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概况
案例名称:以同仁堂国际化为蓝本,探寻中医药国际传播
传播方式:线上+线下
收录时间:2025年1月2日
二、背景目标
同仁堂作为拥有355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是中国中医药行业的标杆。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及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认可度提升,同仁堂的海外业务布局不断加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代表性品牌。其目标是在推动中医药产品国际化的同时,将中医药理念与中国文化精髓传播到全球,让习惯于西医的国际消费者以及各国政府接受中医药。
三、创意洞察
1. 同仁堂以中医药为传播核心,通过诊疗服务增强海外民众对中医药文化的接受度。在这一过程中,同仁堂认识到不同地区文化背景与法律政策的差异,通过因地制宜的方式调整策略。在东南亚市场,同仁堂以药品形式开展业务;在欧美市场,则通过将中药注册为膳食补充剂突破市场壁垒。
2. 同仁堂在全球范围内采用本土化策略,在26个国家和地区的终端店中90%的员工为当地人,使其成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者,同时降低文化传播的阻力。通过中医诊疗、养生讲座、文化展览等形式,让海外民众感受中医药的独特魅力。
3. 同仁堂开通中医药线上讲座和系列Vlog。开展“中医药+人工智能”业务、构建同仁堂境外中医体系、建设中医药境外传承培训基地,发展医疗旅游。
四、亮点展示
1. 同仁堂全球布局覆盖广泛,在26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140多个零售终端和中医诊所,累计为超过3000万人次提供诊疗服务,通过实际的医疗效果向世界展示了中医药的独特魅力。在意大利与孔子学院合作建立中医药博物馆,将中医药文化与传统养生方式融入当地人的生活。推出了在欧盟成功注册的愈风宁心片,成为国有药企中首例实现欧盟植物药注册的企业。
2. 同仁堂在中东地区的第一家药店在阿联酋迪拜健康城开业,为尊重当地习俗文化,除一位男士外,所有出诊的医生都是清一色的“娘子军”,方便为当地女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图为:时任阿联酋副总统兼总理、迪拜酋长穆罕默德的夫人哈雅公主和同仁堂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丁永铃共同为同仁堂诊疗中心揭牌剪彩
五、传播内容与形式
同仁堂的传播内容涵盖中医药文化的核心理念、产品疗效和历史传承。其线下传播依托全球零售终端和中医诊所,通过义诊、健康讲座、文化展览等形式拉近中医药与消费者的距离。例如,在洛杉矶医学中心建立中医药博物馆,成为当地人了解中医药的重要窗口。线上传播方面,同仁堂积极利用短视频、社交媒体和直播等现代化手段展示中医药的独特价值,发布中医药产品的制作过程及用户反馈。特别是在新加坡、迪拜等地,同仁堂通过定期举办节庆活动和主题展览,加强了文化传播与用户参与。此外,同仁堂还通过孔子学院平台举办中医药知识讲座和互动活动,扩展了传播范围。
六、传播效果
同仁堂通过扎实的传播策略,成功提升了中医药的国际认知度与品牌影响力。其愈风宁心片作为欧盟植物药注册的成功案例,成为中医药现代化与标准化的标杆。同仁堂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形象得到进一步强化,大量海外消费者通过同仁堂体验到中医药的疗效,进而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同仁堂在传播过程中构建了一个融合了文化展示与医疗服务为一体的完整系统。
七、案例启示
同仁堂的案例表明,文化传播与国际化品牌建设密不可分。中医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载体,其传播不仅需要高质量的产品,更需要依托文化服务和互动形式增强国际认同。同仁堂因地制宜的传播策略表明,中国品牌在全球化过程中需要兼顾本土化与文化特色的平衡,通过服务、产品和文化的多层次结合,构建沉浸式体验。此外,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支撑,同仁堂通过技术认证与标准化生产为中医药的国际化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一经验为其他希望“走出去”的中国品牌提供了宝贵借鉴。
案例原链接:
中国新闻网:百年老店同仁堂:创新传承中医 “出海”弘扬国粹-中新网
同仁堂官网:同仁堂: 50余年探索海外发展模式_中医新闻_中医中药网
新华网:中药老字号迎战略发展期 “抱团出海”势在必行-新华网
新华网:遨游中医药国际化蓝海 同仁堂国药踏上“双驱动”跨越式转型之路-新华网
北京日报:中医药老字号 从传统到创新 从北京走向世界 有健康需求的地方就有同仁堂 - 新华网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