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堂文化

【上海】时间:2023-08-26      来源:本站      

一、弄堂文化的特点

弄堂文化是上海重要的文化名片,也是上海近代都市文化的象征,代表着老上海的传统生活方式和风情。其意义如同四合院之于北京,展现着上海平民阶层最朴素的生活空间和生活姿态,沉淀着众多的上海记忆。作为上海独特的城市肌理,弄堂是由石库门建筑、新式里弄、旧式里弄等组成的狭窄而曲折的巷弄。

上海弄堂文化以和谐、亲民、实用为主旨,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弄堂内的居民彼此相识,相互关心,形成了独特的弄堂社区。这种文化形态反映了上海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是上海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弄堂文化的代表形式

弄堂文化的代表形式有很多,如弄堂游戏、弄堂小吃、弄堂艺术等。这些形式既体现了弄堂文化的特点,又为其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例如,弄堂游戏大多需要较少的道具,简单易行,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20世纪50~80年代,这些游戏在上海的弄堂里非常流行。斗鸡、拗手劲、撑骆驼、官兵抓强盗、老鹰捉小鸡、捉迷藏、逃将帅、开火车、抬轿子、丢手绢、挑绷绷等也是上海弄堂里常见的游戏。这些游戏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身体协调性和反应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弄堂小吃作为上海独特的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这些小吃通常在上海的弄堂、老街或夜市等地出售,深受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喜爱。其代表性的品类包括生煎包、小笼包、锅贴、麻球、糍饭糕、葱油饼、糯米鸡、排骨年糕等,不仅口感鲜美、价格实惠,而且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氛围。弄堂艺术作为一种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艺术形式,以弄堂为载体,通过绘画、雕塑、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上海弄堂的历史、文化和风情。在表现内容上,弄堂艺术注重展现上海弄堂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它通过对弄堂的建筑风格、空间布局、历史变迁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研究,展现出弄堂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同时,弄堂艺术也关注弄堂居民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通过描绘他们的日常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展现出弄堂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

同时,弄堂也是上海文学、电影、戏剧等艺术形式的重要题材,通过艺术作品的表现,弄堂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其中,弄堂小说以弄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和生动的情节描绘,展现了弄堂居民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这些小说通常关注弄堂居民的日常生活、家庭关系、社会变迁等方面,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除了小说外,诗歌和散文也是弄堂文学的重要形式。诗歌通过对弄堂景观、历史文化和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弄堂的韵味和意境。散文则更加注重对弄堂生活的细腻描绘和深入剖析,通过作者的个人视角和情感表达,展现出弄堂的多样性和魅力。弄堂文学在风格上注重细腻、生动的描绘,通过对弄堂景观、人物性格、生活细节的深入挖掘,展现出弄堂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在主题上,弄堂文学关注弄堂居民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探讨家庭关系、社会变迁等话题,反映出上海都市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王安忆的《长恨歌》是弄堂文学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上海弄堂的历史风貌、人物性格和生活气息,通过对主人公王琦瑶的命运和情感世界的深入剖析,反映出上海都市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此外,还有一些作家以不同的视角和表现手法创作了一系列以弄堂为背景的文学作品,为弄堂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当代之弄堂文化

近些年来,上海市基于石库门弄堂,深入挖掘弄堂文化内涵,打造了各色文旅产品。例如将石库门住宅和原街道工厂楼宇改造形成文化创意园区,面向外国游客推出“做一天上海人”的弄堂风情游活动,在百年弄堂建筑群中建设“今潮8弄”实景剧场等。

随着城市的发展,上海弄堂正在逐渐减少,但弄堂文化仍然影响着上海人的生活。它代表着上海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是人们回忆过去、感受城市风情的重要载体。上海科学院研究员蔡风明提出,“弄堂是上海的特产,是属于上海人的,它记载了上海的故事,反映了上海人的文化、生活方式与心态。”


相关报道

石库门弄堂,了解上海不得不了解的一种文化 (baidu.com)

上海老弄堂玩出文旅融合“新名堂” (shobserver.com)

上海弄堂风情与习俗(蔡丰明) (shtong.gov.cn)

弄堂文化:上海弄堂八大“最” (yyrtv.com)

被遗忘的时光:上海弄堂风韵 (baidu.com)

上海市传统文化非遗体验活动 带你感受海派年味 (baidu.com)

百年弄堂浸润千年诗意,今潮8弄海派韵味愈发浓郁 (baidu.com)

上海里弄,上个世纪的海派文化 (baidu.com)

海派文化—弄堂文化 (wtoqi.com)


相关论文

弄堂文化影响下的老字号包装再设计研究 - 中国知网 (bfsu.edu.cn)

我讲上海故事——弄堂文化 - 中国知网 (bfsu.edu.cn)

在弄堂游戏中感受弄堂文化 - 中国知网 (bfsu.edu.cn)

穿越百年石库门弄堂文化透视“上海人” - 中国知网 (bfsu.edu.cn)

论海派文学的弄堂文化景观 - 中国知网 (bfsu.edu.cn)


相关图片

弄堂文学《长恨歌》剧照

上海弄堂美术馆


本期编辑:申金鑫

内容综合自网络

图片来源:新华网等网络资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