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舟:北京中轴线的国际交流与对话(演讲实录)

【观点评论】时间:2024-11-20      来源:清华大学文化创意评论      

11月16日,2024清华文创论坛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以“新质生产力与当代文创发展”为主题,邀请来自政府、产业界、学术界的国内外嘉宾,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内涵,共商当代文创发展的理论方向与实践创新。

在本届文创论坛上,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建筑学院教授吕舟进行了主题演讲。本文为根据现场录音整理的实录。

谢谢张院长,来之前我挺忐忑的,我觉得我要讲的内容和新质生产力有点距离,但刚才听了柳院长的发言之后,我也有所启发,所以我也从这方面来阐述一下我自己的想法。

总书记在今年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之后有一段指示,提到说要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等领域国际交流合作,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是他又一次关注世界遗产文化传播的问题。

世界遗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国际传播的平台。2017年的时候,我们做了鼓浪屿申报世界遗产的工作。从创新的角度,提出了“鼓浪屿国际历史社区”的概念。这个概念以前没有人提到过,但是社区对于世界遗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强调的是遗产怎么融入当代的生活,鼓浪屿用社区做主题,强调鼓浪屿文化的包容性。时任教科文组织的总干事博科娃到鼓浪屿向厦门市政府颁发世界遗产地的证书时有一段讲话,证明了鼓浪屿作为世界遗产的价值传播是非常有效的,她说“鼓浪屿是一个很小的岛,但是它承载了非常巨大的价值”,鼓浪屿的建筑见证了20世纪初,不同的文化的共存与交融,见证了这种交融促进的发展,而今天的世界则处在文化的冲突的威胁之下,因此“鼓浪屿就是一堂世界公民课”,我觉得她能够把这样一个世界遗产地放到这么大的一个语境当中去讲,这就是文化传播的力量。

当然,在世界遗产领域,文化传播有各种各样的形式,有各种会议,有各种私下的讨论,有小规模的会议,其实很多问题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就已经形成了最终的结果。

北京中轴线的申报世界遗产的工作说起来时间很久,从2009年开始,到现在已经15年了,在这个过程当中反复锤炼,提炼、阐释它的突出世界性价值。这个过程既是一个研究的过程,也是一个交流、反馈、再提炼的过程。

谈到北京中轴线,从创新的角度,在世界遗产的层面,它打破了遗产的时间边界,过去与当代密切融合在一起。北京中轴线的时间线是从公元1267年开始规划大都城,经历了元代、明代、清代的发展,再到50年代天安门广场的建设,1976年毛主席纪念堂的建成,甚至到2005年永定门城楼的复建,整个时间线从13世纪一直延续到21世纪。在世界遗产的历史上,打破了人们习以为常的分段研究和表达历史的定势,之前还没有这样的先例。当然,这对我们来说也会有一定的风险。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突破,是在申报世界遗产的过程中的社会广泛、深入的参与。所以如果讲到新质生产力的话,我想北京中轴线的申遗对于北京当代可持续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本身是反映了新质生产力的特点。

申报世界遗产本身就是一个国际交流的过程,这三位都是在中轴线申遗工作策划初期对我们有重要帮助的专家,他们的意见,对后来中轴线概念的完善、形成,对于一些核心点、技术点的突破都有重大帮助。。

2018年和2019年北京市组织了两次国际研讨会,对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的可能性、北京中轴线价值、申报的类型与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学术讨论。

2021年我们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提交了供技术审查的文本,这一文本已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同时,我们也通过各种国际会议推介北京中轴线,让更多人认识和理解北京中轴线的价值。2021年在福州召开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北京市和国家文物局组织了关于城市历史景观保护的边会,从城市历史景观的角度介绍北京中轴线。城市历史景观是世界遗产领域关注的一个问题,强调遗产保护的整体性,北京中轴线的保护体现了这种整体性。

