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宣纸+”,墨韵生万变

【手工民间艺术】时间:2023-03-28      来源:安徽日报      

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三丈三“超级宣纸”生产车间里,44名技艺精湛的捞纸工匠齐心协力共同抬起巨型竹帘。

记者 李 博 摄

古籍装帧。记者 罗 鑫 摄

宣纸,文房四宝之首,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宣纸制作技艺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2年底,《宣纸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通过省级专家评审。宣纸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设立不断赋能“宣纸+”,玉版墨韵代代流淌,再生千变万化。

从“一株兰”到“一张纸”

非遗技艺齐荟萃

淅淅沥沥的春雨,打湿了泾县的层层山峦,好似笼上了纱。3月下旬,走入雨幕掩映下的丁家桥镇一隅,悟草阁草本瓷青纸坊里,杨玉杰正忙碌地穿梭在染缸前。只见他从染缸里轻轻提起五张纸,纷纷晾在横杆上,纸张略现天青色。

“据《本草纲目》《天工开物》等记载,兰草中,山兰等几种可用于染色。”杨玉杰告诉记者,“制作瓷青纸100多道工序,是在原纸的基础上使用提浸法,反复浸染氧化20余次,才可成色。”

“深如女发兰膏罢,明似山光夜月余。为染溪藤三百个,待渠湔拂一床书。”宋代书法家黄庭坚《求范子默染鸦青纸》一诗中如此写道,对瓷青纸的推崇喜爱可见一斑。

瓷青纸又名绀青纸、青藤纸、鸦青纸等,是用靛蓝染成,因色泽新鲜时与宣德青花瓷相似而得名。表面一般用泥金写字其上,或将金粉散于胶水中写成金字,色彩明丽。

“瓷青纸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有目共睹,却失传已久。从2010年开始,我尝试复制该技艺,最难的就是记载工艺流程的文献少,而且明清时期瓷青纸是官方制造,民间没有流传。”杨玉杰告诉记者,为了寻求突破瓶颈,他翻阅了各类典籍寻找蛛丝马迹,研究中医药相关知识点,同时学习了相关专家的显微形态分析,在不断试错中上下求索。

“人间正道是沧桑,负重也须前行。从年头到年尾,我都精心呵护染缸,如关爱自家老人,不停尝试染色技巧,不敢怠慢。”杨玉杰说,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他成功复制了瓷青纸制作技艺,2018年“明清瓷青纸复制工艺”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生产瓷青纸,最高峰也只能上午、下午各五张,加上天气等原因,年产量一两千张。”杨玉杰给记者算了笔账,他说,“瓷青纸制作技艺成功申报了县级非遗项目,一次性奖励1万元,传承人申报也正在走程序,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鼓励。”

记者了解到,泾县在全省率先编制发布非遗“十四五”发展规划,在全市率先实施非遗扶持奖励办法、设立“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开创了县级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新局面。去年9月29日,第六批宣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公布,泾县瓷刻制作技艺、宣纸折扇制作技艺、泾县皮纸制作技艺、古籍装帧等共9个项目入选。

从“一张纸”到“一册书”

产业链条重延伸

“企业拥有的‘古籍装帧技艺’去年入选了市级非遗,我们也很激动!”安徽三希堂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陈光兰告诉记者。走进“三希堂”线装文化园,徽派建筑古色古香,整套《四库全书》线装复制版排满一个独立展厅,让人心神震荡。翻开一册扉页,“文渊阁宝”的红印格外醒目。“我们将此书复制出来,希望大家都能感受到巨著的魅力。”陈光兰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三希堂”线装文化园是一家集传统手工宣纸生产、传统手工线装书印制、宣纸彩印、文化创意、文旅研学、艺术交流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园区,具有从宣纸体验到雕版文化体验、线装书装帧体验等多项功能,是目前国内唯一以线装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园区。

生产车间里,记者见到了一台需人工放置宣纸进行操作的印刷机。陈光兰给记者解惑道:“这是01机,中国最早的印刷机,还是半自动的。我们线装书需要每页进行人工校对,仍然使用这种老式机器。”

