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文化

【山东】时间:2023-12-26      来源:本站      

1703576874182.png

      《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忠、义、孝、勇、信,豪爽正直,大义大勇,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梁山县作为水浒故事的发生地和附着地,水浒文化在这块土地上逐渐发端、生长、丰富、发展起来,积淀起厚重的底蕴。

水浒文化是伴随着《水浒传》成书和传播,而衍生的一种文化现象。梁山好汉信奉的“忠义”,是他们的处事原则、价值观念和性格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水浒文化的内涵。水浒故事根植于北方,梁山好汉的群体特性展示了北方人,尤其是山东大汉忠义、豪放、勇武、节孝的性格特征。在中国文学史乃至文化史上,《水浒传》 第一次大规模地形象展示了北方人特别是山东人的性情。让人一提起山东人,便联想起“梁山好汉”的风采。

 

      水浒文化中的忠义文化

      山东梁山是水浒故事的发源地。中国社会的一个传统理念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泊梁山这片积淀着厚重水浒文化的英雄热土,养育了文化性格鲜明的梁山人。这种文化性格,就普遍意义上来讲,是以忠肝义胆为鲜明特征。

      本来,在我国有文字以来的文明发展史上,“忠”与“义”在先秦之前,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在儒家的经典思想里,“忠”指的是尽心竭力为人办事,当时并不分对上与对下。正如孔子所说,“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学而》)。而“义”则是指“事之宜”,指思想行为符合一定标准。《礼记.中庸》指出:“义者宜也。”韩愈在《原道》中也说得很明确:“行而宜之之谓义”。先秦以后,随着封建君主制意识形态的确立,“忠”的概念逐步转化为下对上、特别是臣对君的道德观念;而“义”的概念,则逐步转化为同类人之间互相对待的道德观念。汉代以后,随着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忠义”开始连缀出现。人们用“忠义”来称赞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说明他既能对上讲忠,也能对同类人讲义。后来随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巩固与发展,“忠”的含义越来越固定,直至被完全局限于君臣之间的个人单向度关系中。而“义”的含义却在表现同类人的关系这个大范围内越来内涵越丰富,甚至成为地方武装联合,民间组织结盟的一种精神纽带。


      新时代水浒“忠义”文化所彰显的“忠诚信义”

      新时代水浒“忠义”文化所彰显的“忠诚信义”的时代风采,对于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是有着明显积极促进作用的。首先来看“忠”。从当今社会现实和大的层面来看,“忠”首先表现在对党、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贞诚实。从小的层面来看,忠可以理解为忠厚、忠诚、忠实,这是一种处世哲学和道德观念。是人与人之间赤诚相见、真诚相待的内在品格,更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同时,就“忠”的原始本意来讲,是“尽心竭力为人办事”,这种“忠”,也可以理解为对目标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弘扬的是一种矢志不移的精神。这种坚毅不拔的精神状态,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是非常必须的。这些都是水浒“忠义”文化“忠”的积极内涵的现实意义。

      再来看“义”。首先从“义”的源宗本意上来讲,“义者宜也”(《礼记.中庸》)。“义”即“事之宜”,指思想行为符合一定标准。先秦之后,随着“忠”向君臣上下关系转化,“义”则逐步转化为同类人之间相互对待的道德观念。这种“义”的原本内涵,一直持续了两千多年。直到新时代梁山“忠义”文化中以“信义”

      为主要标志的“义”的积极内涵,仍然保持了“义”的上述原本意义。这就是同类人之间要讲“信用”、“道德”、“正义”,使自己的思想行为符合一定标准。这正是“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对人民群众的客观要求。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义”更多地表现为“信义”,即诚实守信。要言必信,行必果。这同样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弘扬“义”的思想的积极意义所在。

      

