输出汉字书法文化。

六、传播效果

活动如中国书法环球行启动仪式吸引约40国专家学者线上线下参与;新加坡、马来西亚展览吸引数千人观展,“第十四届国际书法交流大展”汇集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书家及书法爱好者的400余件书法力作。与欧洲中国书法家协会、新加坡书协等建立常态化合作,推动双向互动,如邀请海外书家参与国内兰亭奖评选,促进国际同好文化交流。

七、案例启示

中国书法,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与智慧结晶,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与精神内涵。推动书法艺术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将其置于全球视野下进行拓展、宣传,让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焕发出新的光彩。通过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与文化精髓。


案例原链接:

河南日报:让世界在汉字中相遇——2025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主题论坛侧记 - 河南一百度

中国新闻网:环球即时:河南安阳展示“汉字之美”:从创意设计中感受中外文化交流_资讯_产业研究网

徐州日报:文旅“出海”“汉风”劲吹 徐州用交流互鉴点亮文明之光_江苏国际在线

搜狐网:中国书法走进新加坡、马来西亚_交流展_国际_活动

光明网:书法国际传播: 不仅“走出去”,还要“走进去” _光明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