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短视频为媒: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效能的实践进路

【学术成果】时间:2024-11-29      来源:中国编辑      

[摘要]面对当前具有复调特性的国际交往环境,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效能是极具重要性的时代使命。本文以短视频介入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为考察对象,指出短视频作为塑造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新型中介系统,形成依靠视听语言与文化符号实现意义锚定的中介特性,具有以平台算法逻辑为基的中介机制,探寻共创国际交往良性生态的中介目标。在相关实践中,涌现出文化元素复调性、社群联结多维性、线上线下交往空间互构转换等新趋向。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效能,应以共融创新思维深度挖掘转化文化资源,用共情理念促成情感联结的构建与延续,立足算法逻辑构建多平台多主体的复调传播矩阵。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短视频 国际传播 复调 文化出海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面对当前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突出特征的国际环境及日益智能化社交化的媒介生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讲好中国故事、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内容之基与底气之源。如何借助不断迭代的媒介技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效能升级,是值得予以关切的重大时代命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传播作出多次重要指示。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其中强调的“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工作,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对外宣传工作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然而,在当前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中,针对如何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效能尚未形成具有引领意义的清晰理路。据此,本文旨在分析当前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时代使命所在,以短视频这种重要的新兴媒介形式切入,尝试深入阐释短视频在符号特性、传播机制与交往目标等层面的中介特征,并分析如何在具有复调色彩的国际交往环境中以短视频作为有力依托,从而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效能。

一、面向复调国际交往环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

当前,跨国数字平台赋能的国际交往日渐呈现出多元主体间的特征迁移、虚实空间的并存互构、价值体系的交锋碰撞等新变数,综合体现为一种具有复调特征的国际传播环境[1]。相应地,近年来国际传播的发展大致遵循着传播技术手段从大众传播迈向智能化社交化传播、传播主体从媒体主导转变为多元主体全民共创、传播语态从以我为主转向对话共情的内在理路[2]。在技术、主体与语态的诸多变化中,国际传播也有其不变的内核,即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国际传播根基的认知更加明晰。尤其是在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的背景下,社会各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传播中的地位的体认更趋深刻。基于此,有学者指出国际传播应践行文化转向或文明转向[3],在文明交流互鉴的视野下拓宽国际传播的深度与广度。也有研究指出,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促进全球文明交流互鉴,应确立文化在新闻传播学中的统领位置,以文化为纲整合并构建新时代文化传播学[4]。这些观念的确立,立足对“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无不反映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传播实践发展与理论研究创新中的核心地位和创造性作用。

具体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国际传播实践之间具有互惠共生的双向动态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定位形成了“基因说”“根魂说”“沃土说”等新论述,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同时也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沃土[5]。对国际传播事业而言,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际传播发展的沃土,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底气所在,为国际传播提供了诸多可创新运用的独特文化资源。在具体实践中,对中国特色文化要素的挖掘与再现不仅能在全球化格局中确立中华民族具有鲜明特质的自我文化身份,也能因其与其他区域文化相较的差异性提升对全球公众的吸引力,更适应于当前复杂深刻的复调国际交往环境。另一方面,向国际社会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我国国际传播的重要使命。正如“基因说”与“根魂说”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承发展的根基与灵魂,国际传播作品必须以本民族优秀文化精神为内核,才能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在世界体系中的影响力与感召力,使国际传播与文化传承创新事业得以稳健发展。

尤其在智能化社交化新兴媒介技术的影响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时代使命又增添诸多新意涵。以AIGC为代表的智能媒介技术在受众精准洞察、人机协同生产、精准议题推荐等多个维度重塑了国际传播的生产、分发、反馈互动流程[6],极大激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创新活力,使文化元素得以通过更智能化的生产方式精准抵达多维国际受众,并不断培育跨国虚拟知华友华文化共同体。智能媒介技术尽管赋能于发展中国家、非西方国家在全球文化体系中的可见性,但也有部分批评者认为它与数字媒介技术革命一样,以更隐秘的方式强化了西方国家的文化霸权,这也为中华文化的破圈传播增设诸多屏障。

