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盐文化

【青海】时间:2024-10-14      来源:本站      

盐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从远古时期人类自身的生存、社会的进步与现代文明的迅速发展,盐在其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成果,盐及其产品属于广义文化的范畴,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容。在青海省内有大大小小的盐湖100多个,其中一个大一点儿的盐湖的盐就够全世界使用数十年、上百年,因而盐湖资源是青海第一大资源,位居全国第一。盐文化基于民众的物质生活,民众的物质需求使盐文化应运而生且千百年来传承不息。

一、青海盐文化的起源

茶卡盐湖是中国盐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开采史可追溯至秦汉时期,羌人曾生活在这一地区,他们很有可能是茶卡地区的挖盐人。《史记》《汉书》中将其称为咸池、盐池。清人杨应琚在《西宁府新志》中记载:“在县治西,五百余里,青海西南……周围有二百数十里,盐系天成,取之无尽。”盐为“百味之祖”“食肴之将”。公元1763年(乾隆年间),茶卡盐湖开始大规模官方开采。四大名著之《红楼梦》中记载的贵公子俏小姐们用来擦牙漱口的“青盐”,就是真实的茶卡大青盐,一直被医生当做药材来用。

对茶卡盐湖记述最为详细者,当属南朝刘宋时期(420-479年)一个名叫段国的人。因掌握了包括盐池在内有关吐谷浑以及周边地方政权丰富的原始材料,段国编著了一本名为《沙州记》的书,成为后世了解茶卡盐最早、最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在这里,盐还衍生出众多神秘而美妙的传说,承载着人类美好的精神寄托,构成了盐文化的演进轨迹和传承路线。相传,远古年间,茶卡地区遍地金银珠宝,山神魔怪为了争夺财宝,造成茶卡地区战争连年,百姓苦不堪言。有一日,西王母路过此地伤心地留下了眼泪,为了解救苦难中的黎民百姓,于是,西王母命司水天神放下水来把宝贝都淹了,并派来一千位仙女日夜看守,等待盐湖为人类造福的那一天到来。又如茶卡盐湖女神穆瑶洛桑玛的传说都为茶卡盐湖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的色彩。

二、青海盐文化的代表

说到青海盐文化的代表,非青海的盐湖莫属,而其中最大也最出名的是茶卡盐湖、察尔汗盐湖和柯柯盐湖,它们都分布在柴达木盆地。茶卡盐湖位于茶卡盆地中心,茶卡镇南面。茶卡是蒙古语,意为“盐海”。茶卡盐湖面积100多平方公里。茶卡盐晶,晶大质纯,盐味醇香。盐的形状多样,有珍珠盐、玻璃盐、珊瑚盐、水晶盐、雪花盐、粉条盐、蘑菇盐等。只要揭开10多厘米厚的盐盖,就可以从下面捞取天然的结晶盐。

察尔汗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南部,它是青海最大的盐矿资源,盛产钾盐、食盐,还有镁、锂、硼、碘等多种矿产。盐湖面上覆盖着一层薄的沙土,下面是盐。盐的形状奇特,有的像珍珠宝石花,也有的像宝塔、星斗,主要为白色,还有红、青、蓝、黑色的。人们把不同形状的盐叫珍珠盐、玻璃盐、珊瑚盐、水井盐、雪花盐、粉条盐、蘑菇盐等。盐湖上风和日丽时,有时可以看到“海市蜃楼”。在盐湖上,还修筑了以盐铺的盐桥公路。

万丈盐桥是用盐在察尔汗盐湖湖面上铺成的32公里长的公路,素称万丈盐桥。它打破了外国专家“盐含量超过40%的地区不能修筑公路”的神话。盐公路路面平整光滑,与柏油马路无两样。路面出现坑凹,用卤水一浇,随后凝结即可填平。

三、青海盐文化的当代传播

近年来,被誉为“天空之境”的茶卡盐湖大力发展旅游业,也带动了许多相关产业的“井喷式”发展。如景区高度重视盐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在盐文化馆中精心展示了3000多年大青盐的发展历史,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能够深入领略盐文化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升景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茶卡盐湖景区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改造。2024年,天空之镜·茶卡盐湖景区的提档升级项目已基本完工,包括小火车轨道线路从单线往返改为环线游览、新建成6大主题火车站点、加装人行天桥和电动升降设施等一系列举措。这些改造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游客的游览体验,还进一步丰富了景区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此外,景区还增设了27处以盐湖历史、民俗文化、盐雕体验为主题的拍摄道具,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游览体验,也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旅游产品,如盐湖徒步、星空露营、盐疗养生等,让游客能够更加深入地体验盐湖的魅力。可以说,在旅游产品设计中,注重文化元素的融入,将文化体验作为旅游的基本内容,让游客在游历中感受当地文化的独特魅力、形成鲜明的记忆点,是茶卡盐湖保持“长红”的秘诀。

在保护自然环境和传承文化的前提下,盐业产业的发展也在逐步转型升级,将茶卡盐湖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青海盐业公司,从乌兰县起步,除了建设数字化工厂,还积极触网发展,立足消费者需求,紧跟各平台机制,打造电商渠道、内容传播双矩阵,以数智赋能为引领,正在助推青海在资源、产业、技术等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关报道

茶卡盐湖:盐文化的璀璨华章_央广网 (cnr.cn)

锐评有数丨焕新颜、展盐韵、传美名:茶卡盐湖的文旅进阶之路_光华锐评频道_央视网(cctv.com)

【文化中国行】茶卡盐湖,有盐值更有“颜值”——“游历青海”系列报道之四-政务公开-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qinghai.gov.cn)

茶卡:一座“盐池”折射改革之光--大美青海 (qinghai.gov.cn)

青海盐湖:水天相映 盐泽万里_文化频道_中华网 (china.com)

【文化中国行】青海:千年盐湖焕新生 暴红的“天空之镜”游客络绎不绝-新闻中心-青海新闻网 (qhnews.com)

论盐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suse.edu.cn)

1600多年前的史书,为何记载茶卡湖盐“味甚甜美”? - 中国民族宗教网 (mzb.com.cn)

 

相关论文

[1].徐红梅,.文化自信视域下的中国盐文化话语权建构【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17):19-22.

[2].钟文.盐文化与民众生活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3(03).

[3].张春云,.新媒体形势下的茶卡盐湖旅游宣传和推广【J】.青海党的生活,2017,(01):62-63.

 

相关图片

有钟表的建筑 描述已自动生成

茶卡盐湖文化馆,图源:央广网

滑雪场上的人群 描述已自动生成

茶卡盐湖景区,图源:央广网

雪地上有许多船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茶卡盐湖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运盐“寸轨”,图源:央视网

沙滩上有许多人在雪地上 描述已自动生成

“天空之镜”茶卡盐湖,图源:西部矿业

【大美中国】青海盐湖:水天相映 盐泽万里

茶卡盐湖畔的盐雕群,图源:青海省海西州委融媒体中心

【大美中国】青海盐湖:水天相映 盐泽万里

察尔汗盐湖上的采盐船,图源:青海省海西州委融媒体中心

 

 

 

本期编辑:李卓兰

内容综合自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资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