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焕新 共筑未来”旅游景区新供给新需求对接交流活动在穗举办
旅游景区是自然风光或人文风情的集中区域,是人民群众观光休闲度假体验的重要场所。当前,各地正在实施旅游景区提质焕新行动。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探讨新质生产力赋能文旅融合的实践路径,4月9日至11日,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强基焕新 共筑未来”旅游景区新供给新需求对接交流活动在广州举办,卓有成效。
凝聚文旅行业共识
展示景区焕新成果
这是一次全国文旅行业积极响应并踊跃参与的盛会。来自全国各省区市文旅部门、行业协会、旅游景区、文旅企业及专家学者等近400名代表齐聚花城,共同探索文旅产业升级新路径、新质生产力赋能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在现场展示、专场活动中,来自北京、辽宁、上海、江苏、四川、浙江等省市的专家学者、文旅企业分享经验、展示成果,对接交流活动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
这是一次凝聚行业共识的盛会。与会嘉宾共同探讨旅游景区增加新供给、满足新需求的方式方法。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二级巡视员梅山指出,“强基”要求景区的基本要固、基础要牢,“焕新”要求景区的产品业态要上新、管理服务要创新、基础设施要更新、智慧旅游要赋新、文旅融合要见新、生态环境要清新。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曾晓峰表示,广东文旅行业正抓住旅游发展新的重大历史机遇,把握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以产品为核心、以科技为动力、以新质生产力为牵引、以文旅深度融合为关键、以现代服务业为保障、以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支撑,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
这是一次展示旅游供给体系焕新成果的盛会。与会嘉宾登上“旅游新供给号时光列车”,在非遗活化、智慧景区、科技演艺等五大主题展区进行沉浸式体验,26家企业通过互动装置、实景演示展现创新成果。在“非遗梦站”,活字印刷与甲骨文解码让千年文化触手可及,肇庆四会古法造纸技艺升级为“粤路纸”文创品牌。“智在云天站”依托VR技术,带领观众穿越《山海经》神话世界。“太空中心站”以1∶1天宫空间站模型和AR技术,构建未来科技与传统文化交融的沉浸空间。在科技秀场,深圳大漠大智控的500架无人机编队以“文旅”二字点缀广州塔上空,亿航智能载人飞行器完成低空观光飞行演示,优链时代3D数字人技术实现“5分钟生成元宇宙分身”……
这也是一次推动广东省“旅游景区强基焕新行动”落细落实的盛会。开幕式上,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2024年度广东省智慧旅游优质及培育项目名单,10个项目获评优质项目,30个项目入选培育项目,集中展现了广东在智慧旅游中的创新探索。接下来,广东将共谋产业升级,推动景区从“门票经济”向“综合消费”转型;共促消费升级,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旅游发展;共筑开放格局,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文旅共同体。
聚焦“景区+”模式
探索旅游景区焕新路径
为助力文旅行业廓清迷雾、找到方向,主办方特别设置了“文化创意进景区”“智慧旅游进景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特色演艺进景区”“打造景区新业态新空间”5个专场活动,为业界搭建展示宣传的平台,提供对接交流的机会。与会专家学者、企业家围绕“景区+”的理念,探讨赋能景区焕新的多种可能,为文旅产业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指明方向。
在“文化创意进景区”专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戴学锋表示:“景区IP的打造需要深挖文化内核,强化独特性,在形成IP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善于将抽象的文化元素具象化,设计出具有辨识度和亲和力的IP形象,带来持久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北京灌木互娱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常坚认为,可以用“内容+科技+文旅+产业”模式提供优质IP,通过优质内容生产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只有将传统文化的深度与现代创意的广度相结合,才能打造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文化产品。”广东飞航动漫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玲说。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专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副会长蔡劲笋认为,政策支持与非遗资源的精准对接,是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与市场化发展的关键。顶度集团联合营销中心总经理鲍龙认为,非遗技艺在沉浸式体验中焕发新生,实现非遗与消费场景、科技艺术的深度融合。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文化和旅游顾问周荣林介绍,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通过完整保留传统制瓷工艺,举办陶瓷文化节、非遗技艺大赛等活动,让古老的制瓷技艺在现代旅游场景中焕发生机。