总体而言,尽管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及效果已成为社会共识,但由于复调国际交往环境的特性与全球文明交流互鉴的理念尚未被从业者与广大民众充分领悟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掣肘:实践上,中华文化因其意符之繁杂、思想之渊深,难以如通俗流行文化产品一样得以被国际受众迅速理解接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容易陷入传播元素范式化、传播手段自我中心化等困境;理论上,面对基于社交平台与智能媒介技术的新传播环境与趋向后全球化的新国际形势,学界缺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如何实现效能升级的系统性理论建构,仍存在以本国文化为中心的思维倾向,缺乏对其他文化群体的共情和对新传播手段的足够观照。

鉴于当前面临之困窘,只有立足国际交往环境的全新特质并详析不同媒介介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构造性作用,才能真正为理论与实践带来启发性的智识贡献。尽管各类新媒介技术层出不穷,但每一阶段的媒介系统仍有其主导范式。已有研究表明,人类文明史经历了从有声语言到文字语言、从影视语言到视频语言的数字语言革命,当前短视频已成为人类传播的主要语言模式,国际传播也应当以短视频为抓手适应“视频天下”的新传播秩序[7]。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短视频这一已成为世界各国平台用户的基础性传播介质的新传播形式为主要考察对象,详析短视频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之媒的特性与优势,梳理当前短视频平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新趋向,并为其效能提升提供有益启发。

二、短视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新型中介系统

一般而言,一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主要有大众传播与在地传播两种途径:大众传播指的是借助包括报纸、电视、广播等在内的本国媒体或国际媒体向目标国受众传递本国特色的文化元素,这种形式具有覆盖面广但精准度低的特点;而在地传播指的是文化传播者通过语言教学机构或驻外文化中心等文化外交平台实现身体在场的在地传播,具有可抵达性高、参与感强但准入门槛较高、影响范围有限的特征。自移动互联网兴盛以来,以短视频为典型代表的媒介形式使中华文化的大众传播与在地传播趋于融合,在录制、发布、观看短视频及交流互动的多向过程中,全球不同国家用户的文化体验能够以互动性高、代入感强的方式实现跨文化交互,极大程度地重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海的传播生态。

短视频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中的角色与作用并非新鲜话题。已有学者从内在逻辑、呈现方式和创新路径等层面分析短视频如何推动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8]。但现有研究在观照短视频之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海的作用时,多数仍未超越将短视频作为一种视听文本介质的认知,即把较多的笔墨都着眼于短视频的拍摄手法、视听语言等文本特征。然而,“就文本论文本”的思维框架并不足以全面反映短视频作为一种媒介形式所创设的变革性力量。当下,短视频由于其独特的媒介属性已构筑出具有基础设施属性的数字平台系统[9],介入生产、消费、社会服务、社交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以TikTok为代表的跨国短视频平台不仅受到不同国家内部政治经济因素制约,更无时无刻不受到地缘政治博弈的影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短视频出海产生更加复杂多元的影响。因此,本文将从中介特性、中介机制、中介目标三个层次,综合分析短视频作为一种文本介质、平台系统和媒介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多维影响,深度描摹由短视频构建起的全新媒介生态在适应复调国际交往环境过程中的构造性作用。

(一)中介特性:视听语言与文化符号的多重意义锚定

视听文本作为短视频传情表意的基本符号,对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海传播具有鲜明优势。在视觉上,短视频以竖屏为主流载体,相比传统影视作品的横屏传播而言,具有内容轻量化、细节更突出、沉浸感更强等特点,能充分彰显传播者个人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自身的魅力;在听觉上,短视频文化产品可以通过对真实环境音、后期配音及音乐伴奏等音轨的编排加工,营造兼具审美性、互动性与沉浸感的听觉氛围,通过视觉“吸睛”与听觉“抓耳”来吸引国际用户的注意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得以抵达海外受众群体。

