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文化

【广西】时间:2024-08-02      来源:本站      

c51a-ikyziqw5628768.jpeg

        桂林山水是对桂林旅游资源的总称。桂林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著名旅游城市,被誉为“山水甲天下”。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湘桂走廊南端。东、北与湖南省相邻。湘桂铁路与漓江纵贯,贵广高速铁路横穿全境,有321、322、323三条国道穿过。,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景秀丽的城市。桂林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优美的山水风光而闻名于世,被誉为“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主要景点包括漓江风光、象山公园、夫子庙、七星公园、龙脊梯田等。

        一、桂林山水文化之漓江

        桂林的主要景点之一就是漓江风光。漓江是桂林最著名的自然景观之一,也是中国最美的河流之一。漓江全长83公里,流经桂林市区,其沿岸山峰峥嵘,绿树成荫,河水清澈,景色如画,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游览漓江,最受欢迎的方式就是乘坐竹筏或游船漂流。沿途可以欣赏到桂林喀斯特地貌的独特景观,如奇峰怪石、清澈碧波、青山绿水,让人仿佛置身仙境。漓江风光以其秀美的山水风光和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特别是在清晨和傍晚时分,漓江的景色更加迷人,让人流连忘返。漓江风光被誉为中国最美的风景线之一,是桂林不可错过的必游之地。

        作为独具魅力的风景名胜资源早已蜚声海内外,其典型的岩溶地貌景观、优美的漓江景色和丰富的山水文化三大特色内容而为世人瞩目,198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它基本上涵盖了桂林漓江典型的风景名胜资源和与之关联的其它风景名胜资源及其赋存环境。漓江历史上曾名桂水,或称桂江、癸水、东江,流经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大城市,政治、经济、交通、文化及旅游中心——桂林市,以流域孕育的独特绝世而又秀甲天下的自然景观——桂林山水,其风景秀丽,山清水秀,洞奇石美,是驰名中外的风景名胜区。漓江属珠江水系的桂江上游河段。发源于兴安、资源县交界处海拔1732米的越城岭老山界南侧,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漓江流域拥有丰富的自然山水景观。早在南宋时期,“桂林山水甲天下”就已名扬海天下。漓江,这条萦绕在祖国南疆的秀丽江水,自古以来以其悠久的历史文明,令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江山惹得游人醉,印入肝肠都是诗”便是无数游人抒发的感慨。“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以漓江风光和溶洞为代表的山水景观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之誉。从桂林至阳朔的83公里漓江河段,也称漓江精华游,还有“深潭、险滩、流泉、飞瀑”的佳景,是岩溶地形发育典型、丰富和集中地带,集中了桂林山水的精华,令人有“船在水中游,人在画中游”之感。景区内现有游船179艘,全部是普通空调船和豪华空调客船,其中获得桂林市、自治区、交通部、团中央“文明航线”和“青年文明号”的游船97艘。投资2000多万元新建磨盘山客运码头,是桂林市对外的一个“窗口”,它距桂林市区28千米,因紧邻磨盘山而得名。码头总占地面积233350平方米,配套设施完备:拥有包括一个残疾人候船厅、三个普通候船厅及一个贵宾候船厅在内的五个候船厅。码头采用园林化设计,与山水景观相结合。

        二、桂林山水文化之象山公园

        桂林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山上有一座大象形状的岩石,被称为“象鼻山”,是桂林的象征之一。象山公园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岩石地貌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公园内有蜿蜒曲折的山道和石阶,游客可以徒步登上山顶,俯瞰整个桂林市区的美景。山上有观景平台和亭台楼阁,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壮丽的山水风光,尤其是日落时分,景色更加壮观。除了欣赏美景外,象山公园还是桂林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山上有晨练的市民,还有一些传统的文化活动和表演。公园内还有一些历史文物和古迹,如文昌阁、临岐楼等,体现了桂林的历史文化底蕴。

        象鼻山位于桂林市内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 是桂林名山之一;主要景点有水月洞、象眼岩、普贤塔、宏峰寺及寺内的太平天国革命遗址陈列馆等。附近还有隋唐开元寺仅存的舍利塔;水月洞紧靠江边, 漓水流贯其间, 如水中浮月,山石垂入水中又如象鼻饮水漓江, 景致极佳, 唐宋以来即为游览胜地。宋蓟北处士《和水月洞韵》诗: “水底有明月, 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 月去水还流。”形象地描绘了这一景致;是中国首批4A级景区,位于桂林市滨江路,桃花江与漓江的交汇处,2、23、16、57、58、88路公交车可到达;占地11.88万平方米,属于喀斯特地貌自然风景区,因山形酷似一匹豪饮江水的巨象而得名。早在唐宋就成为著名游览胜地,有1000多年的游览史。