在“特色演艺进景区”专场,广州励丰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曲柳认为,演艺提升了游客的停留时长和消费频次,为“人、景、情”共生共融的文旅未来提供破局路径。广东英歌情文化演出有限公司总经理卢伟锐介绍,潮汕大型民俗实景演出项目案例《英歌情》采用“非遗+演艺+旅游”的模式,实现了故事创新、形式创新、体验创新。北京入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唐文韬表示,沉浸式戏剧通过消解观演距离,让观众完成从“感官沉浸”到“心灵沉浸”的升华。北京奇幻森林魔术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明提出,依托巡游快闪、沉浸剧场、城市主题秀等多元场景,魔术演艺能够覆盖景区引流、消费转化、城市夜经济激活的全链条。
“智慧旅游进景区”专场活动聚焦智慧旅游在景区的落地应用。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沉浸式文旅产业专委会主任委员卜希霆、杭州优链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蒋亚洪分别以《数智新质生产时代沉浸式文商旅高质量发展趋势与路径》《真人3D数字人如何赋能智慧文旅》为题进行主旨演讲,展示智慧旅游在景区运用中的成功案例,探讨路径方向,破解制约智慧旅游进景区的难点、痛点。零度新能源科技(广东)有限公司品牌战略顾问倪伟介绍,公司开发的景区中控平台系统和“互联网+游艇”系统,为游艇智能化运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深圳元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文博文旅总经理吴佳秋表示,元象VR大空间正在以沉浸式科技激活景区的第二增长点;北京大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肖凌介绍,其公司主导开发的全自动XR文旅拍照“打卡”产品——“大蓝V拍”,将影视级XR虚拟拍摄技术引入文旅消费市场;南京达斯琪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营销官李冰认为,全息显示装备技术在传统文化景区中得到了创新应用。
在“打造景区新业态新空间”专场,广州开心麻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宏志表示,演艺新空间不仅是艺术展示的场所,更是连接社区和市民的文化桥梁。“旅游是一个空间消费现象,不同的旅游行为需要不同的空间。”北京交通大学现代旅游研究院院长、教授张辉认为,景区要与文化、乡村、交通、体育、康养、教育融合,构建乡村旅游、自驾旅游、户外运动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游等新业态。
搭建交流平台
提升对接实效
开展对接交流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文旅企业搭建展览展示、经验分享、对接合作的平台。本次活动通过主题演讲、案例分享、沙龙展示及讨论等形式,让与会企业代表增进了解、增强互信、增进合作。与会企业代表纷纷表示,在对接交流活动中找到了潜在的合作伙伴,有的直接达成了合作意向,不虚此行。
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Rokid数字文化事业部华南区总经理王海臣介绍了该公司AR技术在博物馆、商业综合体、景区夜游、游乐园、游船等文旅场景中落地运营的经验。在对接洽谈环节中,该公司已成功与百位需求方负责人展开了富有成效的意向性接触。“这些合作意向的达成,将为景区的转型升级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王海臣说。
大连博涛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魏海滨在交流发言中表示,景区IP既可以自己引流,也可以用合适的业态实现流量变现和流量分发,这为不少嘉宾提供了新思路。在对接交流中,湖南九嶷山景区提出了改造需求,重庆与会代表也提出了考察意向,双方已着手推进实地考察工作。
广东咏声动漫文旅事业部总经理黎艳婵在发言中提到,要通过情感共鸣,将线上流量变成线下留量。活动中,一些景区与她对接,希望能将“猪猪侠”IP引入景区,并帮助景区打造新IP。
广州塔旅游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柏良在交流中表示,可触可感的景区文创成为文化传承的新载体,为景区的品牌推广和形象建构提供了有效支撑,衍生出许多新的文旅增量。这引起很多嘉宾的共鸣。广州塔旅游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施林介绍,该公司目前已与8家有合作意向的企业进行了对接。
与会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此次对接交流活动扩大了他们的朋友圈。“希望主办方未来继续举办更多此类高质量的交流活动,邀请各地景区代表前来广东,考察广东的文旅企业,看到广东文旅项目的创新力、服务力。”黎艳婵说。
(本文图片均为活动现场,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