抵达国际用户只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海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能让中华文化元素跨越文化界限而被国际受众充分理解,而短视频在促进跨文化理解与共鸣上同样具有突出优势。短视频以视听语言为主要叙事手段,可以极大减少语言差异、文化差距所带来的传播障碍。更进一步地,短视频可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独特文化符号得以具象化呈现。例如,近年来在TikTok等平台上,以汉服、旗袍、新中式等为主题的短视频赢得海内外观众的广泛关注。相比于单纯的文字或图片介绍具有的疏离感,这种换装类创意短视频实现了抽象概念(传统服饰文化)的具象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独特文化符号以生动、贴近的形式实现意义锚定,让国际观众通过多重符号的共同意涵建构唤醒共通情感。在视听文本、字幕、表情等叙事手段的共同配合下,短视频更易于让国际用户理解内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内核。

(二)中介机制:平台算法逻辑的驱动作用

短视频不仅是一种传播介质,更借助其独特的媒介属性与围绕短视频而构建的平台文化创造出一种极具特色的媒介系统。当前短视频平台的基本运行逻辑为借助算法推荐技术,根据视听吸引力和兴趣匹配度实现定向推荐及“同温层”构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海传播而言,这打破了旧有的由国家级媒体作为主要中介的传播链条,转而使得相关题材短视频创作者能够直接与各国用户建立情感联系,这有助于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有序矩阵。依托短视频平台算法逻辑而构建的传播矩阵具体包括以下意涵:其一,短视频平台的国际用户在文化距离上具有层级性,即丰富多样的短视频内容可以与不同文化距离群体的用户形成精准匹配关系,为诸如海外华侨华人等同文化群体、日本人和越南人等近文化距离群体、普通西方人等远文化距离群体定向推送不同层级与深度的短视频内容。其二,短视频平台的国际用户在文化接触目的上具有多元性,观众既可能通过短视频学习中文或中国文化,以助求学、就业、经商、旅游等,也可能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好奇心接受相关视听文化产品,还可能只是在算法推荐机制的作用下实现信息偶遇并进一步产生兴趣。其三,短视频平台的国际用户在视听审美偏好上具有差异性,即不同用户偏爱不同类型的视听文本风格,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的丰富意涵及创作者不同的审美取向为用户不同视听偏好的接受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其四,短视频平台的国际用户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切面向上亦具有异质性,不同用户对文化的不同面向(如戏剧、乐器、文学、茶道等)存有兴趣,而短视频平台的丰富内容池与算法推荐机制进一步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意义上的精准出海。因而,依托算法底层逻辑构建的短视频平台系统形成了面向差异化的文化距离、接触目的、视听偏好与关切层面精准定向推送的内容生态,有利于推动国际用户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触过程中实现从知其表到知其里、从知华到友华的良性递升。

(三)中介目标:共创国际交往良性生态

短视频平台提供了让不同群体相互交往、相互了解的可贵空间,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回应了复调国际交往的现实需要。尽管在短视频平台上也存在意见争锋,但是多数短视频平台仍然通过一些引导与管制手段营造了较为和谐、健康的平台氛围。在短视频平台上,便捷的自动翻译、语言切换功能为跨文化理解扫除诸多障碍,国际使用者可以通过发送弹幕、评论区回帖或私信互动等多种形式进行无边界、低门槛的国际交往。国际观众在面对一些潜在理解屏障的文化困惑时,评论区网友的答疑可以及时为观看者解惑,并进一步激发国际受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次兴趣。因此,依托于短视频所创设的媒介文化环境,经由短视频平台中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以促进良性的国际交往和增进相互理解为旨归,多个国家、多类身份的中外用户可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共创传播”,并促进基于趣缘的广泛跨国社交互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从单链流动走向多级裂变,最终培育并壮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兴趣并乐于进行分享贡献的在线虚拟趣缘社群。