印刷只是最初的环节,理料、折页、配页、齐栏、配函、穿纸钉等共计十五道工序后,一本线装书才最终成型。车间里二十余位女工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别小看了小小的纸钉,也是我们一根一根手工捻合的,这是工人们的入门必修课。”陈光兰说着,拿起一张纸片,轻轻卷起旋转,不一会儿,“纸钉”就做好了。

“利用泾县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千年积淀的文化底蕴,我们深入发掘国宝宣纸的魅力,开创了‘宣纸+古籍装帧’‘国宝+国宝复制’的新模式,不断延伸相关文化产品。”陈光兰告诉记者,目前该公司形成了从“宣纸产业”到“线装书加工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三大核心业务。

除了推出原大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三希堂”先后与海内外顶级文博机构和出版机构合作,影印完成了一大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项目,例如推出了《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宋版资治通鉴》《石头记古钞本汇编》等等线装复制版,其中多个项目被列入国家出版基金扶持项目、国家重点出版项目。

古籍经典不断发掘面世,不仅使久藏深宫人未识的国宝典籍重现天日,而且开辟了泾县宣纸文化产业向纵深发展的新路径,使“千年寿纸”这一国宝魅力得到了进一步彰显。近年来,“三希堂”加大自主知识产权保护,自主编制了国标级“线装书装订工艺行业标准”,自主研发的宣纸彩印技术为国内领先。

从“一册书”到“一台剧”

文化服务再升级

满腔热血至诚至信,一曲悲歌无怨无悔。“问苍天,谁来拍案起?问苍天,谁亮龙泉剑?问苍天,谁招英魂归故里?问苍天,自古英雄出少年,谁擎华夏一片天?”3月15日,在泾县融媒体中心综合演播厅,皖南花鼓戏《青檀魂》中人物曹青山振臂高呼,把观众拉入了风雨飘摇的清朝末年,深切感受到宣纸匠人的家国情怀。

作为一部以清末泾县小岭著名宣纸大师曹青山为题材的历史剧,《青檀魂》浓墨重彩地塑造了曹青山出神入化的稀世绝技、孜孜以求的工匠精神和心怀天下的忧国之思。该戏紧扣“宣文化”主题,凸显两大国家级“宝藏”——宣纸制作技艺和皖南花鼓戏。宣纸传统制作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皖南花鼓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记者了解到,该剧目从2021年9月开始打造,历经剧本编写打磨、导演介入、作曲舞美进入、演员排演等环节,直到去年9月,在宣城市红星礼堂进行了首演和验收。“一部戏打造出来,投入了那么多精力,观众的认可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泾县皖南花鼓戏剧院有限公司负责人曹帮萍告诉记者,此部戏入选2022年安徽省戏剧创作孵化计划项目,参加安徽省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

谈起该剧创作的难点,曹帮萍有感而发。“宣纸专业性的表达、人物的塑造、服装造型的细节呈现,都是不小的挑战。就说宣纸制作技艺,需要我们演员不断领悟匠人们的动作要领,才能得其精髓。”曹帮萍说,“在服化道方面,我们也是精益求精。因为设定年代是清朝,为了艺术效果,剧团男演员都剃了光头,使形象更逼真。”

“春节以来,我们剧团到全国各地演出60余场。作为新创剧目,《青檀魂》也是我们在传统剧目演出前重点推介的剧目。”曹帮萍说,作为土生土长的泾县人,她也致力于通过多方合力打造和宣传精品剧目,唱好“宣纸文化”,近期还会去泾县小岭纸厂演出。

“熬得万般苦,捞出纸一张。宣纸制作的过程千辛万苦,非遗技艺的传承历经波折,产业链条的延伸渴求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提升也力争尽善尽美。宣纸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设立不断赋能‘宣纸+’,让宣纸文化区域性保护成效显著。”泾县文化馆馆长唐飞说。


作者:罗鑫

本期编辑:左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