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概况
案例名称:福建武夷山茶文化传播
方式:线上+线下
收录时间:2025年1月7日
二、背景与目标
武夷山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以大红袍为代表的武夷岩茶享誉全球。然而,茶文化的传播面临传统技艺普及度有限、文化理解不足、国际市场影响力不均衡等问题。武夷山市政府与地方茶文化机构希望借助武夷山茶文化深厚的历史渊源,通过多元文化传播手段,讲好茶文化故事,提升武夷山茶品牌的全球知名度。
三、创意与洞察
武夷山市的传播活动以“文化与生态结合”为核心,强调“茶旅融合”和“非遗文化传承”。洞察到现代消费者对文化体验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关注,武夷山将茶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以“万里茶道”与“大红袍文化”为传播切入点,打造“以茶为媒”的文化桥梁。
本次传播特别注重“文化符号”的塑造,如“岩骨花香”的独特茶韵、实景演出以及武夷山作为红茶发源地的历史符号。带动当地居民加入“茶旅融合”的文化之旅,《印象大红袍》作为全世界唯一展示中国茶文化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剧组将十五块电影银幕融入自然山水之中,首创三百六十度旋转的观众席以及当地居民参演的角色为游客带来奇妙体验。
图为:《印象大红袍》实景演出
四、亮点展示
1. 非遗技艺的可视化呈现:通过《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与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展示,将“岩骨花香”等文化符号具象化,使游客能直观体验茶叶制作的全过程。利用“岩骨花香”“大红袍母树”等独特文化符号,使武夷岩茶在国内外市场中更具辨识度。
2. 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如2024年第十二届大红袍禅茶文化交流活动,吸引了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多国文化界人士参与,以茶会友,形成国际性的文化交流平台,进一步扩大了武夷山茶文化的国际知名度。
3. 数字化传播创新:武夷山充分利用直播电商推动茶叶销售,如乡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借助抖音平台进行直播带货,单场直播交易额高达2400万元,有效推动了“数商兴农”。
4. 文旅融合深化体验:推出武夷山茶文化游学线路,将正岩核心产区、古民居、九曲溪竹筏漂流等自然与文化景观融入旅游体验,使游客在深度游览的同时了解武夷茶文化的历史传承与技艺精髓。
五、传播内容与方式
1. 拍摄了传统媒体纪录片。在《人走茶不凉》短片中,通过外国茶文化爱好者伍斯的视角,展现武夷山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强化文化认同感。
2. 组织海内外文化名人参与武夷山茶文化活动,如“印象大红袍”实景演出、手工制茶体验等,深化茶文化体验。在马来西亚、法兰克福、纽约等地设立武夷岩茶体验馆,推动大红袍品牌全球化。
3. 线上传播方面,本地居民通过直播电商带货、短视频营销,以生动的方式展示武夷山茶文化的独特性。
六、传播效果
品牌知名度显著提升,武夷山市茶产业2023年税收达2.13亿元,茶叶全产业链产值135亿元,涉茶农民专业合作社140家。乡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通过数字电商带动茶叶销售超3亿元,在当地创造多个就业岗位。2024年大红袍禅茶文化交流活动吸引了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多个国家的文化学者参与,进一步提升了武夷山在全球文化交流中的地位。
七、案例启示
非遗展示与体验结合,通过实景演出与手工制茶体验等形式,让受众更加直观地理解武夷茶文化。文化符号强化有助于国际传播,如“岩骨花香”“大红袍母树”等符号既具有独特性,又易于理解,强调其“茶中之王”的美誉和文化历史,有助于国际市场接受。文旅融合,将茶文化融入旅游线路,通过九曲溪漂流等体验项目增强文化感知。当地茶农借助直播电商与短视频平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营销手段有机结合,进一步推动了茶文化的国际化传播。
案例原链接:
闽北日报:武夷问茶|底蕴深厚 源远流长——浅谈武夷茶文化-大武夷新闻网
福建日报:武夷山市:“旅”“茶”“数”,为乡村振兴赋能-新华网
央视网:“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 | 武夷岩茶见证两岸茶缘_新闻频道_央视网(cctv.com)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春季踏青茶旅线路:福建武夷山-武夷山智荟茶旅游学路线
新华网:岩茗飘香,福韵悠长 ——《人走茶不凉》中的武夷山茶文化 - 新华网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