三、短视频介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复调元素、多维联结、多重交往


短视频平台作为一种全面介入全球各国传播生态的新媒介,有其内在的中介特性、中介机制与中介目标,并广泛影响至各国、各文化圈、各类内容的传播过程中。更进一步地,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身特点及其面向国际传播的特殊属性,近年来在短视频介入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也涌现出一系列结构性的新趋向,包括文化元素的复调性、社群联结的多维性及交往空间的交互性等特征。

(一)多重文化元素与复调传播

全球化浪潮推动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但在很多国家与地区,多元文化仅是“共存”关系而非“共融”与“共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实践中,文化在很多场景中仅仅是“走出去”,但并未真正“融进去”,这导致的结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以部分西方国家为代表的族群中仍是来自古老东方的“异己”与“他者”,尽管具有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但缺少与自己的情感联结及深入了解的真切动力。既有观点指出,在跨文化交往中不只需要尊重“异己”,更要深刻认识到“自我”当中存在无数“他者”,并且“他者”已成为“自我”不可或缺的部分[10]。换言之,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过程中,要超越本国文化与其他国家文化对立的二分法思维,更应正视当前国际交往中文化身份的复调性,巧妙利用不同文化元素并加以有机整合,在不同文化元素的融合中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

目前看来,短视频的文本特性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复调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易于实现本国文化元素与其他元素的结合、创新,从而能巧妙地将不同时代、国别、风格的文化元素整合成连贯一体、创意十足的文化作品。在短视频介入下,文化元素的复调性具有多种呈现形式:其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流行文化的结合,例如以古筝、古琴等传统乐器弹奏当代热门歌曲的短视频时常能够引发短视频平台上的现象级传播,这种组合形式既降低了海外观众对中国传统乐器文化的理解门槛,又有利于借助热门歌曲达成大范围破圈传播。其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周边国家文化中的译介,例如在TikTok平台上常见的一类视频是外国的汉语教师对中华文化进行译介与再传播,这类短视频的制作是为了服务于对象国本地汉语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并且本地教师在文化译介的过程中往往会添加本国语言字幕、增加语言注解,这种文化元素的组合更有利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在地化传播。其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海外其他文化元素的融合,例如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保存中华文化较为完整的海外华人社区,当地视频制作者在介绍与中国文化相关的短视频中经常会融入所在国家的特色文化元素,这种自发的、在地的多元文化融合实践也有利于在全球视野中展现本国文化与其他文化和谐共融共生的可能性。多元文化空间的复调性表现为多种文化之间发生的多向、互惠交互,短视频平台已显而易见地展露出这种作为多元文化空间的特质。在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实践中,多重文化元素与多级传播主体的协作耦合已形成蔚为壮观的复调传播矩阵。

(二)多维联结形式与社群互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受众高度异质化,也展现出鲜明的内在差异性。过往的文化传播渠道往往只能实现面向单一群体兴趣取向的有限联结,难以兼顾不同主体间的差异性及个体在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兴趣由浅入深的层级递升特点。当下蓬勃发展的短视频平台,已成为国际交往中一种更普遍的基础设施性媒介,相较传统的文化传播渠道,包容性、下沉性更强,也兼具了消遣、交际、教学、商贸等多元功能,并围绕这些功能构建了多元联结与社群关系,从多个向度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包括以下几种联结形式。

