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州文化

【安徽】时间:2023-12-15      来源:本站      

image.png

庐州文化,是安徽省四大文化圈之一,影响包括合肥及合肥周边地区。有火笔画、吴山铁字、葫芦烙画、羽毛画、庐州木雕、三河羽扇等具有浓郁庐州文化特色的产品。

庐州,合肥别称,是自西周置古庐子国。隋朝设置行政单位,至公元1912年废,治所为今安徽省合肥市。以庐州为代表的庐州文化,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蕴育出庐剧等优秀戏曲。有包拯、李鸿章、刘铭传、周瑜等历史名人。

庐州木雕入选安徽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庐州木雕流行于皖、浙地区,主要发起在在包河区一带,是综合东阳木雕和徽州木雕与一体的独特民间技艺,极具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代表性传承人是张参忠和彭劲杰。庐州木雕在制作上吸纳了浙江东阳木雕的作派、在风格上沿习了徽州木雕儒家文化特色的艺术流派,同时大胆创新,在构图、刀法等方面又吸纳了西方雕刻及雕塑艺术的表现方式,使其木雕作品既具有写实性,同时又具有抽象的理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火笔画,汉族民间工艺美术之一,在江淮地区流传甚广。源于明末清初,有三百多年历史。用特制高温铁笔,借鉴国画技法,运用远近虚实、浓淡相间的方法,烙画而成,很有特色。竹簧雕刻在竹簧上刻画花鸟、人物、山水,表面光滑细腻,呈象牙色,别有风格。

书法艺术在其30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名家辈出,流派纷呈。但其载体材料却极少创新,历来或以墨、宣纸、绫绢来表现,或以碑刻传世。墨迹作品易储藏,便于携带,但保存时间有限,易腐损变质;碑刻可长久存世,但不便携带、赏玩。吴山铁字则兼具二者之长,既可长期保存,不易腐蚀,又便于收藏携带,因此问世后很快为人们所青睐。

羽毛扇是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三河古镇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三河周边地区有许多“换毛”的人,挑着货郎担,摇着拨浪鼓,走村串户,用糖果百货、针头线脑换购鹅毛,为三河的羽毛工艺品业提供源源不竭的原料。鹅毛分白鹅毛、雁鹅毛两种,因雁鹅毛稀少,尤其珍贵。羽毛扇的原料为鹅翅大毛,制作工序有分拣、清洗、晾晒、扎把、穿丝、整形、上色、绘画、装璜、包装等。

相关报道:

庐州非遗:守住地方传统文化的根 (baidu.com)

庐州非遗:让文化瑰宝讲好合肥故事_合肥市文化和旅游局 (hefei.gov.cn)

庐州老城新“文”章_央广网 (cnr.cn)

文化合肥:“方向”地名中蕴藏的庐州文化_安徽网 (ahwang.cn)

以水为魂,探访庐州 - 中国日报网 (chinadaily.com.cn)

相关论文:

[1]薛冰,尹建龙.传承与衍生:庐州木版水印“非遗”技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3,31(10):47-55.DOI:10.19461/j.cnki.1004-8626.2023.10.011

[2]张亮,马功文.“铁打庐州”的历史审视、概念辨析及内涵考察[J].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23,40(04):12-18.

[3]和玉玉.文旅融合视域下庐剧文创设计研究[D].安徽大学,2022.DOI:10.26917/d.cnki.ganhu.2022.001485

[4]张文影,查恩婷.庐州文化元素与合肥车站BRT的景观融入研究[J].安徽建筑,2019,26(12):51-52.DOI:10.16330/j.cnki.1007-7359.2019.12.021

[5]李静,金伟.庐州祠堂文化的叙说与再现——以段家祠堂和李鸿章祠堂为例[J].绿色环保建材,2018,(11):87+90.DOI:10.16767/j.cnki.10-1213/tu.2018.11.060

相关图片:

image.png

合肥三国新城遗址公园

image.png

庐州府城隍庙

image.png

巢湖

本期编辑:宁菁菁

内容综合自网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