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谷子经济”的创新发展模式

【观点评论】时间:2025-05-14      来源:中国文化报      

“谷子”即英文“Goods”的谐音,是基于漫画、动画、游戏等内容IP衍生的周边商品,如徽章、海报、卡片、挂件、立牌、手办、娃娃等。作为围绕二次元IP周边商品构建的消费文化与经济模式,“谷子经济”深度融合文化创意与实物制造,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与发展潜力。据艾媒咨询数据,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较2023年增长超40%,市场处于高速增长期。

强化文化内核,挖掘创新源泉

谷子产品是二次元文化的具象化表达,文化属性赋予了其独特的价值内涵,谷子产品印制有IP元素,对粉丝能够产生吸引力。谷子产品通过丰富的设计语言,将虚拟角色转化为实体存在,让其灵动地呈现出来,满足了粉丝的情感需求。谷子产品具有一定的情绪价值,形成了独特的消费驱动力。

粉丝经济的强势崛起,为“谷子经济”提供了强大的市场基础。经过持续多年的累积,二次元爱好者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并逐渐成为社会重要消费群体,展现出强烈的消费意愿和产品忠诚度,他们不仅购买谷子产品,更通过收藏、展示、交流等方式支持IP。二次元独特的文化和设计元素能够产生强大的凝聚力,进而形成独特的文化认同,在虚拟世界构建二次元社区,激发粉丝共同的消费行为,推动“谷子经济”的持续发展。

谷子产品的收藏属性创造了新的价值维度。商家推出IP限量版、特别版等稀缺性谷子产品,提升了相关产品的收藏价值和交易价值,激发了二次元爱好者的收藏欲,进而形成独特的二级市场,令稀缺款谷子产品价格水涨船高。收藏行为不仅满足了粉丝的占有欲,更创造了一种新型的投资方式,丰富了谷子产品的内涵,促进“谷子经济”交易旺盛。

二次元文化的持续创新是谷子产品的灵魂所在。我国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可深入挖掘各地传统文化,打造富有特色的IP,突破传统思维定式,探索新的设计语言和表现形式,通过创意转化,融入谷子产品的设计与制造中,赋予产品独特的文化内涵。鼓励原创IP的培育与发展,提升本土品牌的国际竞争力,让“谷子经济”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如《哪吒之魔童降世》将传统IP进行现代创新演绎,不仅电影票房飙升,还催生了众多与之相关的周边产品,如徽章、手办、玩偶、文具等,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谷子产业链,并畅销海内外市场。

推动营销创新,拓宽市场空间

市场营销在“谷子经济”生态中起着提升品牌影响力、促进产品销售的作用。除传统营销方式外,还应积极探索更多创新模式,推动“谷子经济”开辟创新式发展路径。“谷子经济”作为新兴的文化消费形态,可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推广、跨界融合、品牌联名等形式,拓展市场空间,全力释放产业发展潜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新生态。

“谷子经济”可发力线上线下一体化推广,全面渗透电商平台、实体零售等渠道,拓宽谷子产品的销售渠道与传播范围。整合线上线下资源,通过多元化营销手段,如网络直销、直播带货、线下体验店等,让谷子产品得到更大范围展示,触及更多消费者。促销活动是常见的营销手段,如在电商购物节期间,推出满减、折扣、赠品等优惠活动,刺激消费者购买谷子产品。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提升产品推广效果,强化谷子产品与消费者的互动,通过线下活动、线上直播等形式,增强消费者对谷子品牌的认同感。例如,在漫展现场举办新品发布会、粉丝见面会等活动,吸引粉丝参与,提高产品曝光度。在大型购物中心、主题乐园等场所,设立谷子产品专卖店或专柜,定期举办cosplay演出、扭蛋、盲盒交换等活动,增强消费体验。