第一类联结形式为弱兴趣导向的审美娱乐联结,主要指的是各国博主创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有关的审美导向视频并广泛传播至各国各类人群,这种形式能够以最低的接受成本触达最大范围的感兴趣受众,创作者的个人魅力、短视频内容质量及对算法推荐机制的适配程度成为维系联结强度的关键因素。第二类联结形式为强兴趣导向的知识教学联结,典型案例为来自中外各国的中文教师介绍中国语言文化的短视频创作,其主要面向人群为各国的中华文化学习者,这种联结形式具有一定准入门槛,但能够带领各国用户实现对中华文化理解程度的递升。第三类联结形式为实用导向的经济商贸联结,包括跨境电商、跨国求职求学等多种形式,这类联结伴随着平台经济而兴起,具有形态稳固、驱动力强的特质,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与中国交往不可忽略的重要基础也在其中扮演了显要角色。当然,以上三类联结仅为代表性的实践,短视频平台正孕育着更多元的联结形式与社群关系。短视频平台由于能够实现趣缘或业缘等多种维度的联结形式,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各类群体构成一个有区分但可互相转化的有机整体。即便是对某一领域的“弱兴趣者”,也可能通过媒介技术赋能下的深入接触与社群影响转换为“强兴趣者”,而出于实用目的的用户也能在算法影响下培育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好奇心。简言之,在TikTok等短视频平台中,语言教师、“带货”博主等多种身份的短视频生产传播者共同发挥着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他们与用户形成了超越趣缘、立足于业缘或消费需求的更多元且结构化的联结纽带,有利于培育出更为忠实的国际受众群体。

(三)多重交往空间的互构与转换

尽管数字平台被认为可以促进构建跨文化虚拟共同体,但面对日趋复调化的国际交往环境,这种虚拟社交在多大程度上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好感与友谊,始终是一个具有争议的议题。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者而言,如何使“虚拟跨国友谊”不止步于“虚拟”,并借由数字平台增进中外群体在现实中的好感度,是需要攻克的新问题。相比其他媒介形式,短视频表现出不同交往空间互构与转换的强大潜力,具有更强的在场感与参与感[11]。并且,短视频的位置媒介特质还催生了自拍打卡、直播等多种互动形式,从而使短视频平台成为促进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互相构造的强大现实力量。

在当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中,也表现出诸多线下空间与线上空间交互转换的新趋向。一方面,短视频平台的位置媒介属性促成了线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活动在虚拟空间中的再生与繁衍。例如,某音乐博主近年来常常身着中国传统服饰,在埃菲尔铁塔、卢浮宫等法国地标建筑前用古筝弹奏古今中外各类名曲。这种极具视听效果的线下文化传播极易吸引路人的眼球,同时也因其本身的审美性和对法国本土文化元素的融合,形成“四两拨千斤”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线上的文化接触也能进一步转化为线下的亲身经历。在TikTok等短视频平台上,关于重庆“8D魔幻山城”、哈尔滨“冰雪世界”等网红城市的视频由于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新颖性,不仅得到大量外国用户的青睐,也使得许多外国旅客作出赴华旅游的决策,让线上文化传播行为延伸为线下文化交往实践。线下交往与线上交往的互构与转化体现了短视频平台对当代国际交往的强大影响力,同时也极大延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链与生命力。

四、以短视频为媒: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效能的实践策略

伴随短视频平台高度介入并不断重构社会现实,“以短视频为媒”的实践路径已日益表现出增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强劲构造能力,这也构成了面向新阶段的国际传播事业实现提质升级的关键线索。当然,对文化出海的优化更重在主动出击、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顶层设计与总体布局方面。基于本文的考察,面对当前短视频不断重构国际传播生态的现状,应当着眼于文化资源、情感联结及传播矩阵三个层次建构实践策略,进一步促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转向,更系统性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提质增效。

(一)以共融创新思维深度挖掘转化文化资源

当前,短视频平台呈现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文化元素复调性特征,有很大一部分是源于外国文化接触者或海外华人社区的自发性译介与再造。在来自中国本土的相关题材短视频中,尽管部分创作者也有意识地增添国际通约性的文化元素,但是此类尝试多数仍是“以我为主、外为中用”的思路,并未真正从异文化视角挖掘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独特价值。短视频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发源于中华文明的视觉、听觉符号可以与其他文化元素共存、共融,并生成具有世界普遍性的创新性文化产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传播中摆脱“他者”身份,从而为多元文化背景的国际用户所理解。

