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化是植根于中原地区的历史文化,是中国古代的地域文化之一。“中原”最开始指的是“天下之中”。西汉初刘敬说:周成王、周公“廼营成周雒邑,以此为天下之中也,诸侯四方纳贡职,道里均矣”。成周雒邑即今河南洛阳。以古都洛阳为中心的河东、河内、河南地区被称作“天下之中”。春秋时期,“中原”衍生为一个地域概念,涵括黄河中游地区,即今豫中、豫西、晋南地区。河南始终是中原地区的主体。
一、中原文化概述
关于“中原”地区的界定,狭义的中原特指河南一带,广义的中原则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乃至整个黄河流域。发源于此的中原文化,正是以中原为地域依托,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发展而生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综合。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程有为认为,中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演变,大致分为以下八个阶段:一、史前至夏、商、西周三代:奠基与形成期;二、春秋、战国:勃兴期;三、秦、汉:重构与拓展期;四、魏、晋、南北朝:融合期;五、隋、唐、五代:繁荣期;六、北宋、金、元:鼎盛与衰落期;七、明、清:缓慢发展期;八、晚清至民国:交汇、冲突与转型期。即从夏、商、周三代以迄北宋,中原文化常开风气之先,思想、学术、文学、艺术、科技等各个方面都十分繁荣。宋室南迁以后,中原文化开始衰落。明、清两代,中原文化发展缓慢。清代后期至民国时期,中原文化开始向现代转型,并为其复兴奠定了初基。
二、中原文化的特征
从中原文化具有的特有优势来看,“根亲文化”是中原文化最鲜明的特征,这依托于中原文化的根源性和延续性。中华传统文化中许多重要内涵都起源于中原文化,例如贾湖出土的裴李岗文化时期的骨笛是迄今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乐器,汝州阎村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缸上的《鹳鱼石斧图》是迄今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绘画作品之一。再有殷墟的甲骨文字是中国最早的成熟的文字,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墨家、法家等均发源、活跃于中原地区,儒学亦率先在中原地区传播。
河南也因此成为众多海外华人和国内人士的寻根问祖之地。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新郑就有三月三拜轩辕的习俗,从唐代以后渐成规制,逐渐演变为公拜始祖轩辕黄帝大典。2006年,河南省政协牵头,大典升格为河南省和国家部委、中直有关单位主办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持续至今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影响海内外,2022年壬寅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以线上拜祖方式举行期间,在美国的“海外炎黄子孙拜祖”现场挂着“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的标牌。可以说,传承与弘扬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为增强中华儿女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民族凝聚力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此外,中原文化也具有强大的融合性和辐射性。一方面,中原地区地处中国中部,许多地域和族属的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在中原文化的萌芽阶段,仰韶文化、良渚文化、红山文化、楚文化、齐鲁文化等都对中原文化有较大的影响,中原文化也因其博采众长得以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另一方面,中原文化长期是一种向四方辐射的强势文化。中原作为历代京畿,长期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文化中心。依托于大规模的移民,人作为文化的载体推动中原文化的广泛辐射。 西晋末的永嘉之乱和北宋末的靖康之难,中原人民大批迁往江南及西北、东 北地区,将中原文化带到江南和塞北,中原文化与东南地区土著文化的融合,逐渐形成了闽南文化和客家文化。
三、中原文化的当代传播
除了上述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河南还打造了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中华张姓拜祖大典、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封菊花文化节等品牌节庆活动,让中原文化和时代紧密融合,屡屡吸引世界各地的炎黄儿女姓氏寻根和文化寻根,为华夏儿女构建起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近几年,河南积极推进遗址类博物馆、红色革命博物馆、古遗址公园等中原文化展示基地建设,打造了大河村遗址博物馆、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等一批中原文化标志性的符号和亮丽名片,成为反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阵地。目前,全省博物馆数量已达347家,位居全国第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立项9处、挂牌4家,居全国首位。
“中原文化大舞台”也是河南文旅的品牌产品之一,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原出版传媒集团联合开展。该活动以整剧演出为主,兼顾名家名段、折子戏专场、音乐会、综艺演出等,通过线下演出与线上直播相结合的形式,先后辗转在三门峡、洛阳、郑州、许昌等多个城市,深入各地展现中原文化。
此外,河南学界也加入了中原文化的传播行列,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发起面向全省公众的常年性社会科学公益讲座“中原文化大讲堂”,并在河南省个地方开设地方分讲堂。讲座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等陆续走进社区、企事业单位、校园及考古工地,讲座主题涉及历史文化、文物考古、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内容紧扣时代脉搏、贴近群众生活,力求博古通今、通俗易懂,带领大家深切感受中原文化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领略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关报道
展现中原文化魅力 推进中原文化自信-河南省文物局 (henan.gov.cn)
中原大讲堂-中原人文社科网-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 (hnskl.org)
“豫”见拜祖②丨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演变你知道吗?_媒体聚焦_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henan.gov.cn)
《河南日报》中原文化发展正当时 -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henan.gov.cn)
相关论文
[1]. 程有为.中原地区与中原文化简论[J].地域文化研究,2020,(01):1-18+153.
[2]. 何秀霞.“互联网+”时代中原文化的全球传播创新模式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4,15(01):30-32.
[3]. 金雯,王娴.文化传播视域下中原文化的传播路径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18):204-206.
[4]. 武超.中原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对外传播问题探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22,(01):153-156.
[5]. 郑海霞.中原文化对外传播的现实困境与实践理路[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9(01):101-107.
相关图片
“炎黄二帝”塑像,图源:河南交通广播
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青铜爵,图源:河南日报
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绿松石铜牌饰,图源:河南日报
游客在开封清明上河园景区观看古装演艺,图源:河南日报
2024年洛阳市“中原文化大舞台”,图源:洛阳网
2024年许昌市“中原文化大舞台”,图源:许昌网
2024年甲辰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图源:人民日报
本期编辑:李卓兰
内容综合自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