这是正式提交的最终文本,文本的设计也是有它的特点,申报世界遗产对于任何一个地方政府来说,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因此许多地方都希望把申报的文本包装的极为讲究和复杂,甚至奢侈。一些文本最后变得非常很厚重、巨大,以至于一个人都难以搬动。但实际上在专业咨询机构的审查过程中,大家对这类文本特别反感,因为它难以打开进行阅读,甚至根本无法使用。所以这次我们的文本就很朴素,很实用。

文本提交之后,接着就是评估机构进行的现场考察工作。这是专业咨询机构委派来现场考察的马来西亚专家。

在专家现场考察的过程中,他特别关注了社会各个方面对北京中轴线价值的理解、对申报世界遗产工作的参与。我们请当地的居民来谈遗产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让孩子们讲他们心中的北京中轴线,让专家感受到社会各界、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对于北京中轴线保护和申遗工作的积极参与和热情支持。有很多孩子参与到中轴线的传播过程当中。北京市从2021年开始发起、组织了北京中轴线文化创意大赛,通过大赛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中轴线,讲他们心中北京中轴线的故事。参与大赛的人不断增加,第一年大约5000人,第二年有9万人,第三年大赛涉及到的人达到了42万人左右,它对社会的影响已经相当巨大了。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热情的参与者脱颖而出,这两个在向考察专家介绍他们作品的孩子都是这样。

总书记自己也在推广、传播北京中轴线,2023年9月现任的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来北京访问,总书记向她推荐了北京中轴线。后来总干事回到巴黎以后,也通过总干事办公室向中国驻教科文组织常驻团了解北京中轴线申遗的情况。专家现场考察之后,承担评估工作的专业咨询机构也向我们提出了补充对北京中轴线相关情况的说明的要求,这也是一个沟通、对话、交流和相互理解的过程。我们也应评估机构的邀请在他们评估过程中与他们做了进一步的对话和交流。

这是2023年11月,我们在评估机构评审的现场跟他们对话的场景。评估机构后来的评估结论是推荐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这是最好的一个结果,也证明了他们基本理解了北京中轴线的价值:北京中轴线是中华文明的延续性的独特见证。当然这还只是评估机构的推荐意见,最终还有待于由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代表组成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决议。

在北京市、国家文物局、教育部、文化部等部委和政府的组织下,我们先后向世界遗产委员会的成员、教科文组织的主管官员和评估机构的专家做了更多的关于北京中轴线价值的传播。特别是北京中轴线如何从物质形态上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延续性、统一性、包容性特征。我们先后邀请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四位大使、专业咨询机构的主席和教科文组织的助理总干事来北京,向他们介绍了北京中轴线所体现的突出的世界性价值,特别是北京中轴线对世界遗产相关标准中对文明的延续性的表达。他们都表达了对这一观点的理解和认同。

今年6月份的时候,北京市、国家文物局、教育部组团到教科文组织总部,与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驻教科文组织的大使、官员、咨询机构做了进一步的沟通,介绍北京中轴线的价值。

这些交流和对话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在7月份的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支持了将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决议,希腊、黎巴嫩、赞比亚、塞内加尔、土耳其、哈萨克斯坦、阿根廷、日本、卡塔尔、越南、保加利亚、牙买加、韩国、意大利等许多代表在发言中强烈地支持北京中轴线对于文明的延续性的表达。

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各国代表向中国代表团表达了热烈的祝贺,大家都很兴奋,大会主席是印度驻教科文组织的大使,他还向北京市副市长赠送了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决议通过时使用的木槌。

总结:世界遗产是一个文化间对话的重要平台。世界各国通过世界遗产讲述各自文明,文明就是在无数这样的场合反复讲述而被大家理解。不仅北京中轴线是这样,事实上每一处世界遗产都是如此,它们共同构成了人们对于文明的认知。这些文明的故事,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也表达了今天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的过程,是一个构建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过程,也是讲中国故事的过程。同时,每一个有影响的项目,背后一定是有创新的,而这种创新,如刚才柳院长讲的,文化赋予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从新质生产力的角度,文化的传播也是一种新质生产力。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的过程,极大的促进了社会对于历史文化的关注,促进了社会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凝聚力,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本身也是新质生产力的体现。

我要讲的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