要实现这种跨越,中国的文化短视频创作者必须从“由今及古”和“由外观内”双向度发力。“由今及古”指的是要持续重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语境,超越对京剧、书法、美食等一般性、标识性文化资源的过度依赖,不断发掘具有当代意义的文化元素并将其以适配当前短视频传播生态的形式予以再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单一文明的封闭体系,它是在数千年间的多民族交流、跨国交往中逐步丰富起来的,以短视频形式回溯古代中华文明与周边文明的交往史可以为当前的国际交往提供诸多借鉴。除了“由今及古”,还需“由外观内”,即在他国视野下、用异文化视角,重新梳理、持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独特资源,在多元文化的比较与激荡中激发其当代生命力。对于以短视频平台为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而言,主动跟进平台热点、在国际热潮视野下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通性魅力元素,可以有力促成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体系的共融,不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与关注度。

(二)用共情思维促进情感联结的构建延绵

短视频因其适应于当前日趋数字化、复调化的国际交往环境的媒介特质,及其结合外显化、多模态的表意手段对视听符号的综合调度,在促进与用户的情感联结上具有突出优势。当下立足于短视频平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者虽然已经与国际用户建立起多重联结,但这些联结大多数仍出于理性考量而非情感需求。应当加强以共情为核心的情感联结,才能使文化传播者与海外用户之间建立更趋紧密、稳健的文化关系,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长效性。具体而言,短视频创作者可以以跨文化共情传播的思路优化文化类短视频传播策略:首先,确立自己的主要目标人群(如趣缘或业缘为主的人群),以既适应最普遍国际受众文化心理,又对目标群体格外具有吸引力的创作思路确立传播基调;其次,秉持“求同以共鸣、显异以吸睛”的基本理念,既充分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目标群体文化的共通性、唤起国际用户的共鸣共情,又不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资源、以异文化视角推动实现从情感共情到认知共情的递升;最后,视频创作者也应将共情思维贯穿至短视频生产、社群互动、线下交往等各个阶段,争取与用户群体实现共赢,将情感共情进一步转换为共情行动。

(三)立足算法逻辑构建多平台多主体的复调传播矩阵

尽管当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已经趋于多元主体共创、多重文化元素共融,但是这种主体的跨国性与多元性更多源于自发实践,缺乏顶层设计层面的鼓励与规划,因此长效动力略显不足。在面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整体布局中,应进一步强化对短视频平台底层算法逻辑的认知,优化短视频平台和交往空间、依托多国多级传播主体、面向多类多元人群,构建多重情感联结的复调传播矩阵,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多重视野与不同圈层的传播中展现出其内在魅力。例如,国际交往平台的复调性有潜力转化为文化距离的有序性:可以把以简体中文为主要语言的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塑造为与海外华侨华人群体的联结之媒,鼓励并培育面向海外华侨华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博主;语言多样的TikTok平台则可以持续发挥与不同文化群体受众构建纽带的功用,并基于算法逻辑促进面向不同目标群体的情感联结。此外,传播主体的复调性可以体现在激发普通中国民众(包括海外华侨华人等)、知华友华的外国人以及其他外国人的传播动力层面。目前已有不少“洋网红”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力量,但这类博主也面临着表达过于刻意的质疑及部分西方政客的污名化等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不能仅仅依靠数量有限的“洋网红”,而更应在“技术—文化”逻辑双向层面推动“滚雪球”效应的产生,通过举办更多围绕短视频业态的具有传播效能的平台活动,带动更多普通中外用户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海实践中,进一步激发国际传播的动力与活力。

通过多维联结矩阵的构建,也可以进一步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产业链、传播层与辐射圈。例如,当前在数字出版领域比较火热的网文出海潮流,正经历从增量到质变的系统性变革阶段。越来越多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网络文学作品在智能生产工具的辅助下,实现了短视频化的改编与衍生创作,形成更广泛的国际传播。这种趋向也带来延伸性的变化,以近期备受关注的文化出海新趋向为例,网文出海直接推动了微短剧这一全新短视频业态的出海热潮,同时二者也相辅相成,助推联动的文化资源开发和转化,共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创新表达。这也从侧面表明,当下的短视频业态在不断适应国际传播环境变化的过程中,也已经充分表现出其作为一种具有构造性的中介力量,将不同类型的媒介消费习惯统合成一个有机体,通过跨媒介书写、跨媒介传播与跨媒介介入[12],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向不同国际传播语境、分众人群的多向精准联结。

