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龙门石窟概述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始建于北魏(493年),是一处规模宏大的佛教石雕艺术宝库,与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现有洞窟2300余个,碑刻题记2800块,佛塔60余座,造像近11万尊。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316—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
这些详实描述佛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而作为北魏后期和唐前期的国都,洛阳的佛教窟龛造像样式,堪称皇家石窟寺艺术的典范,成为当时各地艺术家竞相效仿的楷模。其“中原风格”和“大唐风范”两种造型艺术风采,影响波及全国,甚至远传域外,对中国和亚洲地区造型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龙门石窟文化的核心元素
一是石刻艺术。历经西魏、东魏、北齐、隋、唐等朝代的营造,龙门石窟形成了南北长达一公里、具有两千余座窟龛和十万余尊造像的石窟遗存,各个朝代的石刻造像都有其特殊之处。以北魏为例,与云冈石窟中粗犷威严的造像不同,龙门石窟的北魏造像更加生活化,脸部瘦长、肩部狭窄,衣服纹饰更加密集,追求秀骨清像的石刻风格。唐朝的石刻造像则更加活泼、充满生机,佛像身躯丰满挺秀,衣纹疏朗流畅。在追求立体造型的同时,又融合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奉先寺卢舍那大佛是公认最具代表性的佛像,据专家们考证,她的鼻子是典型的古希腊雕法,体现了盛唐时期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造像之外,龙门石窟的石刻艺术还体现在众多的石雕壁画里。古代工匠运用高超的技艺,以行云流水般涌动的线条语言和多视点切入的平面性构图,巧妙地通过细节赋予每一尊造像深厚的情感。
二是佛教文化。龙门石窟的雕凿历经多个朝代,断断续续达400年之久。梳理这400年的历史脉络,可以看到佛教文化在中国的演变过程。东汉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之时,带着迷狂的宗教迷幻色彩。北魏云冈石窟中表现的割肉贸鸽、舍身伺虎等佛传、佛本生故事,广泛地宣扬自我牺牲、施舍、忍受痛苦、修行、受虐。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基于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社会环境和统治目的,发展出新的佛教文化。狂烈奔放的信仰迷狂被长久以来的中原儒道文化消化吸收,因此造像风格也脱离原始的犍陀罗遗风,整体向精美典雅转变,佛像面貌趋向于圆润、清秀,反映了现实人们的审美倾向和道德标准:智慧的内心和超脱的风度。唐朝的佛教文化则与政治的关系更为紧密,人们一定程度上沉迷于对君主如同对神明一样的盲目崇拜。卢舍那大佛被视为武则天的“报身像”,表现出开明、开放、大气磅礴的盛唐气象,佛教艺术在此时的中国是盛世大唐炫耀国力的手段和驯化人民的工具。
三、龙门石窟文化的当代传播
为推动龙门石窟文化的大众传播,龙门石窟景区智慧旅游服务将游客们拉入“国潮+文化”的沉浸式体验。一是推出文物景点打卡攻略,让游客们深入龙门石窟各个代表性景点,全面了解其中的文化底蕴。二是推出沉浸式主题游园会,以“文化+旅游+科技”融合的新形势,在石窟与老街推出多项沉浸式体验活动,丰富游客们的参观模式。例如全城寻找白居易、真人版帝后礼佛图、无上龙门沉浸体验馆、多元文创商品店等,吸引了大批游客参观互动。龙门石窟紧随时代步伐,积极探索智慧旅游,利用5G+科技赋能景区高质量发展,打造了数字孪生沙盘、5G+龙门石窟综合管控平台、5G直播奉先寺、5G+奉先寺AR体验、万佛洞VR体验、最美观音像修复、智游龙门体验等智慧旅游产品。
此外,河南文化和旅游厅面向全国广邀开发团队,为河南选题景区进行数字化创作,在虚拟空间中构建出一座数字化的龙门石窟。通过前期大量的搜集工作与调研工作,设计团队做了大量的建模,深度复原了洛阳龙门石窟的实景,让游客实现了跨时空游览的可能,游客可以随时、瞬间、不需要成本游览龙门石窟。同时,设计团队创新性地设计了祈福壁等彩蛋,这些彩蛋未来将为游客提供“转世”轮回般的独特体验,预留将游客变为参与者的互动机制。
2022年,河南卫视《中国节日》联合龙门石窟景区推出的《重阳奇妙游·云窟万象》火爆出圈收视如虹,再次顶流全网。龙门景区再攀高光时刻,文旅魅力出新出彩。
相关报道
龙门石窟把“文化+旅游+科技”玩嗨了,4万多人来打卡_澎湃号·媒体_澎湃新闻-The Paper
在“元豫宙”遇见龙门石窟 -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henan.gov.cn)
龙门石窟:活力映金秋 文旅彰新彩 -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henan.gov.cn)
相关论文
[1]. 常青.洛阳龙门石窟与长安佛教的关系[J].佛学研究,1998,(00):197-204.
[2]. 郭画.佛教文化在龙门石窟的演变[J].南方文坛,2011,(06):140-142.
[3]. 王露露.龙门石窟佛教造像艺术的继承与变革[J].美术文献,2022,(03):39-41.
[4]. 张乃翥.龟兹佛教文化与龙门石窟魏唐时代的造像遗迹[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3(04):80-92.
相关图片
龙门石窟奉先寺,图源:龙门石窟研究院资料照片
远眺西山石窟北部,图源:中国网
龙门石窟宾阳中洞,莲花藻井供养飞天,图源:龙门石窟研究院
龙门石窟西山全景,图源:龙门石窟研究院资料照片
龙门石窟景区上演真人版《帝后礼佛图》,图源:澎湃新闻
《重阳奇妙游·云窟万象》,图源: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本期编辑:李卓兰
内容综合自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