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龙井是中国绿茶的瑰宝,因其“色绿、香郁、味醇、形美”而著称。“龙井”位于西湖西面竹茂林密的风篁岭上,既是泉名,又是寺名,还是村名。从葛洪炼丹、吴越建寺,到辩才隐退、胡则归葬,都与“龙井”及“龙井茶”密切相关,可见龙井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经历1200多年的山水滋养,西湖龙井集名山、名寺、名湖、名泉和名茶于一体,构成了独特的龙井茶文化。
一、龙井茶文化的起源
龙井茶得名于它的产地——龙井泉。据胡三省标注的《资治通鉴》记载:“龙泉,即龙井,在杭州城西南风篁岭上,去城十五里。”每逢旱时,人们在此泉祷雨则应,便增加了此泉有龙的可信度,故谓龙泉、龙井。
相传龙井茶在得名之前,是南朝诗人谢灵运在天竺翻译佛经时从天台山带去的茶种,即龙井茶本是灵隐、天竺寺僧栽种炒制的“山茶”繁衍而来,唐代“茶圣”陆羽所著《茶经》也对此有文字记载:“钱塘天竺、灵隐二寺产茶”。
北宋时期,著名禅师辩才退居龙井山寿圣院,着力营建龙井山水景观。“始鼎新栋宇及游览之所,有过溪亭、德威亭、归隐桥……潮音堂、涤心沼、狮子峰、萨埵石,山川胜概,一时呈露”。龙井山水景观兴建为各种人文活动开展提供了物质载体。也是在这一时期,“龙井”之名与西湖之茶产生联系。辩才习惯以好茶待客,于龙井植茶树,烹佳茗,文人雅士赋诗章,自此成就了西湖茶文化景观的经典之作——“龙井问茶”,龙井茶区初具规模。辩才法师手书的“老龙井”匾阁至今尚存于狮峰山的悬岩上。
随着清饮之风日盛,龙井茶的声名也日益响亮。元代虞集《游龙井》诗云:“但见瓢中清,翠影落群岫。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嗽”。明初“贡茶改制”,龙井茶与虎丘茶、天池茶、阳羡茶、六安茶、天目茶被列为六大名茶。清朝乾隆六下江南、四上龙井,为龙井茶题写六首御诗,亲封“十八棵御茶树”,奠定了龙井茶的皇家御享地位。
二、龙井茶文化的特点
一是宜茶生长的自然文化。龙井茶的生长环境得天独厚,处在著名茶学专家王家斌教授提出的“中国绿茶黄金线”的最佳点。它三面全山环抱,东临西湖,南临钱塘江,北近西溪,受“江-湖-溪”水气调节和东南季风的影响,这里温暖、湿润、常年多雾。同时,这里的土壤为白沙土或黄泥土,透水、通气性好,酸碱度、有机质和磷适中,这种独特的天然环境造就了龙井茶的优异品质。
二是浩如烟海的文化经典。辩才营建龙井名胜之后,此地开始成为文化荟萃之地。从诗歌层面来说,辩才的《龙井新亭初成诗呈府师苏翰林》与苏轼的《次辩才韵诗帖》,陈述了两人结于龙井的深厚情谊。虞集晚年与好友共游龙井,写下了《次邓文原游龙井》,将龙井之色、龙井之形、龙井之味悉数描摹。从书画层面来说,米芾的《杭州龙井山庵》书法、苏轼《次辩才韵》诗帖、文徵明的《品茶图》、吴昌硕的《煮茗图》等,都是龙井茶文化的代表之作。从佛学层面来说,米芾的《杭州龙井山方圆庵记》正是对辩才禅师和守一法师在方圆庵中论方与圆之法的记录。
三是精密巧妙的制茶文化。2008年,龙井茶的手工炒制技艺就已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炒出一锅好茶,茶农需要运用“抖、搭、拓、捺、甩、抓、推、扣、压、磨”十大手法。相较于茶水,龙井茶更是艺术品,全凭茶农几十年的手工经验炒制而成,凝聚了当地茶农的智慧,显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炒茶之外,龙井茶的采摘也十分讲究,有着严格的采摘标准。上品龙井以初萌的纤嫩新芽制作,一般需在清明或谷雨前采摘。