五、结   语      

面对复调特征日益凸显的国际交往环境,学界业界对于“以短视频为媒”的认识不能停留在媒介现象表征的层次上,更应建立在充分把握短视频之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作用机制,以共融创新思维面向新阶段丰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顶层设计的重要实践基础层面。这提示着国际传播提质增效不仅要准确认识短视频化作为一种总体性应用形态的变化趋势,还应当重视背后可能产生的系统性改造:在传播内容上,推动双向度的共同发力,基于当代视野不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内核,借由“他者”视角持续开掘其文化内涵中的新异元素和独特价值;在情感联结上,兼顾狭义目标人群与广义国际受众的文化心理与心之所向,对视听符号择取、叙事方式逻辑推敲打磨,促进短视频文化产品提升维系中外共通情感的能力;在传播矩阵上,精准把握短视频平台特征与算法逻辑,推动多主体、多平台、复合空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调传播矩阵的搭建与完善,从而全方位拓宽文化的辐射圈层。

然而,在短视频全面介入并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同时,也需警惕各类潜在的风险因素。其一,要避免传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自我矮化、自我异化现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异文化受众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与再塑,不等同于全面迎合和讨好异文化受众。有些短视频博主会以戏谑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脸谱化、标签化,甚至采取较为自我东方主义式的视听表达制造文化奇观,这种方式或许能在短期内受到国际用户关注,但长久来看并不利于促成国际受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准确、完整认知。其二,要准确认识、合理反击其他国家用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挪用现象。例如,在部分汉字文化圈国家,由于历史上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它们的文化产品中存有不少中华元素,针对这些国家对其文化挪用的批评近些年在国际短视频平台上屡见不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者及普通用户应正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文化渊源,既合理辨明本国文明的首创性、历史性与独特性,又以古代文化交流的成功经验为例证促进当代的跨文化交往与共情。总体而言,短视频平台已成为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构造性力量,应充分把握短视频为提升中国国际传播能力、重构世界文化格局提供的重大机遇,摆脱对旧有的传播渠道与受众人群的“同温层依赖”,积极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新渠道,并审慎应对在此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注释:

[1] 何天平,蒋贤成.平台时代的复调传播——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的国际交往模式变革.新闻与写作,2024(6):36-46.

[2] 钟新,蒋贤成,沈静,等.从“媒体独白”迈向“全民共情”:中国国际传播10年研究的多元谱系与未来路径.传媒观察,2023(2):15-30.

[3] 苏婧,张镜,王浩旭.国际传播的文化转向:发掘文明交流互鉴中的传播研究.新闻与写作,2023(5):91-98.

[4] 贾文山,樊丽.论新时代文化传播学:新闻传播学转型的内生逻辑、现实条件与实践路径.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1):159-170.

[5] 张丽君,黄靖.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论述的意义.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22):54-56.

[6] 汤景泰,徐铭亮.论智能国际传播:实践模式与驱动逻辑.社会科学战线,2023(12):152-160.

[7] 廖祥忠.视频天下:语言革命与国际传播秩序再造.现代传播,2022(1):1-8.

[8] 段鹏,彭晨.数智时代短视频助力中华文明国际传播的内在逻辑与创新路径.中国编辑,2024(3):4-10.

[9] 姬德强,白彦泽.作为数字平台和基础设施的短视频——一个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71-82.

[10] 彭小妍.何谓“跨文化”:自我与他者的吊诡共生.探索与争鸣,2022(6):132-138.

[11] 王晓红,魏韬.短视频平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媒介逻辑.中国编辑,2024(2):11-15.

[12] 邓祯.跨媒介叙事: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的升维.中国编辑,2023(10):79-84.




本文刊登在《中国编辑》2024年第11期

作者:何天平,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视听传播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蒋贤成,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