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专题
城市
文明观
艺术
民俗
中医
遗产
图书
关于
2023-10-24
宫廷医药文化、品尝药膳、中医养生保健……来大兴开启一段康养之旅
10月23日,“西山之巅·永定之耀”第五届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全民文化季活动之——2023北京康养旅游发展对话与资源对接大会在大兴区同仁堂知嘛健康零号店举办。来自文旅、中医文化、康养旅游等领域的领导、专家与北京市各区的骑行爱好者、健康大使、各行业代表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以会结友 共谋发展&nb...
2023-10-19
寒露之后寒意猛增 要注意健脾养肺防凉燥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预示着寒冷气候的降临。自寒露起,露气开始变重,气温也会出现明显的下降。由于寒意猛增,人体阳气也开始收敛,养生应以保养阴精为主,宜健脾养肺防寒燥,以下“三宜”“三忌”“五防”要格外注意。三宜宜健脾开胃寒露时节饮食进补,应先健脾开胃,再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适时...
2023-10-12
益气通络 清肺抑咳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病因复杂且涉及面广,临床上诊断不易明确,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造成诸多困扰。中医学认为,咳嗽是由外邪侵袭,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等原因引发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所致,需要辨证施治,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自古以来,中医药对治疗咳嗽就有着独特的思路和...
2023-10-04
愈肤于“表” 治毒在“根”
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生理防线和最大的器官,机体的异常情况也可以在皮肤表面反映出来。皮肤病是一种常见疾病,且有些皮肤病不易根治,治愈后易反复,很多病患深受皮肤病困扰。中医认为,皮肤病的病因有内因、外因之分。外因主要有风、寒、暑、湿、燥、火、虫、毒;内因包括七情内伤、饮食劳倦及脏腑损伤。其病机主要为...
2023-09-29
首届中医养生保健行业发展大会举办
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中医养生保健工作委员会成立暨首届中医养生保健行业发展大会9月26日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全国近500名从事中医养生保健相关行业的代表及关注热爱中医养生保健的人士出席了大会。这是一次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认真贯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23年4月26日颁发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
2023-09-15
本草耕耘——丹参
“赤参色合丙丁奇,独入心家听指挥。”作为丹参的道地产区之一,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库山乡,许多村民种植丹参,一种就是几十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里的村民们依然保持着简单纯朴的生活方式。他们依节气而动,顺时令而行,将汗水挥洒在大地,孕育希望。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这是古老的中国智慧,也是顺应自然的农耕文明...
2023-09-08
时令养生|白露秋燥 润肺“藏娇”
白露节气的到来意味着气候正式转入了秋天模式:暑气逐渐消逝,干燥,昼夜温差增大,风逐渐变多,寒气渐长,迅速转凉。白露时节多呈现“风清冷,云高远,气干燥”的天气状态。这时天高云淡不再闷热,本应身心倍感自然舒适,但也有很多朋友会发现,每年到这个季节都会非常规律的出现一些不适症状,比如咳嗽哮喘、皮肤枯槁,过...
2023-08-31
夏末暑热未散尽,养心护心勿松劲
夏末时分,暑热未散。早晚温差逐渐加大,在这样的环境中,脆弱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更需警惕“高危时刻”。根据医院历年统计数据,气温每升高1℃,到急诊就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会增加17.3%。在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受城市热岛效应影响,夜晚同样闷热,心血管疾病患者勿轻视暑热余温。十类人群更易出现心血管疾病在高...
2023-08-23
中药半月谈丨丹参
典故相传很久以前,东海岸边的渔村里住着一个叫海明的青年。他从小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海明自幼在风浪中长大,练就了一身好水性,平时跟村中一位老和尚读书识字,学习医药。母亲因产后瘀血,长期腹痛不已一年夏天,海明的母亲旧病复发,带下崩漏,脸黄肌瘦,气短懒言,高烧不退。老和尚诊后,称病重药轻,已无力...
2023-08-22
郭蓉娟:好睡眠是一味良药 治疗失眠要心身并调
7月4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中医药科普标准知识库》首批入库词条发布会在北京新华媒体创意工场举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党委副书记郭蓉娟在会上对知识库入选词条《失眠》进行了解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党委副书记郭蓉娟 什么是好睡眠?郭蓉娟说,好的睡眠入睡很快,睡眠深沉、呼吸深长,不起夜,起床快,...
花叶搭配 清热散热
夏至之后,天气炎热,人体头面部最易上火,出现口咽干燥、面红目赤等症状,甚至发生皮肤疖痈等现象。配制薄荷叶菊花茶,能清咽喉散肝火,两者各3—5克加少许冰糖,清透凉爽,适合午休后饮用。如果出现暑热头昏、恶心腹泻等情况,更适宜饮服藿香叶菊花茶。热盛体质者易发生头皮毛囊炎,甚至疖肿化脓。建议修剪头顶浓密毛...
2023-08-11
狗尾草:虽为杂草 治疣良药
狗尾草,又名光明草、谷莠子等,为一年生本草,秆直立细弱,叶片扁而长,花序紧密呈圆柱形,小穗为椭圆状。因其生于荒野和道旁,常被人们视为杂草而忽略了它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记载:“莠草秀而不实,故字从秀。穗形象狗尾,故俗名狗尾。其茎治目痛,故方士称为光明草、阿罗汉草。”狗尾草的全草、穗、根和种子皆可入...
cicc@cipg.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