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文化

【江苏】时间:2024-10-14      来源:本站      


图片14.png

姑苏文化,即苏州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苏州,这座典雅的城市,坐落在长江以南、太湖东岸的长江三角洲中部,自古以来便是吴文化的摇篮。其文化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命大臣伍子胥在此筑城建都,迄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

 

姑苏文化的发展历史

“姑苏”之名,据史料记载,最早可上溯至春秋战国时期,最早出现在《墨子》的《非攻篇》中,提及吴王夫差“自恃其力,伐其功,誉其智,怠于教,遂筑姑苏之台,七年不成”。而后,《荀子》、《韩非子》等著作在追述吴越争战时也都使用了“姑苏”这一地名。另有一种说法,相传在夏代,有一位名望很高的谋臣名叫胥,他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江东,此地因而得名“姑胥”。随着时间的推移,“胥”字因难认,在吴语中,“胥”与“苏”发音相近,故“姑胥”逐渐演变成“姑苏”。

姑苏文化历史悠久,长期作为江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门类齐全,从古至今一脉相承。在春秋时期,苏州是吴国的都城,保留了诸多与西施、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相关的古迹。隋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此地始定名为“苏州”,以城西南的姑苏山得名。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句,更是让“姑苏”之名家喻户晓。

 

姑苏文化的文化特征

姑苏文化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在这里,世世代代的苏州人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还孕育了灿烂的吴地文化。这种文化体现在古城名镇、园林胜迹、街坊民居,以及丝绸、刺绣、工艺珍品等丰富多彩的物化形态上;也体现在昆曲、苏剧、评弹、吴门画派等门类齐全的艺术形态中;还体现在文化心理的成熟和文化氛围的浓重等方面。

苏州园林是姑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造园艺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古典园林,以其精巧的布局、典雅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珍贵遗产。这些园林不仅展示了苏州人的审美情趣和造园技艺,还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除了园林艺术,姑苏文化还涵盖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平江路、山塘街等历史街区保存了宋代“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古迹名园”的独特风貌。沧浪亭、狮子林等园林以及大运河等核心点段,均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些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共同构成了姑苏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外,姑苏文化还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孕育了众多历史名人和文化精英。从古代的西施、伍子胥,到现代的文学家、艺术家和科学家,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里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姑苏文化增添了无尽的光彩。

 

姑苏文化的当代传播

在数字化媒介的助力下,苏州大学传媒学院的学生们积极投身于姑苏文化的传播工作。他们走进苏州市多家博物馆,聚焦苏州园林、昆曲评弹、苏绣宋锦等独特文化标签,通过实地调研与影像摄制相结合的方式,领略姑苏文化底蕴和历史风貌,记录守护优秀历史文化,赓续千年文脉。例如,在中国昆曲博物馆,学生们体验了馆内打造的沉浸式数字戏曲体验空间,VR看戏、戏曲点唱、戏曲直播等数字化体验不仅令人耳目一新,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关注并爱上昆曲这一传统艺术形式。

同时,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也在积极推动姑苏文化的传播。姑苏区文联创新方式,开展“姑苏十年 十全十美”活动,通过每周一话题的形式,依序分别推出美街、美巷、美河、美园、美宅、好诗、好书、好曲、好物、好人十期追寻征集活动,并制作宣传视频,生动展现古城保护建设成果,进一步挖掘传扬姑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此外,姑苏区文联还积极构建立体化宣传矩阵,多渠道、全方位呈现姑苏街巷文化内涵,包括为所有街巷拍摄短视频、组织作家和诗人开展主题创作等,以诗词和影像的形式讲述姑苏街巷背后的历史故事和独特气韵。

 

相关报道

【文化中国行】姑苏城内话江南 吴侬细语说“新”韵

姑苏区文联启动“姑苏十年 十全十美”活动创新文化形象宣传方式

苏州市姑苏区发布“活化利用传统民居一件事”

古城保护复兴“姑苏模式”:一条平江路,织就传统与现代的双面绣

 

相关论文

[1]鲁丹.论苏童小说的诗意叙事与江南姑苏文化[J].云南电大学报,2012,14(01):36-38.

[2]刘蕾.自在苏州——大运河形塑下的姑苏文化性格[J].文教资料,2021,(18):46-48.

[3]赵玮.以文化人,用生命影响生命——苏州市田家炳实验初级中学“姑苏文化课程”建设掠影[J].初中生世界,2015,(16):11-13.


相关图片

图片13.png

平江路 图源:上观新闻 

图片14.png

游客在姑苏区颇具江南水乡风情的山塘古街观光游览 图源:上观新闻

图片15.png

姑苏风韵 图源:澎湃新闻 

图片16.png

当代苏州城市建设如火如荼 图源:澎湃新闻

 

本期编辑:晁欣玥 张晶

内容综合自网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