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文化

【天津】时间:2024-01-05      来源:本站      

image.png

光绪初年,一个叫裕二福的满族人来到天津,在天津的北开市场撂地"画锅",说起了相声,这是相声最早来到天津。"画锅"是当时的说法,是指早期相声艺人用白沙子在地上画个大圆圈,就地现场表演,是靠它吃饭的意思。

至1900年以后,来的人多起来,当时有点名气的有李德锡(艺名"万人迷")、焦德海、马德禄、张德泉(艺名"张麻子")、郭瑞林等来津,演出于西城根儿的"明地",以后有的往返京津之间,有的定居天津并在天津收徒传艺,成为天津相声的开拓者。

满族人说相声,属于"清门",也就是现在说的票友,不是专门靠卖艺为生,与民间的"浑门"演员有些不同。当时的清门相声演员多是八旗子弟,能够舍弃面子撂地画锅求生存,也实在不容易,生活所迫。那时的天津,三不管是杂耍艺人"撂地"卖艺的重要场所,相声"撂地"的发祥地就在南市三不管地带。

20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很多相声艺人走进了剧场式的杂耍园子"小梨园"、"大观园"等,但能进这些地方说相声,大小也得是个腕儿了。我们耳熟能详的相声名家有侯宝林、张寿臣、马三立先生等。

二、天津相声新变化

(一)相声年轻化

如今,相声已完全走进了茶馆与剧场当中,来天津旅游的人们不能不听相声,天津的相声小剧场几乎天天满座,而且年轻人占了绝大多数。相声茶馆甚至有了节日档期,在圣诞节、情人节这样的洋节里也备受追捧。

(二)“互联网+相声”新模式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互联网+相声”的模式浮现在大众眼前,短视频、社交媒体、影视综艺等媒介成为相声文化传播的载体,区别于“听相声要去茶社”根深蒂固的观念,我们日常所用的移动智能产品可以让欢笑无处不在。2018年于优酷网首播的《相声有新人》是相声文化迈进综艺类节目的首次尝试,这档节目以表演晋级的方式挖掘相声新人,相声以全新的娱乐形式呈现到大众面前。同时,为了将传统艺术融入到当下社会,争取今天的青年观众,“用户思维”已成为相声内容创作的重要因素。

(三)相声内容接地气

创作者在传统“说、学、逗、唱”的基础上加入了网络段子、生活“梗”,让相声题材更接地气,增加表演者与观众互动的人气,让观众看到了相声演员的各种跨界—也许依然身着长衫手执折扇,但时常可见搞笑歌舞、段子集锦,有相声演员唱着流行歌曲,也有粉丝挥舞着荧光棒……

相声文化在当前市场大环境下已更显商业化,全国各地的相声品牌也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听相声成为如听歌、看电影的一种大众化娱乐方式。虽然科技的进步让相声文化离我们更近,但若要感受真正的传统艺术,还是要走进相声茶社,茶社那种实体空间的及时互动交流会产生网络娱乐所没有的情景效应,因为那里弥漫着茶香、有不拘束的表演形式、有唏唏嘘嘘的欢笑,即使是个匆匆过客也不会觉得寂寞,因为总是有人逗你玩。

相声文化作为天津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内容,它的蓬勃发展也是天津人的骄傲,相声产业的发展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充分学习和借鉴外省同类型产业的成功经验,逐步实现先进的管理体制和营销模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优秀的相声演员、创作人才和演出经纪人;关注观众消费心理,培养观众群体。使天津的传统艺术也能够踏入新时代,走出天津、走出中国。

相关报道:

“礼赞新时代 说唱新生活”天津相声节举行 (baidu.com)

德云社舞台,强势入驻天津卫视,演员名单大公开_相声_节目_收视率 (sohu.com)

天津“茶馆相声”守护者于承艳:人民需要这门“欢乐”的艺术 (baidu.com)

今日份的快乐源泉即《津津乐道》哏儿都相声新势力|界面新闻 (jiemian.com)

城市传统文化的空间变迁——从天津相声说起_思想理论_人民论坛网 (rmlt.com.cn)

相关论文:

[1]许君,邓海婧,张云楠.国际视域下天津“哏都”文化对外传播方式新思考[J].新闻文化建设,2022(12):15-17.

71.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12.022

[2]王相彬.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天津相声旅游化开发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1(04):30-41.DOI:10.19493/j.cnki.issn1673-8004.2022.04.003

[3]李佳涵.基于天津方言的旅游文创设计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22.DOI:10.27107/d.cnki.ghbku.2022.000381

[4]王艳玲,王文政.天津相声广播对相声艺术的传承与推广[J].曲艺,2021,(01):34-37.

[5]张欣然,张利杨.天津方言在相声中的应用[J].作家天地,2023,(18):96-98.

相关图片: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图文来源:网络综合

编辑:宁菁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