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国潮文具产品海外“出圈”

【垂直领域】时间:2025-09-12      来源:本站      

一、案例概况

案例名称:“开学季”国潮文具产品海外“出圈”

收录时间:2025年9月4日

传播方式:线上+线下

核心内容:新学期来临,“开学经济”持续升温,各类学习用品、电子产品迎来销售旺季。8月以来,全国各地举行的手账集市、文具节热闹非凡:与动漫IP联名带动文具品牌“破圈”,能水洗墨迹的钢笔、低重心握感更舒适的水笔尽显创意。城市里的巨屏广告、地铁专列,乃至地标建筑内的主题装置更是将一场场文具狂欢推向高潮。在情绪消费与品质消费并行的时代,国产文具正在IP联名、科技创新的加持下,从“书写工具”转变为“情绪伙伴”。

二、背景目标

随着“手账文化”迅速破圈,文具的消费群体早已突破学生范畴。对许多成年人而言,精致的文具是“补全童年梦想”的载体,国内文具行业完善的生产体系与活跃的设计力量,恰好支撑了这份热情:手账本、胶带、印章等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性价比优势显著。过去,高端文具市场几乎被日本品牌垄断,其凭借设计美学与功能创新的双重优势,让消费者愿意支付高溢价。如今,国产文具品牌不再只主打“好用、性价比”,而是通过文化共鸣注入情感价值,加码文创赛道。例如在国漫合作中,品牌将自身产品优势与IP经典元素融合,让文具既实用又精致,成为承载情绪的载体。

三、创意洞察

1、文化自信与包容性并存。文具公司通过产品来讲述中国故事,比如龙的传说、二十四节气等,依托新技术,通过创意、设计、材质、叙事,抓住国外受众的兴趣点、关注点、兴奋点,引起情感共鸣,让‘小本子’这类文具成为文化交流的载体。同时挖掘具有全球共鸣的情感元素,这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姿态更容易获得尊重和认同。

2、“体验式”文化输出。通过参加快闪活动等形式,打造了沉浸式体验场景,既有实用的新品文具和限量版国漫文创,也有COSER巡游、合影,将“低参与门槛、高获得感”的互动玩法设计地更加合理。创造了可感知、可互动、可记忆的文化体验,让海外消费者能更直观、深入地感受产品背后的文化故事和情感内涵,超越了单纯的产品功能认知。

3、积极融合当地文化,促进与所在国消费者的文化共鸣。在东南亚市场,名创优品结合印尼传统蜡染工艺推出联名文具系列,并通过TikTok传播“高性价比+设计感”的叙事。例如,其与巴厘岛设计师合作的“热带风情笔记本”,单价仅2美元,却因文化共鸣成为当地学生群体的社交货币,2024年东南亚单店营收同比增长40%。

四、亮点展示

wechat_2025-09-10_182808_272.png

1、联手国民级文化符号,文具成为“情感载体”。国民品牌与国民级文化符号的碰撞,正为实体产品注入全新文化想象。今年年初,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火遍全国,国产文具品牌得力随即与之联名,推出上百种覆盖文具、文创、谷子的IP产品,触达全龄段受众。面对传统文化IP,文具品牌聚焦“文化赋能”,挖掘孔庙、故宫文化的内核——例如有文具品牌推出“孔庙祈福考试笔”,寄托“金榜题名”的美好寓意。

2、瞄准二次元经济与动漫IP双向奔赴。在动漫IP领域,国产文具品牌正持续与年轻群体达成“同频共振”。首先,通过绑定热门国漫IP触达年轻群体的兴趣与精神需求:年度国漫剧王《剑来》,以剑气水墨风格构建新国风美学;Z世代爆款IP《斩神》,则融合东西方奇幻元素,凭借“与末世抗争”的爽感剧情圈粉无数。与这两大IP联名的文具——如头顶Q版动画角色的萌粒笔、大容量修正带等,深入年轻人的兴趣圈层,通过IP传递的热血精神,鼓励他们以努力靠近理想中的“英雄”,实现精神层面的共鸣。

五、传播内容与形式

在2025年开学季,中国潮文具产品通过深度融合二次元、影视作品及名著等文化元素,以创新形式成功海外出圈。其国际传播的核心在于:以本土文化IP为内容载体,结合情感化设计和沉浸式体验,通过数字化社交营销实现全球共鸣。具体而言,晨光文具联名《剑来》《斩神》《浪浪山小妖怪》等国产动漫IP,将“成长与热血”“守护与勇气”等东方哲学内涵融入产品设计,并通过“国漫嘉年华”等线下快闪活动打造沉浸式文化场景,吸引海外消费者互动。同时,借助TikTok等平台的内容营销,以视觉化演示和情感共鸣触发病毒式传播,使文具成为跨文化对话的纽带,推动中国从“产品输出”向“文化价值输出”转型

六、传播效果

中国潮文具产品在海外市场的传播效果显著。一款中国制造的凹槽练字本在TikTok上架28天内创下30.76万美元的销售额,登顶美区电脑办公类目销量榜首,总销售额已突破2294万元人民币。晨光文具与日本茑屋书店达成战略合作后,其产品迅速成为日本市场的爆款,气泡果果系列在日本文具展上一小时售罄,超细芯中性笔和按动荧光笔等产品引发日本消费者的抢购热潮。彩扬文具通过跨境直播带货和海外展会拓展,年贸易额达3.5亿元,产品远销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阿里巴巴国际站作业本品类的“销冠”企业

七、案例启示

中国潮文具的海外出圈案例表明,文化产品出海的成功离不开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数字化传播的精准触达以及供应链与政策的协同支撑。这一模式不仅适用于文具行业,也为其他文化领域的国际传播提供了参考路径。未来,中国企业应继续深化文化创新,利用数字技术提升传播效率,并借助中国供应链的全球优势,实现从“卖产品”到“卖文化”的升级,真正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案例原链接

从书写工具到情绪伙伴 国产文具进阶破圈-中新网

国货国漫相互赋能让文具成为行走世界的文化载体

跨境直播抢货忙 国潮IP出海火 开学季浙江文具“双向热” _ 杭州政协网

从TikTok到亚马逊:一款练字本如何引爆北美返校季市场-出海网

       “合肥造”文创笔记本“扬帆出海”——记合肥彩扬文具有限公司-安徽省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