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千年古都的现代焕新之路

【地方外宣】时间:2025-02-18      来源:本站      

一、案例概况

案例名称:西安文化传播

传播方式:线上+线下

收录时间:2025年2月18日

二、背景与目标
       作为唐朝首都和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遗产。然而,如何将这些传统文化“复活”并传播至全球,成为西安市近年来的重要课题。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西安确立了以文化传播助力城市国际化的目标,通过重大国际赛事、文旅融合项目和新媒体传播等多种方式,成功将这座千年古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推动中华文化的全球传播。

三、创意洞察
        西安的外宣策略创新地融合了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手段,深度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同时结合现代技术与社交媒体传播特性。通过短视频、IP形象打造、沉浸式体验等方式,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例如,借助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的IP热度,打造了同名主题街区,完美还原唐代市井风貌,吸引大批国内外游客。与此同时,西安还推出了“IN XI’AN”等社交媒体账号,提升了海外用户的参与度和情感共鸣。

image.png

图为:TikTok平台#西安(#xian)标签下的大量相关视频

 四、亮点展示

在十四届全运会期间,西安市共组织130余场宣传活动,发布3万余篇稿件,总点击量超过73亿次,其中海外点击量近20亿次。此外,“相约西安 筑梦全运”抖音挑战赛点击量高达21.5亿次。

大唐不夜城步行街通过还原唐朝首都的繁华吸引游客,大到一整座大雁塔,小至灯柱和垃圾桶都为唐朝风格。每晚还有杂技或者民乐等民俗文艺表演,2019年接待游客超1亿人次,成为中国夜经济的代表。

“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在售票运营下日均游客量达7000人次,节假日超过1万人次,成为现象级旅游案例。美术组注重复原盛唐风景,在三层24000平方米的商业空间中还原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IP的唐朝街景,雇佣演员还原全唐市井生活,让游客感受唐朝生活。

五、传播内容与方式
        西安在传播方式上注重全媒体融合,既利用传统媒体进行深度报道,又在新媒体平台上展开广泛传播。在抖音、微博、Instagram、TikTok等平台上推出大量短视频和互动内容,如《西安,不止一面》,《万千心愿 不如长安》等,成为全国热议话题。

通过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丝绸之路国际传播论坛等活动,与全球50多个国家的嘉宾进行文化交流,推动西安在国际舞台上的能见度。与影视、游戏、时尚等领域合作,将西安文化符号如兵马俑、秦腔、肉夹馍等嵌入全球流行文化,提升城市软实力。 

六、传播效果
      十四届全运会期间,总点击量超过73亿次,海外点击量近20亿次。大唐不夜城年接待游客超1亿人次,夜间支付占比全国第一。在“中国城市海外社交媒体传播力指数”中,西安位列视频平台传播力前五,成为唯一入选的西部城市。推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大唐芙蓉园、华清宫等六个项目入选“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文创产品如“景云钟雪糕”在年轻人中爆火,广泛传播西安文化。 

七、经验总结
        西安的外宣案例表明,成功的城市外宣需要创新思维与积极进取,通过应用短视频、IP打造等现代传播方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增强国际传播效果。从十四届全运会的国际宣传,到大唐不夜城的文化复兴,再到“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的沉浸式体验,西安逐步形成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品牌形象。西安可以为其他具有浓厚文化历史的城市提供传播经验。


案例原链接:

中国日报网:西安入选2021年度“对外传播十大优秀案例” - 中国日报网

中国经济网: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步行街沉浸式体验 让游客一秒“梦回唐朝”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中国日报网:“IN XI’AN”——西安的国际化之路 - 中国日报网

西安日报:火出圈!“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是如何诞生的?

经济参考报:佰润丰泽产业研究院:大唐不夜城如何实现年接待1.01亿游客,营收超112.4亿的神话? _ 经济参考网 _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官方网站

澎湃新闻:6项目入选“百强案例” 西安文化遗产旅游魅力何在?_澎湃号·媒体_澎湃新闻-The Paper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