谷子品牌推广方面,可借助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抖音等,发布产品宣传海报、短视频等,吸引粉丝关注与互动。例如,热门游戏《原神》通过在微博上发布角色PV(宣传视频),引发大量粉丝转发、讨论,迅速提升了游戏及相关周边产品的知名度。可邀请明星、网红进行产品代言,借助其庞大的粉丝群体,扩大产品销售范围。还可与国际知名文化营销机构合作,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全球营销策略。例如,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点与消费习惯,调整产品宣传文案与推广渠道,提升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促进产品销量增长。

文化与科技融合为“谷子经济”带来新体验。利用AR、VR等技术,让虚拟动漫角色在现实场景中互动,增强产品的趣味性与吸引力,吸引更多科技爱好者关注“谷子经济”,拓展消费群体。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开发智能化谷子产品,通过虚拟偶像、数字藏品等新型业态,拓展“谷子经济”的边界,创造新的消费需求。以大数据分析助力精准营销,通过分析消费者在二次元平台的浏览、购买记录,为不同用户精准推送符合其喜好的周边产品,提升购买转化率。

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为“谷子经济”开辟新的发展空间。推动“谷子经济”与传统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如与旅游、教育、出版等领域合作,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谷子产品。将谷子产品与休闲娱乐相结合,通过打造主题公园、文化街区等实体场景,开发主题酒店、特色餐饮等衍生服务,形成完整的消费链条,提升用户综合体验。

跨行业品牌联名合作,拓宽“谷子经济”覆盖范围。将IP形象巧妙地延伸至生活场景,如服装、配饰、家居用品、食品饮料、数码周边等领域,与消费品牌联名,融入时尚设计、潮流元素,推出带有二次元形象的产品,既吸引了二次元粉丝,又借助消费品庞大的销售渠道,让“谷子文化”触达更广泛的人群。例如,迪士尼与Adidas童装系列合作推出的联名款服装,在设计上保留了动漫风格,又紧跟时尚潮流,一经推出便受到粉丝的追捧。

构建产业生态,促进协同发展

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是“谷子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应加强谷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密切合作,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联盟。创意团队与生产制造企业、渠道商紧密合作,确保产品精准还原创意初衷,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优化产品供应链,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生产、销售计划,避免产品积压或缺货。

制定产业标准,提升谷子品质。目前,谷子产品在质量、工艺等方面缺乏统一标准,不同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在质量上参差不齐,价格差异较大,影响消费体验与行业健康发展。需要行业协会牵头,组织企业、专家共同制定行业标准。例如,制定手办、徽章、卡牌、玩偶等谷子产品的质量标准,明确产品的材质、工艺要求、外观瑕疵允许范围等,从而提升产业整体规范化水平,增强消费者对谷子产品的信任。

打击侵权行为,促进谷子产权交易。一些不法商家未经授权生产销售盗版周边产品,损害了原创者与企业的利益。监管部门应强化执法,严厉打击侵权行为。企业也要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及时对创意作品进行版权登记,在产品开发、销售过程中严格审查授权资质。同时,行业协会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加强行业内监督与自律。搭建谷子产权交易平台,鼓励创意开发者与企业交易版权,促进谷子创意蓬勃发展。

“谷子经济”生态的构建与发展需要创意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多领域的专业人才。由于“谷子经济”兴起时间较短,目前相关专业人才储备不足,制约了产业的发展。为解决人才短缺问题,高校应加强相关专业建设,增加二次元IP设计、营销等课程,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企业要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通过内部培训、与高校合作等方式,提升员工专业技能;制定具有吸引力的薪酬福利制度,吸引外部优秀人才加入。行业协会可以组织各类人才交流活动、技能竞赛,举办创新大赛、创业孵化等,为人才成长与交流提供平台。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国产谷子产品“走出去”。应积极参与国际谷子产业相关的展会、论坛等活动,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谷子产业的国际化发展。通过与国际企业的合作,学习先进的设计、生产、营销经验,提升设计品质、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打造更多富有中国特色的二次元IP,使国产谷子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作者:汪澜(长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