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国际啤酒节:醉美青岛,干杯世界

【地方外宣】时间:2025-02-28      来源:本站      

一、案例概况:

案例名称:青岛国际啤酒节

方式: 线下为主,线上联动

收录时间:2025年2月26日

二、背景目标

青岛是中国啤酒工业的摇篮,拥有120余年啤酒酿造历史。青岛国际啤酒节始创于1991年,现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参与度最高的啤酒主题节庆之一。节日由国家有关部委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旨在以啤酒为媒介,融合融旅游、文化、体育、经贸于一体。通过啤酒文化展示、国际经贸洽谈、文旅消费促进等,推动青岛从“啤酒之城”向“国际文旅消费中心城市”升级,打造“东方慕尼黑”,助力“好客山东”全球形象传播。

三、创意洞察

1.经典工艺与街头潮绘,融合传统与创新:在啤酒节现场,不仅有传承经典酿造工艺的青岛啤酒展示,还有潮流艺术家打造以啤酒为主题的街头涂鸦、装置艺术作品。同时,啤酒节还包含展示青岛啤酒历史的复古啤酒文化展,历史搭配现代光影技术,为游客呈现沉浸式的啤酒历史之旅。

2.啤酒酿造体验工厂,升级互动体验:青岛设置了“啤酒酿造体验工厂”,游客可以亲手参与啤酒酿造的部分环节,从原料挑选、糖化、发酵到装瓶,全程感受啤酒诞生的奇妙过程,最后还能带走自己酿造的特色啤酒作为纪念。

3.通过系列大型活动,全面激发新区文旅消费市场:在青岛啤酒节期间,西海岸将同期举办2024中国北方智慧零售产业博览会、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360全景秀演·海上有青岛”大型户外演艺秀等系列活动,为青岛啤酒节吸引了更多人流。

图片1.jpg

7月19日,人们在青岛西海岸新区金沙滩啤酒城会场观看表演。李紫恒摄(新华社)

四、亮点展示

1.“啤酒+”跨界融合:加强与各类文体旅资源联动,促进“啤酒+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啤酒”进景区,组织“山海印象”原创音乐、电竞比赛等130余场文艺演出。同时,打造“啤酒+体育”消费场景,举办了1000余场次体育赛事,包含花式篮球、跑酷、轮滑、格斗、啦啦操等多种体育形式。

2.“哈舅”“哈舅妈”IP卡通形象:2019年,与中央美院合作,创意推出了“哈舅”“哈舅妈”IP卡通形象,并在金沙滩啤酒城布置了11处网红打卡点。2020年又推出了“哈舅”大本营旗舰店。“哈舅”,取材于青岛方言中的“喝酒”谐音。目前,“哈舅”IP已形成“哈舅”家族,并出品了千余款文创产品,还与《人民日报》、青岛印象、海俪恩等众多品牌开创了联名活动。

图片2.jpg

哈舅与哈舅妈,图源:大众日报

3.国际经贸合作:西海岸会场设置了9个品牌啤酒大篷及高品质户外啤酒花园,引进的国内外品牌啤酒数量突破2200款。崂山会场的品牌啤酒品饮区引进7个国家,16个品牌、共88种品类的啤酒。同时,开展国际啤酒节联盟合作机制活动,邀请德国慕尼黑、比利时布鲁塞尔、美国丹佛、韩国大邱等相关代表参与,交流经验、加强合作、相互赋能。

4.科技赋能体验:一是运用无人机、激光投影打造“海上啤酒狂欢夜”等视觉艺术,演绎青岛啤酒百年历史与海洋传说。二是运用互联网打造“青岛严选”电商平台、啤酒节抖音官方商城、啤酒节综合服务小程序等销售服务平台。

5.全城狂欢联动:青岛啤酒节是青岛全市范围的重大节日,除了主会场的啤酒狂欢活动,各区市都会举办啤酒嘉年华活动,与啤酒节呼应联动,形成全域欢动、全民参与的节庆氛围。

五、传播内容与形式

新华网、腾讯网等主流媒体对青岛国际啤酒节进行了全程报道,微博、微信、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实时分享节庆进展和精彩瞬间。2024年“开幕仪式+演唱会”的全新尝试将“啤酒节会营销”与“粉丝经济”深度融合,门票快速售罄,吸引了更多年轻人。

六、传播效果

2024年活动期间接待游客680万人次,消费啤酒超过2800吨。为期24天的第33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共接待游客636万人次,消费啤酒2800余吨,举办500余场文化演艺活动,1807场次比赛,全媒体平台传播量达31.4亿。

七、案例启示

青岛国际啤酒节通过“产业+文化+科技”三维驱动,将百年工业品牌转化为全球文化IP,为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提供创新路径。活动不仅巩固了青岛“中国啤酒之都”的地位,更以“节庆外交”推动城市国际能级跃升,成为展示中国开放包容形象的窗口。

 

案例原链接:

青岛新闻网:啤酒节之于青岛,意味着什么? - 青岛新闻网

中国青年网:24天消费啤酒逾2800吨 第34届青岛国际啤酒节落幕

青岛日报社:擦亮“中国啤酒之都”城市名片!第34届青岛国际啤酒节7月19日-8月11日举办 - 青岛新闻网

百度百科:青岛国际啤酒节_百度百科

青岛晚报:青岛晚报数字报-“哈”起来 “哈舅”家族变四口之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