      水浒文化的传播

      《水浒传》的主题思想历来争论不断,忠与义的问题、如何看待招安的问题等,错综复杂,而这也正是《水浒传》独特魅力之所在。水浒文化在产生、传播过程中具有较多的地方色彩,像山东、江苏、浙江等地均有关于水浒人物、作者等的传说保留,伴随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地域文化研究亦成为水浒研究的热点之一。菏泽作为水浒故事发源地,水浒文化近年来业已成为菏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化自信、传承相适应,利用地缘优势,整合研究团队,全方位整理、发掘相关文献资料,建构以“水浒”文化为重要支柱的曹州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梁山作为《水浒传》故事的发祥地,文化底蕴深厚,丰富的水浒文化、黄河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等多元文化交相辉映,为梁山文化旅游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立足资源现状和长远发展,确立了“水浒故里,忠义梁山”的主题定位,按照“在山上体现原真性水浒文化,在山下体现延伸性水浒文化,在周边体现相关性水浒文化,挖掘演艺性水浒文化”的理念,持续推进精品项目建设,提升旅游吸引力。在山上,按照水浒描写和古代军事防御体系再现场景,先后修复、修建了一关、二关、左右军寨、忠义堂等旅游景点,打造原汁原味的水浒山寨。在景区北部、南部,实施了山北聚义湖和山南梁山泊建设,再现了山水一体、烟波浩渺的水泊意境。投资建设了梁山影视基地一期工程,展示宋代民居、商铺、酒楼的市井文化,完成了四十余部水浒人物数字电影的拍摄。在景区西部,建设了水浒文化广场,搭建文化演艺、餐宿娱乐平台,展示独特的地域人文,策划改造水浒酒文化体验馆,已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景区,在全国开创了星级酒店与A级景区融合发展的经典案例。

      修建了梁山战斗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展红色文化修学游。在景区东部,重建法兴寺,再现隋唐名刹景观。实施了水浒街、旅游主题线路、生态林业观光园、抗战纪念馆等一批旅游项目,形成了景区和周边村居一体化开发大格局。梁山县按照“工业强县、文化名城、生态和谐家园”的发展定位,立足文化资源优势,实施“文化旅游带动战略”,推动梁山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水泊梁山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山东省地质公园、山东省森林公园、国内知名特色旅游目的地,梁山县被评为全国水浒文化研究基地、山东省旅游强县,“水浒故里”成为山东省重点打造的“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之一,梁山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收入连续多年保持了20%以上的增幅。

 

      相关报道

      水浒文化

      浅析《水浒传》里饮食文化,跨越千年历史,看看当时都吃些啥?

      哪五个字能代表水浒文化核心思想?义或许是梁山文化的灵魂

      水浒故里,体验《水浒传》中的英雄情结!

      水浒传中有哪些“酒文化”?

      谈谈水浒文化


      相关论文

      [1]陈仕祥,仓显.彰显水浒文化塑造大丰形象[J].水浒争鸣,2023,(00):89-91.

      [2]刘宜卓,包聚福.水浒文化在新一代年轻群体中的传播现状与未来趋势研判——以线上网络平台为观察对象[J].水浒争鸣,2023,(00):287-295.

      [3]云兮.鲜活的水浒文化[J].走向世界,2023,(31):76-79.

      [4]刘毅飞.人物符号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水浒文化纪念品为例[J].装饰,2021,(07):136-137.DOI:10.16272/j.cnki.cn11-1392/j.2021.07.032

      [5]魏伟,侯敏.水浒文化在梁山[J].走向世界,2020,(49):82-85.

      [6]李文朝.中国水浒忠义文化的当代价值[J].水浒争鸣,2020,(00):197-204.

      [7]王萃,孙琳.“新时代水浒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菏泽学院学报,2020,42(01):98-102.DOI:10.16393/j.cnki.37-1436/z.2020.01.022

      [8]何红梅.“回眸与前瞻——新时代水浒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济宁学院学报,2020,41(01):90-95.

      [9]王美雨.基于水浒文化的山东水浒品牌的塑造与推广[J].菏泽学院学报,2019,41(01):1-5.DOI:10.16393/j.cnki.37-1436/z.2019.01.001


      相关图片

1703579214242.png

景区内巨大的石刻“水泊梁山”

1703579235452.png

水浒寨正门

1703579254224.png

景区内的石刻

1703579272307.png

景区内的宋江战船


1703579291398.png

鲁智深与武松雕像

1703579308124.png

忠义堂前的“替天行道”大旗

1703579328378.png

梁山景区内的“黑风口


本期编辑:张晶

内容综合自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资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