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丰富多姿,表达了中华民族深层次的价值追求,同时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科学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机制,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能力,能够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和叙事能力,展现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播主体与客体。新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主体更加多元,还具有一定的“草根性”,包括官方机构、民间组织、海外留学生、访问学者、文化传播者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主体需要具备如下基本素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认知和热爱、能够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对国际受众具有跨文化了解、对自身国家利益的认知、对国际规范的熟悉,以及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认同等。传播客体包括国内外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根据中国外交目标,全球国家和地区大致可分为大国、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周边国家三种类型。根据文化接近性世界文化类别大致分为西欧文化圈、东欧文化圈、东亚文化圈、南亚文化圈、东南亚文化圈、非洲文化圈、拉丁美洲文化圈、太平洋文化圈等不同“文化圈”。传播主体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类型或文化类型的传播客体“量身定制”相应的文化传播方法,从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准传播。
立足数字技术、移动互联及新媒体技术,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媒介与渠道。从传统以官方运营的官网、官微、公众号等“大众传媒”为传播媒介,拓展为包括个人开通的自媒体、短视频等“小众传媒”,发挥微型传播影响力,延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运用政府、民间组织业已建立的对外传播渠道,通过组织开展的文化节、博览会、书展、电影节、旅游推介会,以及其他品牌活动,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加强高质量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建设,培育文化自信和创新思维,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微内容”“微表达”,构建起多维度的文化传播体系。
传播内容上呈现多彩多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播天人合一、自强厚德、革故鼎新、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创商品,对外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展示传统戏曲、民乐、书法、国画等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内容,让国际受众在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感受魅力。吸引他们吟诵赏析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学经典,陶冶高尚美好的情操;带领他们研习《论语》《中庸》《道德经》《庄子》等中华传统哲学思想经典,了解中国“和平”“友善”“包容”“厚德”等优秀思想文化的渊源;推动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华医药、中华美食、中华武术、中国园林、中国节日以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走出去”。
传播效果上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感召力。对于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我们的先人早就认识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道理。精心设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活动如“非遗”分享活动,加强各国、各地区、各文化群体之间的人际互动、文化分享与情感交流,以此推动中华文化的海外推广。进一步挖掘中国海外民间组织的文化传播潜力。例如,举办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传统的或现代的艺术展览、文明论坛等,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实时分析传播过程并动态调整传播策略。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研究的专门团队,并调动海外留学生、访问学者,采取田野调查法、过程追踪法、大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实时接收传播反馈、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过程,查找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国际受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受程度、认知态度与情感倾向,并据此动态研究和调整传播策略和传播方式方法,以期取得有效的对外传播效果。
唯有“民族的”,方才是“世界的”。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样性与和谐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和丰富意蕴,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完善中国价值观的世界表达,从而推动中华文化行稳致远。努力将跨国界、跨文化、体现全人类共同价值并富有创新性现代意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起来,同时将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展现时代精神、既立足本土又面向全球的中国创新性文化传播出去,从而实现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何震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艺术管理系副研究员
本期编辑: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