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司文化

【贵州】时间:2024-03-14      来源:本站      


图片.png

魏晋以后至唐、宋、元,贵州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密切,贵州文化广纳中原文化及周边地域文化之长,经过融会贯通,明清达到繁盛,土司文化应运而生。

贵州土司文化是中国贵州省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它是在元、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在贵州等边疆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的过程中形成的。土司制度是中央王朝对边疆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行政管理制度,通过封授当地部族首领为土司,让其管理辖区内的土民,并承担一定的赋税和军事义务。“土司”一词已存在了一千余年。中国封建王朝采取“以夷治夷”、“以蛮治蛮”政策,利用当地酋长以其势力管辖所及的区域,分别授予官职,准其子孙相继承袭,形成中国历史上的“土司制度”。土司制度是中央王朝对边疆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行政管理制度,通过封授当地部族首领为土司,让其管理辖区内的土民,并承担一定的赋税和军事义务。这一制度沿续了千余年,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土司文化,而贵州土司文化则是其中的代表性文化之一。

在贵州,土司制度从元朝开始实行,历经明、清两朝,直到清雍正年间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后才逐渐废除。在贵州土司制度下,土司是辖区内的最高统治者,他们不仅掌握着政治、军事大权,还负责征收赋税、管理土地和人民。土司的职位一般是世袭的,由土司家族代代相传。土司制度在贵州的实行,对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土司文化作为贵州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特征。在土司制度下,土司们积极向学重教,推动了汉文化的传播,加快了民族地区移风易俗和开化民众的进程,为民族的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土司文化也保留了大量的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如语言、服饰、饮食、建筑、歌舞等,这些都是土司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

在贵州的土司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播州海龙屯土司遗址,它是目前贵州省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土司遗址位于遵义市,是播州海龙屯土司的居住地,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这个遗址展示了播州土司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历史价值,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研究。

两年前,在德国波恩举行的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贵州遵义海龙屯与湖南永顺彭氏老司城遗址和湖北咸丰唐崖覃氏土司城址,共同被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作为贵州唯一的土司遗址和中国三大土司遗址之一,海龙屯见证着贵州土司文化历来的兴衰和当今的发展与延续,在这片土地上,土司文化为贵州文化增添了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

总之,贵州土司文化是中国地方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特征。通过对土司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贵州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地方文化的发展。

 

相关报道

李世愉:土司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人民政协网

https://www.rmzxb.com.cn/c/2015-08-10/550185.shtml

解读土司制度与文化,一窥贵州文化特色

https://www.sohu.com/a/166151937_447403

贵州的土司文化特色_百家天气预报网

http://www.bjweather.com/wenhua/24483.html

海龙屯土司城堡遗址 - 当代先锋网

http://www.ddcpc.cn/detail/d_tupian/11515116002396.html

不该被遗忘的“土司王国” | 中国国家地理网

http://www.dili360.com/ch/article/p5350c3d5f13ea73.htm

 

相关论文

[1]林芊,韦天亮. 在土司、卫所地区建省——论明代贵州省的设置及其原因 [J]. 安顺学院学报, 2023, 25 (05): 1-9.

[2]龙尚国. 寻踪懒龙河:贵州六枝安氏土司百年沉浮 [J]. 文史天地, 2023, (10): 73-80.

[3]黄明飞. 明代贵州土司制度之女土司的承袭 [J]. 炎黄地理, 2023, (08): 16-18.

[4]吴才茂. 明清时期贵州黎平府属土司兴废问题再探 [J]. 贵州民族研究, 2023, 44 (02): 170-177. DOI:10.13965/j.cnki.gzmzyj10026959.2023.02.026.

[5]陆庆园. 从“一”到“三”的历史进程:明清时期贵州丰宁长官司发展史探究 [J]. 地域文化研究, 2022, (06): 109-121.


相关图片


贵州遵义海龙屯土司城堡遗址

图片.png

图片.png

图片.png

图片.png


图文来源:网络综合

编辑:宁菁菁 王含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