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第一墩”,图源:甘肃政务服务网
嘉峪关,始建于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自古就有“天下第一雄关”、“连陲锁钥”之称,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北连黑山绝壁,南接天下第一墩。它是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也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不仅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更在商贸和文化交流上起到了桥梁作用。如今的嘉峪关,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瑰宝。
1961年,嘉峪关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入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被评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
嘉峪关的文化内涵
嘉峪关的军事防御精神是其最显著的文化特征之一。它是目前长城沿线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军事关隘,其建筑布局精良,由外城、内城、瓮城、罗城、城壕五部分组成,构成了一个城内有城、城外有墙、墙外有壕、层层设防的古代军事防御体系。嘉峪关关城南面是祁连山,北面是黑山,两山夹峙,形成了天然的瓶颈,易守难攻;同时,其设计极其缜密,包括东闸门、瓮城、罗城等,形成了一个以关城为中心的古代军事防御体系与通讯体系。自明朝洪武年间建立以来,这里便一直是中国西北边防的重要屏障,见证了历史上多次抵御外侵的英勇事迹。它的存在保障了河西地区的安全,阻挡了外来侵扰,同时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保护设施。
嘉峪关地处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嘉峪关因地处关隘,被称为咽喉。无论是张骞出使西域,还是商队东到中原,这里都是必经之地,见证了无数商旅的往来和中外文化交流。通过这条路线,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传向西方,同时,西方的宗教、艺术、科技等也传入中国。因此,嘉峪关融合了中原文化、西域文化以及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等多元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此外,关城内外分布着众多历史文化遗迹,如文昌阁、关帝庙、戏台等,每一处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民间传说。
嘉峪关一带历来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历史上有羌、戎、月氏、乌孙等民族在此生活,随后有匈奴、鲜卑等民族活动,至唐代后期为吐蕃所据,多个民族在这里留下了深刻的文化印记。嘉峪关附近的新城魏晋墓群,享有“世界最大地下画廊”“丝绸之路百科全书”之美誉,出土的760多幅砖画中农耕、采桑、狩猎、屯垦、驿传、出行等的场景栩栩如生,证实了该地区在一千多年前就有着相当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从建筑风格到民间艺术,从饮食习惯到宗教信仰,嘉峪关地区的文化多样性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包容性和融合力。
嘉峪关文化的当代传播
近年来,嘉峪关市依托其文旅资源优势,整合特色资源要素,挖掘特色文化内涵。地方政府出台了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创新发展补贴奖励政策,打造关城景区、方特欢乐世界景区等6个市级研学基地,推出《天下雄关》“演艺+”关城景区组合产品及十大冬春精品线路,大力推动了嘉峪关文化的广泛传播;通过实施“旅游+”战略,促进了多元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了文化旅游的提档升级。嘉峪关关城景区举办“将士出征”“锦衣华服国潮时装秀”“国风汉服舞蹈快闪”等文化演艺节目,让游客沉浸式参与节目,真正让景区“火”起来,“活”起来。据报道,2023年嘉峪关关城景区接待游客281余万人次,同比增长556%;全市接待游客895.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3.2亿元,接待游客数达历史新高。这一组组数据彰显了嘉峪关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2024年8月17日,“大漠雄关·嘉峪关诗会”在嘉峪关市关城西门成功举办,活动以大漠雄关的诗词歌赋为主线,包含诗朗诵、经典器乐演奏等国风节目和杂技与街舞展示等极具创意的节目,让市民游客共同领略天下第一雄关的无限魅力。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文化交流,也提升了嘉峪关的文化影响力。
此外,嘉峪关市还注重长城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实施了一系列保护工程。嘉峪关市还积极搭建专业技术人才研究平台,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文物保护工作。通过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运用现代监测技术对长城、营堡、烽火台等进行三维扫描和赋存环境监测,有效提高了文物保护监测水平;搭建长城历史文化学术交流平台,通过《长城讲堂》等平台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赴嘉开展主题学术交流活动20余场次,与中国长城学会、中国长城研究院等国内长城研究机构以及南京大学等各高校积极建立长期业务合作机制,组织单位专业技术人员200余人次参加各类业务培训,充分整合优秀资源,推进长城保护和传承事业更上一层楼。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甘肃主会场活动在嘉峪关市成功举办,活动主题为“保护文物·传承文明”,通过展览展出、非遗展演等形式,进一步推动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相关报道
这,就是嘉峪关! -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 (gansu.gov.cn)
探秘嘉峪关古长城-文化-每日甘肃网 (gansudaily.com.cn)
长城脚下绽放非遗之美 —— 嘉峪关市文化馆 非遗展演展示活动在嘉峪关关城举办_澎湃号·政务_澎湃新闻-The Paper
守护巍巍长城 留住历史根脉——我市勇担新时代长城保护传承使命纪实 (jyg.gov.cn)
嘉峪关:守好用好长城资源 做大做强长城文旅_文化旅游_甘肃经济信息网欢迎您! (gsei.com.cn)
嘉峪关:深挖特色文化内涵 提升全域旅游品质 (people.com.cn)
相关论文
[1]吴敏超.“嘉峪关为中华东西干线之中心”: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经略河西走廊 [J].史学月刊,2022,(12):57-65.
[2]张龙,刘一铭,俞春荣,等. 革故鼎新,重塑雄关——乾隆五十七年嘉峪关修缮工程始末[J].建筑遗产,2021,(04):90-96. DOI:10.19673/j.cnki.ha.2021.04.010.
[3]邓涛. 延续与变革——清代嘉峪关长城功能辨析 [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7 (03): 96-101.
相关图片
嘉峪关关城,图源:澎湃新闻
嘉峪关,图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嘉峪关悬壁长城全貌,图源:嘉峪关市融媒体中心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图源:澎湃新闻
本期编辑:王潇悦 张晶
内容综合自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