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是中国北部边疆的简称,指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主兼及周边靠近北部边境的区域。在中国北疆的形成与发展进程中,内蒙古形成了多民族、大融合的地域特征,造就了新中国第一个党领导下成立的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并成为有着民族团结优良传统的模范自治区。北疆文化是在各族人民开拓和建设边疆的历史中凝练而成的地域文化,是在融合多元因素、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打造的新时代中国北疆(内蒙古)文化品牌,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丰富和发展。北疆文化的时代价值不仅体现在内蒙古完成好五大任务、全面建设模范自治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实践上,而且体现在对未来发展道路的积极探索上。
北疆文化的内涵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各民族交融汇聚的史实是对伟大祖国历史的最佳诠释。历史上的内蒙古 地区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高度融合交错的地带,在各个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历史面貌,内蒙古的历史与北方草原、中原地区密切相关。北部边疆的历史印证了“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 民族共同培育的”,“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这一重要论断。因此,北疆地区不只是一条漫长的边境线、一片广阔的边境区域,还是一片与中华民族、中华文化息息相关的文化沃土。
内蒙古是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也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早付诸实施的地方。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实现了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的新局面,内蒙古也赢得了具有民族团结传统的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用“北疆”指代内蒙古,在建设“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等方面对内蒙古寄予厚望。
北疆文化的多元性
北疆文化的多元性非常突出,包括游牧文化、渔猎文化、农耕文化、长城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及其衍生出来的服饰、饮食、体育文化等诸多层面。北疆地区自然地理多元,面积广阔,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就生产生活方式而言,农耕、游牧、渔猎等是其多元构成的体现;从当今北疆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看,不同时期的北疆文化也呈现出不同的多元构成特点。
北疆文化的认同性和中华性
自古以来北疆文化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北疆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均有着突出的认同性和中华性。北疆文化也是生息繁衍在北疆的各民族包 括已经消失的民族共同创造的,属于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区域文化。从政治属性看,“北疆”是中国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北疆文化自然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物质文化的层面看,“北疆”地区的生产方式同中原地区有着天然的互补性,对于中华文明在形成过程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交往交流交融具有重要意义。从精神文化的层面看,历史时期生活在“北疆”地区的人群对以大一统为核心的中华文明有着高度认同,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北疆”众多族群持续推动了大一统的实践和国家建构,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契 丹、蒙古等族群均有着“中国”认同,并不断继承和 发展着大一统的实践。
“北疆”文化品牌打造
打响“北疆”文化品牌、弘扬北疆文化是新时代内蒙古文化建设的现实需要,是做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现实需要,是新时代在边疆地区探索和实践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北疆文化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更是边疆地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相关论文
[1]纳日碧力戈.中华民族北疆文化[J/OL].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7[2023-12-1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5.1047.c.20231206.1335.002.html.
[2]康建国,翟禹.北疆文化的时代价值[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3,44(05):40-46+213.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23.05.006
[3]李大龙,刘壮壮.试论北疆文化的范畴、内涵与价值[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3,44(05):33-39+2.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23.05.005
[4]刘志彧.“北疆文化”的发掘与弘扬[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5(06):5.DOI:10.13484/j.cnki.ndxbzsb.20230601
[5]于宏建.内蒙古的红色文化发掘与北疆文化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5(06):29-31.DOI:10.13484/j.cnki.ndxbzsb.20230613
[6]阿勒得尔图,王慧.内蒙古:“三馆”发力打造“北疆文化”品牌[N].中国文化报,2023-10-26(006).
相关报道
相关图片
三段地工委旧址。
鄂尔多斯市革命历史博物馆。
“北疆文化”大青山创作基地
本期编辑:张晶
图文来源:网络
资料来源:综合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