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更多
《人民日报》杨朝明“代表之声”:积极营造良好文化生态代表之声近年来,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如何推动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持续迸发?记者采访了几位全国人大代表。——编者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杨朝明:积极营造良好文
查看更多 -
查看更多
《中国社会科学报》|杨朝明:担负起古典学研究的光荣使命习近平主席致世界古典学大会的贺信,充分体现了对古典文明研究的高度重视。人类从历史中走来,中华文明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习近平主席号召担负起古典学研究的使命,我们有责任研究好中华文明、传播好中华文明,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奉献更多中国智慧。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古典学研究可以给世界带来更多确定性,为造福人
查看更多 -
查看更多
王仁卿:踏遍万顷林草地 绘制植被“藏宝图”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近日,“中国东南沿海植被书系”之《山东植被志》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共计130万字,由我国著名植被生态学家,山东大学生态学科学术带头人、教授王仁卿团队编写。这本书背后,是山东大学生态学科三代人70多年的心血与积累。“这是我们团队多年来积累的中国植被研究知识的输出。”王仁卿告诉记者,该书既对
查看更多 -
查看更多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王新春教授在《哲学研究》上发表学术论文《邵雍的易学新运思与生命主体精神凝练》近日,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王新春教授在《哲学研究》2024年第10期上发表了题为《邵雍的易学新运思与生命主体精神凝练》的论文。文章认为,北宋邵雍基于由造化到性命的易学新运思,揭示现实世界即为节律推移中的鲜活易世界。这一世界,持续推进着太极造化之道向天地万物之道的层层转化落实,促成宇宙造化谱系与人文天下谱系的
查看更多 -
查看更多
文学院两篇学术论文发表于《文学评论》《文学评论》2024年第6期发表了文学院教师撰写的两篇学术论文,分别是:宋夜雨研究员的《“东方未来的诗人”:浮士德与郭沫若早期新诗的抒情政治》和黄发有教授的《当代文学期刊与文体嬗变关系研究》。《“东方未来的诗人”:浮士德与郭沫若早期新诗的抒情政治》指出,郭沫若“女神”时期诗的爆发与他对《浮士德》的密集翻译
查看更多 -
查看更多
历史学院许存健副研究员在《历史研究》发表论文《道咸之际清政府办捐制度的转变》历史学院许存健副研究员在《历史研究》2024年第7期发表题为《道咸之际清政府办捐制度的转变》的学术论文。论文指出,道咸之际,清政府办捐制度出现从捐纳、捐输分立到两者合流,以捐输之名行捐纳之实的转变。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河工、军务支出巨大,户部库储日减、难以统筹全局,不得不下放收捐权限,各省所开捐输得以按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