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
中国历史上最具史诗气质的时代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有名士风流、有武将热血
有酣畅淋漓、大快人心的建功立业
也有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怆
今天谈论三国时
自然而言想到的地点是四川,是成都
三国文化饕餮盛宴在这里,等你开启!
01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肇始于公元223年建惠陵时,是全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武侯祠博物馆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全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有“三国圣地”之美誉。
三国文化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和不容忽视的文化遗产,虽然三国历史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是那刀光剑影,群雄割据的时代,以及叱咤风云,个性突出的英雄,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忠义、智慧、勇武精神。
成都武侯祠正是体现这些传统文化精髓的三国遗迹所在。成都武侯祠历史悠久,如果从刘备下葬惠陵算起,这处三国文化遗迹经过1790多年的历史沉淀,庄严肃穆的庙宇早已成为人们敬仰的三国文化圣地。
02
白马关景区是四川三国文化旅游精品线路重要节点,南距德阳市区15公里、省会成都75公里,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白马关景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生态自然禀赋和体育运动业态,如三国文化的庞统祠、落凤坡、点将台、换马沟、八卦谷、金牛蜀道等。
白马关是四川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三国蜀汉遗迹,是全国唯一纪念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庞统的专祠;完整保存下来的原真石板古蜀道共有4.7公里,为四川保存最完整的金牛蜀道之一,具有2300多年历史。
此外,白马关景区还有全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高尔夫小球练习场、滑草场、山地自行车运动赛道、丛林穿越、攀岩、真人CS、运动公园等丰富多元的休闲体育运动业态。广元市剑阁县剑门关镇108国道附近
03
剑门关地处中国西南与中原的交汇地,是集古道、古关、古柏为一体,融雄、险、奇、秀于一身,素有“两川咽喉、蜀北屏障”之称。这里有大蜀道跨越险峻的秦岭,是南北文化融合、商贸往来的交通要道,是跨越3000年历史,纵横古今的古蜀道最核心、最精华的部分,诗仙李白千古绝唱《蜀道难》叹其“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这里历史文化厚重,丹霞地貌奇特,自然生态优美,文化遗迹丰富,已获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称号。
自2018年10月,广元剑门蜀道剑门关旅游区被国家教育部评委“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以来,利用自身优势,开设“登剑门雄关、悟红军精神”“探秘蜀道、寻根剑门”“生态剑门,鸟语花香”等多项研学活动,吸纳、互动、流转周边三省的中小学生,同时客群延展覆盖四川省、甘肃、青海、广州、河北、北京、香港、马来西亚、日本、韩国等国内15个省市和6个国家和地区。
04
景区自然风光旖旎,生态环境优良,林木苍翠,这里是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三国文化主体景区,也是探寻“三国文化源头”的一个重点,是三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永久会址。
万卷楼景区是西晋著名史学家、《三国志》作者陈寿治学和归隐之所,始建于蜀汉建兴年间,迄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唐代在楼前建甘露寺,形成建筑群,明清迁至果山之足,并于1991年择址重建。
万卷楼为三重檐式木石结构楼阁,气势恢宏,高台回廊,朱檐黛瓦,颇有汉魏风范。其后有三个展馆,分别以陈寿生平、《三国志》主要内容及其影响、三国文物精品和艺术珍品为主要内容。馆内收集史料2000余条、藏书1万余册、文物500余件,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很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也是研究三国文化和旅游观光的胜地。
05
汉桓侯祠俗称张飞庙,景区自然风光旖旎,生态环境优良,林木苍翠,是国家5A级风景区、千年古县,中国春节文化之乡,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四川省第一批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张飞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区在全国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国文化主体景区,也是探寻“三国之蜀国文化”的一个重点,是三国研学课题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张飞庙景区是是纪念三国时蜀汉名将张飞的祠庙,张飞死后谥为桓侯,葬于阆中,“乡人慕其忠勇,于墓前建阙立庙,以礼祀之”历时1700余年。现在的桓侯祠为明清时重建的多重四合院式古建筑群,景区内有张飞真身墓塚以及众多三国文物精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很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也是研究三国文化和旅游观光的胜地。
相关报道:
沉浸式体验三国文化,成都武侯区政企携手挖掘夜经济发展新动能_四川在线 (scol.com.cn)
成都民俗专家刘孝昌:欢迎大家来成都打卡三国文化|我是推荐官 (baidu.com)
好戏连台 来成都武侯祠体验三国戏曲艺术 (people.com.cn)
三国迷看过来 原来四川有这么多三国旅游景点 (baidu.com)
相关论文:
[1]马强.论成渝经济圈的三国文化旅游资源及其联合开发[J].长江文明,2023,(01):68-76.
[2]童娟.川东北地区三国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浅论——以昭化古城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3,(07):154-157.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3.07.039
[3]唐闻森,羊杨,张学梅.四川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建设研究——基于泰国《三国演义》热背景[J].科技和产业,2023,23(14):123-128.
[4]刘咏涛,敬洋.论传统川剧三国戏的诸葛亮[J].四川戏剧,2023,(06):59-61+78.
[5]霍巍.从考古出土文物看蜀汉三国时期的文化交流[J].燕赵文化研究,2022,(02):108-132.
相关图片:
图文来源:网络综合
编辑:宁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