三、龙井茶文化的当代传播
茶为国饮,杭为茶都。每年的3月底、4月初,杭州西湖区都举办西湖龙井开茶节,深受社会各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是颇具影响力的农事节庆活动,也是展示茶产品、交流茶文化、共话产茶产业的重要载体。在开茶节举办的提供是,西湖区还会举办西湖龙井炒茶王大赛,在对外展现精妙制茶技艺的同时,也鼓励一代又一代制茶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此外,西湖龙井茶行业标准的起草人之一的戚国伟与知名收藏老师赵大川为龙井茶打造了一座专业性博物馆——西湖龙井茶博物馆,这也是浙江省最具影响力的博物馆之一。茶博在文物、史料、史证的基础上,以历史朝代为串线,讲述了西湖龙井茶的生产发展历程,体现了龙井茶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
为了让更多市民游客体会到龙井茶文化的乐趣,杭州文旅还打造了西湖龙井采茶体验项目,市民游客可以了解制茶机器、观摩老师傅炒茶全过程,也可以亲自上手体验,感受新鲜茶叶的蜕变。
西湖龙井早已成为享誉海外的中国茶叶品牌,但假冒伪劣一直侵蚀着品牌诚信。对此,杭州市出台“西湖龙井茶产地证明标识管理办法”,并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构建“西湖龙井茶数字化管理系统”,将168平方公里保护基地内的所有茶农和茶企统一进行数字化管理,实现品牌数字化认证,提高品牌美誉度,提升品牌价值。
时至今日,龙井寺已隐身为“龙井茶室”,藏着一汪龙井清泉,沿着山道寻进去,便可见人声鼎沸的龙井村。“龙井问茶”荣登杭州“新西湖十景”之一,游人品读“龙井”,又多了一层西湖名胜的含义。
相关报道
中国茶叶博物馆丨名山名村的名茶——西湖龙井茶_让文物活起来 (hangzhou.com.cn)
中国茶叶博物馆丨茶禅一味·西湖龙井与名寺_让文物活起来 (hangzhou.com.cn)
诗画问茶·龙井|无味之味,茶中至味_古代艺术_澎湃新闻-The Paper
西湖之谜:龙井茶“出世”在何年?-杭州新闻中心-杭州网 (hangzhou.com.cn)
杭州西湖绿色金名片——西湖龙井茶 _杭州网新闻频道 (hangzhou.com.cn)
一杯龙井茶,品味江南绿 走,看西湖龙井是如何“炼”成的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ihchina.cn)
相关论文
[1]. 高铉周,梁月荣,邵淑宏,等.“杭为茶都”的文化内涵研究[J].茶叶,2009,35(03):182-186.
[2]. 何关新.天生丽质五彩斑斓——西湖龙井茶文化悉数[J].中国茶叶,2015,37(09):10-12.
[3]. 龙井茶源头 茶文化悠久——记浙江西湖老龙井御茶园[J].浙江政报,2007,(09):32.
[4]. 向丽钧,王欣.杭州西湖龙井茶文化景观演变及兴盛缘由探析[J].福建茶叶,2023,45(09):84-86.
相关图片
龙井泉,图源:杭州网
龙井茶茶叶,图源:杭州日报
龙井村的茶农在采摘西湖龙井“明前茶”,图源:新华网
“2024西湖龙井春茶季”活动,图源:中国新闻网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樊生华指导茶农采摘茶叶,图源:光明网
西湖龙井茶炒茶王大赛,图源:新华网
本期编辑:李卓兰
内容综合自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