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概况
案例名称:中国高铁国际名片
传播方式:线上+线下
收录时间:2025年2月20日
二、背景目标
高铁,曾是日本新干线和德国ICE等国的国际名片。如今,中国高铁是全球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高速铁路网络,凭借其优秀的技术体系、较低的建设成本和高效准时,成为全球高铁行业的领军者。截至2024年,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已超过4.5万公里。在高铁“走出去”方面,“一带一路”倡议指导下,加快海外市场布局。先后进入印尼、泰国、老挝、俄罗斯等国家,助力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获得当地媒体和人民盛赞,中国高铁也注重于海外社交媒体传播。中国高铁提升中国在全球高铁和基础建设中的竞争力。
三、创意洞察
技术方面,推广中国高铁标准,如雅万高铁采用中国铁路标准,这标志着中国铁路技术体系首次在海外全面落地。同时,中国高铁强调本地化合作,在老挝、泰国等地培养当地技术人员,促进合作国技术升级。中国高铁的高性价比,根据世界银行数据,中国高铁建设成本仅为每公里1700-2100万美元,约为欧美高铁建设成本的三分之二,而“著名”的英国HS2项目成本高达2.6亿美元/公里。2017年“复兴号”动车组成功投运,成为全球最快的高速列车之一。2024年,中国正在测试时速400公里的新型高铁,进一步巩固其技术领先地位。
海外传播方面,2022年10月,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开通官方社交媒体账号“中国铁路(China Railway)”,通过脸书(Facebook)和推特(Twitter)等国际平台搭建中国高铁全球传播。通过英语科普文章和短视频为主的方式,涵盖高铁建设的多个方面,讲好中国高铁故事。当地媒体,如印尼《雅加达邮报》、泰国《曼谷邮报》称合作的高铁项目为当地带来就业和提供大量技术工人,打造铁路物流中心。
四、亮点展示
中国高铁成功“走出去”:
印尼雅万高铁:全长142公里,2023年正式通车,成为东南亚首条高铁。
老挝-中国铁路:全长1035公里,采用中国技术标准,带动老挝经济增长。
匈塞铁路(匈牙利-塞尔维亚):中国企业承建,全线采用中国标准,成为中国高铁进入欧洲市场的标志性项目。
在墨西哥地铁项目中,中国中车组织足球联赛,并通过世界企业运动会冠军身份扩大品牌曝光。阿根廷球星梅西为中国中车制造的胡胡伊新能源轻轨列车签名,借助其全球影响力,提升品牌在阿根廷的知名度。“中国铁路”脸书、推特后发布的形象宣传片《What Makes China Railways the Best in the World?》触达海外受众超50万人次。中国中车海外社媒官号抓住热点与粉丝积极互动,传播中车的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
图为:中国中车自主剪辑列车与城市国风混剪视频
五、传播内容与方式
在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平台发布高质量内容,包括宣传片、科普短视频、新闻报道、直播互动,精准覆盖海外受众。结合热点话题,如“一带一路”十周年、雅万高铁通车、梅西与阿根廷轻轨等,增强用户互动,提高传播广度。通过社交媒体话题,结合亚运会和国际高铁合作项目通车等事件,吸引全球用户讨论中国高铁项目。
举办线下活动,如墨西哥足球赛事、印尼雅万高铁体验活动、与国际体育明星、科技博主合作,如梅西签名推广,实现中国高铁破圈传播。
六、传播效果
中国铁路海外官方账号热度不断上升,与海外网友积极留言互动,提升认知度。其宣传片被外交部、驻外大使馆、中国日报等机构转发。Nathan Williams、Ryan Usher等国外网红主动关注“中国铁路”账号并转载帖文,海外网友纷纷留言点赞并认同中国铁路的建设。
中国高铁不仅在国内市场保持领先地位,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也在持续扩大。中国高铁被誉为“新四大发明”之一,全球认可中国高铁的领先。截至2023年,中国已与30多个国家签署高铁合作协议,高铁项目遍布亚洲、欧洲、非洲和拉美。中国高铁的出口额持续增长,仅2022年中国铁路相关设备和工程服务出口额超过300亿美元。
七、案例启示
中国高铁通过不断优化技术、降低成本、拓展国际市场,中国高铁不仅成为中国基础设施现代化的象征,也成为推动全球铁路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利用社交媒体、国际合作等推广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强大的品牌影响力。通过创意短视频、话题和科普文章吸引用户互动,增加全球讨论。中国高铁不仅输出科技实力,还在海外公益活动、本土文化传播方面下功夫,增强品牌温度。中国高铁成功“走出去”,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科技的重要名片。
案例原链接:
人民网:从国内到海外,中国高铁一路疾驰(国际论道)--国际--人民网
世界银行集团:中国高铁发展经验可供别国借鉴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高铁“走出去”的风险和挑战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glrF2isgsccvCriF.pdf
中国日报:“中国铁路”脸书、推特海外社交媒体账号正式上线 - 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