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城市品牌的国际传播:打造立体化全球传播体系

【学术成果】时间:2025-03-26      来源: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      

      研究结果显示:深圳、杭州、成都、广州、西安、厦门六座城市名列前茅,成为国际传播影响力和驱动力双双进入一区的城市,形成了第一方阵。从即日起,强省会城市品牌传播协同联动平台将开辟系列专栏,重点对第一方阵城市进行点对点权威点评,正式启程“立足两个服务(强省会城市品牌传播、强省会发展战略),聚力四个平台(服务、传播、赋能、权威)”开拓探索和同频共振之路。

      深圳,在内地32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中,城市品牌国际传播影响力和本省区承载驱动力处于数一数二的位置,是强省会(包括计划单列市)城市品牌国际传播名副其实的领头羊,强势彰显了深圳高人一筹的城市品牌软实力。本期专栏将聚焦深圳国际传播影响力和本省区承载驱动力的特色亮点进行权威点评,由强省会城市品牌传播协同联动平台主任、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文化元宇宙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同济大学人文学院臧志彭教授亲自担纲。

      一、深圳城市品牌塑造的核心密码

      鲜明的城市品牌核心定位:“改革开放最前沿”,从198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四十多年以来一直是深圳独特、鲜明且人尽皆知的城市品牌认知。2019年8月,国家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再次明确了深圳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行者地位。

      系统建构城市品牌符号体系:在物质层品牌符号方面,深圳打造了世界之窗、深圳图书馆、大运中心体育馆等文化设施与地标建筑;在功效层品牌符号方面,深圳打造了“创客之都”“深圳速度”“科技之城”的城市品牌认知符号;在形象层,深圳形成了“敢为人先”“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形象符号,并在全国人民心目中形成了品牌共鸣效应。

      数智技术赋能城市品牌塑造:深圳充分利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将科技基因融入城市品牌体系。例如,今年春节DeepSeek大模型上线火爆之后,深圳福田区第一时间上岗了70名“AI公务员”,以实际行动塑造着“科技领先、效率优先”的城市形象。

      创意文化铸就城市品牌内核:单向度的经济增长逻辑导致深圳曾经一度被扣上“文化沙漠”的城市感受和认知判断。2003年深圳在全国率先提出“文化立市”发展战略,2012年深圳全面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不断塑造城市人文底蕴。2008年深圳获批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称号,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发展中国家城市。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鹏城金秋”市民文化节、“十大特色文化街区”等一批文化创意内涵丰富的品牌活动,逐渐铸就了深圳的城市品牌内涵。

      二、深圳城市品牌国际传播的举措与成效

      深圳毗邻我国港澳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国际传播区位优势。深圳市也充分利用了这一优势,不断在城市品牌国际传播方面采取有力举措推动城市品牌国际影响力提升。

      在国际性展会方面,1999年起深圳连续举办中国国际高新科技成果交易会,2001年起深圳连续举办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2004年起深圳连续举办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至今均已超过20届,产生了良好的国际影响力。在国际人才交流培养方面,深圳2014年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面向全球招收青年学子,2016年设立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深圳大学也通过“全球联接计划”与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的283所高等教育机构开展交流合作。在国际组织合作方面,2021年4月,深圳举办国际创新合作交流会,推动发起成立世界创新城市合作组织(WICCO),提升深圳在全球创新领先城市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近年来,深圳在全城全域打造“国际会客厅”和“国传名场面”。据深圳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同志所言,仅2024年,深圳就接待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15位,接待250多位外国媒体记者来访,接待世界知名企业负责人达到数百批次。2023年,深圳市正式启动“深圳故事”城市文明全球交流计划,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认知度的“深圳故事”品牌。同年还启动了“深圳全球传播使者”计划,招募了来自美国、英国、日本、巴西、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60名全球传播使者,并邀请友华人士、汉学家、外国媒体、外国网红到深圳考察交流以更好地对外传播深圳,形成了立体化全球传播体系和海外宣推矩阵。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上述努力,深圳的国际知名度和城市品牌全球影响力大幅提升。2024年“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发布“2024年世界城市排名”(World Cities 2024),深圳排名大幅上升,进入第30位。在2024年由参考消息报社与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城市国际传播论坛发布的《中国城市海外影响力分析报告(2024)》中,深圳获评“国际传播综合影响力先锋城市”和“国际表达力领军城市”称号,并斩获6项大奖。

      三、深圳城市品牌的全局带动与辐射传导效应

      毫无疑问,深圳在中国内地32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整体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而且在广东省域、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在全国都已形成较强的首位带动效应和辐射传导效应。

      根据研究团队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挖掘技术所建立的内地省会和计划单列城市承载驱动力模型的研究发现,深圳的“驱动力”指标(城市对全省品牌影响力的带动作用)位列全国第一,远超其他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显示其从“单点突破”到“全域引领”的能力升级。

      从经济发展总量规模来看,深圳2024年GDP达到3.68万亿元,同比增长5.8%,高于全国(5.0%)和广东全省(3.5%),增速位居全国一线城市第一名。从产业带动效应来看,深圳已经打造出了包括华为、腾讯、比亚迪、大疆等192个国内细分市场占有率第一的知名企业,形成了一流企业品牌集群效应。这些一流企业正在以极强的产业带动效应和辐射传导效应,构筑广东全省乃至全国的产业竞争力和国际产业品牌影响力。前海自贸区、粤港澳大湾区依托政策优势和体制机制优势,正在吸引全球资本、人才与技术资源,形成“特区+湾区”双轮驱动的产业高地。

      “文化+科技”正在成为深圳构筑国际城市品牌影响力的核心引领力量。平均每天超过190场次的文化活动、全年国际国内各类文化体育活动超过7万场次、895家公共图书馆室、322台24小时自助图书馆、88个文化馆(站)、715个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深圳正在全面打造覆盖全市的“文化绿洲”;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时尚创意产业圈、数字创意走廊、文化装备研发中心、大湾区影视产业基地、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湾区演艺之都、国际知名黄金珠宝产业中心、全球游戏电竞之都、高端工艺美术集聚区……深圳正在着力建构文化产业“十大增长极”。“文化+科技”双轮驱动的城市品牌战略,将会推动深圳形成更强的首位带动效应与辐射传导效应。

      “人文底蕴+创新活力”是城市可持续竞争力的永恒密码。杭州“六小龙”崛起给深圳提供了未来城市品牌竞争力蝶变升级的有益启示和参考借鉴,希望深圳在科技创新上继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静心创建耐心资本投资体系和长期主义发展逻辑;同时更要在文化发展上,着力提升人文底蕴、创意内涵,铸就国际一流的数字人文之城。

      原文刊载于“中国网”。本次刊登有删减调整,如需引用请参照原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