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概况
案例名称:友谊之桥·合作之路——山东国际友城合作交流周
主办方:山东省人民政府
收录时间:2025年8月13日
传播方式:线下
山东省以“国际友城”为切口,以拓展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为抓手,积极构筑高层次中外交流平台。今年5月26日至30日,“2025山东国际友城合作交流周”在济南举办,通过立体化、体验式、成果型的国际传播组合拳,不仅有效放大了活动声量,更向世界精准传递了一个开放包容、经济蓬勃、文化厚重、面向未来的山东国际形象。截至2025年5月,山东已与世界106个国家的702对城市和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二、背景目标
国际友好城市,是世界各国地方政府通过协议形式建立的国际联谊和合作关系的城市。友城兴起于一战后,是爱好和平的人民,为消除隔阂、共促发展而建立,其顺应了时代发展需要和各国人民心愿。习近平总书记对友城工作高度重视,多次要求促进中外地方政府交流,推动实现合作共赢。
今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等多个历史节点,举办友城周活动,正当其时、意义重大。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在习近平总书记上次视察山东一周年之际,举办友城周,就是要落实“精心打造重大国际交流合作高能级平台”的重要指示要求,搭建具有全球影响的开放平台,促进山东与友城在企业、产业、文化、市场等多领域交流对接、碰撞新机遇;同时,向世界展示我省建设成就,展示山东良好形象,吸引和链接外部优质资源,让友城合作成果更好助力发展、惠及民生。
三、创意洞察
1、更加突出经贸合作。把服务经济摆在突出位置,释放“外事+”效能,千方百计促经贸、促合作。做好“外事+部门”文章,搭建招商平台,与省发展改革委、省文化和旅游厅对外发布我省招商引资项目和入境旅游项目,营造良好招商氛围。做好“外事+企业”文章,会同省贸促会办好友城企业对接洽谈会,安排企业“一对一”洽谈,中外方参与企业、机构近200家。做好“外事+产品”文章,精选工业、文创产品和农副产品等,设置“好品山东”特色产品展,让友城朋友近距离接触和了解“山东好品”。
2、更加突出民心相通。以强化民心相通为主线,既通过活动扩大“朋友圈”,又依托“讲故事、强体验”做到心贴近、情相融。举办“友城说—山东老友记”,以身边故事讲述人民友谊。组织外宾在聊城开展“解码中国乡村振兴”主题参访,加强“面对面”交流。组织外宾在淄博参加多项国际青年交流活动,让青年结友交心,培塑更多“铁杆伙伴”。
3、更加突出成果导向。聚焦新兴市场国家,新签和深化20多对省市友城,推出20余位友好城市杰出伙伴,完善我省对外交流合作网络,扩大国际市场。将积极跟进企业洽谈、对接进展,强化跟踪服务,推动更多合作项目落地,形成更多务实合作成果。
四、亮点展示
1、5月27日上午,举办友城周启动仪式暨友好省州长对话,将邀请重要嘉宾致辞,设置友城说、签约、友城杰出伙伴颁授、发布“济南倡议”、省州长对话等环节,全景展现山东与友城合作的成就和机遇,推动山东与各友城深度对接,形成多方面合作成果。
2、5月27日下午举办友城企业对接洽谈会,组织国内外来自现代农业、装备制造等领域企业“一对一”洽谈,促成更多合作项目落地,让友城合作更务实、更紧密。
3、5月27日至30日,举办“‘感知新山东’—友城经贸合作齐鲁行”活动,组织外宾分赴济南、青岛、淄博、聊城等地参访,将友城资源向基层引导,提升各市国际化水平,帮助各市与友城碰撞出更多合作的“金点子”。
五、传播内容与形式
1、主题与定位清晰:城市对话+经贸合作。明确以“携手同行,合作发展”为年度主题,聚焦友城合作、经贸对接与人文交流,连续多日举办系列活动,统一叙事口径。
2、高层对话与机制建设信息。开幕式设置“友好省州长对话”,发布“济南倡议”、开展友城签约与“友城杰出伙伴”表彰等机制化内容,强化制度建设与长效合作的传播点。
3、经贸与产业合作场景。面向海内外参会团组推出“友城企业对接洽谈会”“‘感知新山东’——友城经贸合作齐鲁行”等经贸主题活动,突出“产业—项目—园区”三位一体的落地场景。
六、传播效果
1、“优”对外合作布局。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与俄罗斯莫斯科州、柬埔寨柴桢省等沿线国家地方建立多对友城,截至目前,已与80个沿线国家建立了409对友城;加强与周边国家合作,与29个周边国家建立271对友城,形成了覆盖广泛的友城网络。
2、“建”高能开放平台。聚焦以友城建机制,以机制搭平台,先后建立“友好省州领导人峰会”“东北亚地方政府联合会”等10余个友城双多边机制,打造了“拉美桥”“非洲桥”等交流平台。
3、“拓”民间交往渠道。以友城为桥梁,对外建立了近5000对友好学校、医院、媒体等,与友城互办文化展、推介会等文化交流活动600多场次,开展友城外宣活动180多场,在20余个友城建立了“尼山书屋”和“山东之窗”,有力促进了山东人民与各国人民的友谊。
4、“树”青年外事标杆。聚焦青年这一特殊群体,连续举办国际青年交流大会;创新探索“对美交流+友城+青年”的新模式,成功举办“2024国际青年交流大会暨中美青年交流营”,获得高度评价。
5、“塑”科学管理体系。搭建省市一体、上下联动的友城管理体制机制,出台《山东省国际友城工作实施细则》,全流程规范省、市、县和基层单位四个层级友好关系的建立、审批和管理。出台《全省公共外交和城市外交建设工程指导意见》,推动各地建设更多公共外交和城市外交实践平台,促进友城更高质量发展。
七、案例启示
山东省开展国际友城这一案例说明,应该放大友城周的外溢效应,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重点国家和关键地区,结识更多新朋友,扩大交往“朋友圈”;机制性做大做强多边友城交流活动,打造“黄湄对话”“丝路鲁约”等交往品牌,实现友城交往“全面开花”;加强友城外宣,借“外眼外嘴”讲好与友城间的交往故事,促进友城间人民“民相亲、心相通”,推动全省友城交往走深走实、行稳致远,为全省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提供更强保障。
案例原链接
“2025山东国际友城合作交流周”系列活动开幕_政务新闻_山东政务_山东新闻_新闻_齐鲁网
山东省人民政府 今日关注 “2025山东国际友城合作交流周”系列活动将于5月26日至30日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