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文化

【江西】时间:2024-10-09      来源:本站      

一、文化的起源与背景

江西杏林文化,作为中华传统医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价值。杏林文化起源于东汉名医董奉行医济世的典故。董奉医术精湛,与华佗、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据考证,董奉晚年隐居庐山,行医治病,分文不取,仅要求重病治愈者种五株杏树,轻症治愈者种一株,如此数年,便成千亩杏林。“杏林春暖、大爱无疆”也由此成为中医医德文化的典范。

江西庐山被公认为杏林文化的发源地。据东晋时期的葛洪所著《神仙传》记载,董奉在庐山隐居期间,以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救治了无数患者,并留下了“杏林春暖”的佳话。这一文化现象不仅在中国国内广为流传,还影响了周边国家如日本、朝鲜、韩国等。

二、文化内涵与价值观

杏林文化以董奉杏林精神为标志,是历代医家在长期医学实践过程中,自觉培育形成、共同遵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它体现了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在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发展史上具有独特地位和影响。

杏林文化的价值观一是仁心济世。仁是中华传统文化最高的道德标准与道德境界,“医者之仁”就是恻隐为端、慈悲为怀,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医学不仅仅是一门研究生命的学问,更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关怀,因此古代名医除具备高超的医术外更注重厚德修身。杏林始祖董奉就是以仁爱之心救治天下苍生,让人追慕崇敬。流传千年的典故“虎守杏林”“虎口取鲠”便是这种精神的生动写照。《神仙传·董奉》记载,董奉种植的杏林守有猛虎,根据古代“道高龙虎伏”的说法,若道德高尚,即使是龙虎也为之钦佩折服。董奉在江西庐山行医期间,因当地忽逢大旱,百谷燋枯,民不聊生,县令丁士彦听闻董奉为得道之人,便邀请董奉求雨。董奉被其诚意所打动欣然接受,之后日暮便下起了大雨,当地百姓无不欢呼雀跃。以上典故均可看出董奉之深仁厚泽,其仁心济世正是杏林文化流传至今的重要原因。

二是和合医道。董奉通过对道家生命精神的领悟,从医入道,援道入医,将道家“返璞归真”的文化理念与中医学“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有机结合,具体表现为自然观之天人合一,社会观之人我和谐,健康观之阴阳平和,治疗观之调和致中。杏林园内人与百禽群兽和谐共融,社会伦理和睦有序,医患之间和善若亲,即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美意境,与“天人合一”的医学模式高度一致。“和合医道”是杏林文化的显著特色,董奉以其对道家思想的感悟,构建了“小国寡民”式的和谐生活,彰显了医道共融的传统底蕴,谱写了“社会和谐”“自然和谐”的篇章。

三是精于医药。医学是至精至微之事。《神仙传》记载董奉的医案:“又士燮为交州刺史,得毒病死,死已三日。奉时在彼。乃往与药三丸内在口中,以水灌之,使人捧举其头,摇而消之。须臾,手足似动,颜色渐还,半日乃能起坐,后四日乃能语。”董奉医术之精湛,面对重病、危病亦能游刃有余,拥有起死回生的高超医术。董奉来到庐山后,见当地山民外感内伤连绵不断,便就地取材,以杏入药,予开窍温阳之杏仁汤方治哮喘;配祛风解毒之杏仁玉肤膏外敷治湿癣;以杏树皮、杏树根制药浴剂疗皮肤病,基于内服、外敷、药浴等不同形式为当地山民防病治病,足见董奉用药精妙灵活。

四是诚信惠民。诚是杏林文化永远的主题,医者之诚即诚心诚意为病人服务。《神仙传》记载董奉“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董奉常普济惠民,居于山中数年,为人治病从不收取分毫钱财,仅要求种下杏树数株,其通过卖杏换取到的谷物,又均用以赈灾救穷或供给旅人。董奉自助卖杏也是杏林文化之“诚”的重要体现。每年杏林园杏子熟后,会有人在林中做一草仓,发布通知“欲买杏者,不须报奉,但将谷一器置仓中,即自往取一器杏去。”这种以物易物的交易模式,完全靠当事人的诚信和自觉。诚还是超越个人恩怨的医学伦理观,董奉治病救人,即使面对重症、危症也不言放弃,重视患者心理状况,对于重症患者给予“不久当愈”的心理安慰,以“勿当风”细心嘱咐,既是大医精诚的真实写照,更是杏林精神的深刻显露。

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杏林文化的传承主要通过口传心授、师徒传承、医学典籍记载等方式进行。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杏林文化也通过现代教育体系、学术研究、文化交流等方式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弘扬。

近年来,江西省大力实施中医药强省战略,深入挖掘和弘扬杏林文化。庐山市作为杏林文化的发源地,已建成董奉杏林遗址园,并计划将其打造成为医德医风教育基地和中医药健康产业聚集地。此外,江西省还通过举办中医药杏林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大会等活动,推动杏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四、文化的影响与意义

杏林文化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传承与发展对于推动中医药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弘扬杏林文化精神,可以激励更多医者秉承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为患者服务。

杏林文化所倡导的仁心济世、诚信惠民等价值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提升社会道德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杏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有助于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综上所述,江西杏林文化作为中华传统医学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价值。通过深入挖掘和弘扬杏林文化精神,可以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相关报道:

1、庐山擦亮“中医杏林文化发源地”金字招牌

http://jx.news.cn/20231113/d930e307e1fd441d8492d3e95aad83e9/c.html

2、如何发展“医养结合”?庐山将探索新路径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022/c14739-40100738.html

3、2023中医药杏林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大会将在庐山市举办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020/c14739-40099918.html

4、挖掘杏林文化 助力中医药发展

http://www.cntcm.com.cn/m/news.html?aid=235124

5、杏林遗址与文化精神研讨会在京举行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911/c14739-40075082.html

 

相关论文:

1、王达敏.杏林名医与中国传统文化遗产——春桃长篇纪实文学《国医》读札[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01):172-176.

2、罗云川.杏林文化如何传承创新[N].中国文化报,2023-11-20(002).DOI:10.28144/n.cnki.ncwhb.2023.002889.

3、庐山市委宣传部.杏林春暖起庐山守正创新传薪火[N].江西日报,2023-10-31(005).DOI:10.28490/n.cnki.njxrb.2023.004541.

4、王清华.纪录片《杏林医者》的中医药文化叙事[J].当代电视,2023,(05):70-73.DOI:10.16531/j.cnki.1000-8977.2023.05.009.

5、陈晶.弘扬杏林精神共话杏林春秋[N].人民政协报,2023-09-13(006).DOI:10.28660/n.cnki.nrmzx.2023.005353.

 

相关图片:

董奉雕像  来源:新浪网

江西中医药大学外国留学生正在学习中医。图片来自网络

杏林遗址。来源:新浪网

 

本期编辑:申金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