        象鼻山景观图在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西距文昌桥200米。海拔200米,高出江面55米,长108米,宽100米,山体面积1.3公顷。由3.6亿年前海底沉积的纯石灰岩组成,酷似一头巨象伸长鼻子吸饮江水。象鼻山原名漓山,又名宜山、仪山、沉水山,简称象山。象山以神奇著称。其神奇,首先是形神毕似,其次是在鼻腿之间造就一轮临水皓月,构成“象山水月”奇景。因此,象山成了桂林山水的代表、桂林城的象征,桂林乃至广西地方产品多以象山作为标记。  

        水月洞在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间。距今1.2万年前,地壳抬升,漓江缩小,加速了水月洞的发育,形成一个东西通透的圆洞。长17米,宽9.5米,高12米,面积约150平方米。水月洞洞口朝阳,亦名朝阳洞。但洞在水上,如明月浮水,十分形象,所以水月之名,一直沿用至今。“象山水月”是桂林山水一大奇景,与南望的穿山月岩相对,一悬于天,一浮于水,形成“漓江双月”的奇特景观。

        三、桂林山水文化的国际传播

        桂林拥有世界自然遗产桂林山水、世界灌溉遗产灵渠两大世界遗产。2014年6月,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以桂林为首的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项目申遗成功,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桂林山水荣登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18年8月,桂林市兴安灵渠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桂林通过建立国际融媒体中心,‌整合了各种媒介资源和生产要素,‌形成了一个扁平化的传播体系。‌这个体系以桂林国际融媒体中心为枢纽,‌联动中央、‌自治区级主流媒体,‌以及多个市直单位、‌高校、‌网络新媒体和本土网络达人,‌实现了城市形象的多元化、‌立体化传播。‌此外,‌桂林还在美国纽约曼哈顿组建专业团队,‌建立了海内外联动工作机制,‌负责内容采集、‌筛选、‌编辑、‌加工、‌生产和海外社交媒体运营等,‌成功奏响了国内国际传播一体发展的“交响乐”。‌这些举措不仅让全球网友看到了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也让世界人民爱上了中国。‌在具体的传播效果上,‌桂林的海外社交媒体账号在2022年4月至今,‌累计发布帖文1293篇,‌视频329条,‌累计曝光量超过9100万次,‌累计互动量超过90万次。‌这些账号成功“圈粉”了包括前外交部发言人在内的约100位海内外各界知名人士,‌让他们深入了解并推荐桂林的秀丽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人文风情。‌此外,‌桂林在国际上的传播力排名也十分靠前。‌例如,‌在Facebook上,‌桂林的传播力指数排名相当靠前,‌这得益于其创新的议题设置,‌如通过直播当地知名企业的生产过程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海外网友的关注和互动。‌这些成绩显示了桂林在国际传播方面的成功,‌不仅提升了桂林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也增强了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影响力。

 

 

相关报道

挖掘桂林优势 打造“桂林经典”

桂林山水甲天下,风俗和文化让人神往,桂林美食更是流连忘返

游桂林山水:沐浴春光 静待夏雨

遇见中国之美 广西篇 桂林山水

课本里的桂林山水 如今美成了这般模样

 

相关论文

[1]石钖,谢次娣,黄剑蓉,程鹏程.奇山秀奇山秀水人忘返[J].当代广西,2024,(10):28-29

[2]孙阁.游桂林山水:沐浴春光,静待夏雨[J].绿色中国,2024,(04):68-71

[3]周家斌.保护好桂林山水 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J].党建,2022,(12):18-20

[4]李文莉,韦延兰,史文强.桂林山水何以甲天下[J].中国矿业,2021,(S1):486-488

[5]孙国柳.寄情桂林 醉美山水 人文阳朔[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23,(03):77-78

 

 

 

 

相关图片

image.gif 

遇龙河 来源:新浪新闻

 

 

image.gif 

烟雨漓江 来源:海报新闻

 

image.gif 

漓江 来源:海报新闻

 

 

image.gif 

漓江 来源:海报新闻

 

image.gif 

象鼻山 来源:桂林生活网新闻中心


图文来源:网络综合

编辑:叶婉君 宁菁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