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昆剧传习所的创办拉开了20世纪以来昆曲传承与发展的序幕。创办之初,传习所的发起、组织者就为他们的昆曲承传事业做了一个清晰的定位:在继承技艺的同时赓续凝聚在昆曲艺术中的雅文化。此后的半个多世纪,无论是在争取民族独立的语境中还是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浪潮中,作为舞台艺术、娱乐样式的昆曲都在努力发挥着它的文化功能。新世纪初,青春版《牡丹亭》更是在世界范围内树立了东方文化审美的标杆。
新时代以来,在装上了文旅融合的“引擎”后,昆曲的文化功能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激发。文旅融合为昆曲培养了一批年轻的“昆虫”,越来越多人开始认识昆曲、喜欢昆曲,更爱上了昆曲背后的文化。与此同时,随着抖音、小红书、微信、微博等线上平台的介入,数量更为庞大的线上游客群体逐渐形成,而他们又成为线下游赏时昆曲的潜在观众。
昆剧传习所实景昆曲《游园惊梦》。苏州昆剧院供图
壹、昆曲在文旅融合中以多样态呈现
和过去相比,昆曲不仅存在于专业院团、民间曲社、传承机构中,它还普遍出现在各种旅游场所和体验项目中。昆曲演出走出剧场,走进园林、厅堂,一系列集山水园林游赏与观戏听曲于一体的沉浸式昆曲演出推出。代表作品有上海青浦朱家角课植园实景版《牡丹亭》、苏州昆剧传习所实景版《游园惊梦》《玉簪记》、苏州沧浪亭沉浸式昆曲《浮生六记》等。、
这种“沉浸式”演出是目前昆曲融入旅游项目中实际成效最佳的一类,获得了经济效益和非遗文化传播的“双赢”。园林和昆曲存在着深厚的渊源,不仅很多昆曲经典故事就发生在园林中,而且园林也是欣赏昆曲的绝佳场所,选择中国古典园林作为结合点无疑是明智的。
近年来,以昆曲为主题的各类纪念馆、博物馆、体验馆相继建成。这类场馆不再单纯通过陈列实物、图片、影音资料介绍昆曲知识,也会定期邀约昆曲演员登台演出,并向游客提供参与机会,让他们零距离接触昆曲的服化、乐器、唱做。位于上海的江南曲圣纪念馆于今年初正式开放,不仅结合多媒体技术对俞粟庐、俞振飞父子的昆曲事业进行展示,还设置了专门的演出区域让游客亲身体验。
与其他的结合路径不同,在江苏昆山巴城镇,有一个“昆曲小镇”。小镇上昆曲主题街区、昆曲名人工作室、昆曲文创随处可见,昆曲元素被充分提炼,以多种面貌出现在酒店床单上、墙面上、桌椅上、砖瓦上、门窗上……
很多针对青少年的昆曲游学体验活动也应运而生,像苏州昆山依托百戏盛典,开发昆曲研学旅游路线,通过经典欣赏、昆曲小课堂、模仿、手作等环节,让青少年在感受昆曲艺术之美的同时,对昆曲美学和表演体系展开思考。
还有“导赏式”活动,即在一些客流量大的历史文化类景区建设听曲场馆,以昆曲导赏为主要任务。苏州平江路伏羲会馆吕成芳的“昆曲清口”是其中较有影响力的品牌。票友出身的吕成芳用动情、俏皮、通俗的语言向游人介绍昆曲,并辅之表演。她还将包头、化妆、穿衣服等准备工作“开放”给游人,增加了游客的体验感。
此外,在拙政园、网师园的“夜游园”活动中也会点缀一两段昆曲表演。为了招徕游客,一些民宿也会安排昆曲经典唱段演出。
澎派艺术研习中心昆曲体验与推广活动。赵津羽供图
贰、高质量发展才能获得永久生命力
普及昆曲,文旅融合功不可没。但这些项目或活动中的昆曲,对游客而言,应该是了解昆曲文化的起点而非终点。仅仅在旅游场所重复、长期表演固定的曲目,会影响演员自身水平的提升。为应对大规模的游人,一些超负荷、低成本的表演也破坏了昆曲的审美。这些都可能会引起现场观众对昆曲的误解。
专业、准确有水准的演绎是昆曲文旅融合长盛不衰的秘诀。位于上海古北社区的昆曲澎派艺术研习中心,就为游客呈现了专业化的昆曲体验,截至目前已接待过全球八十多个国家数千人参观游览。
依托新技术、新材料推广昆曲虚拟表演,也是未来可以致力的方向。比如,在图书馆、博物馆中结合具体情景,利用全息投影、3D打印等技术,开展虚实空间混合叙事。它不仅可以解决真人演员紧缺、表演频率不高的问题,也能带动公共场馆产业链条的升级。这不仅关乎昆曲良性生态的建构,也是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工程的题中应有之义。
此外,经典剧目为适应实景演出的需求,往往会被剪裁,但简单的砍削容易对作品的戏剧张力和故事完整性造成伤害。实景演出的园林,很多时候只是作为一种不同于剧场的演出空间,传统的观演关系并没有被改变。能否将情节融入园林,并尽量消除演员和观众之间的界限,升级沉浸系数,应该是未来实景演出需要突破的瓶颈。
苏州平江路伏羲会馆吕成芳表演“昆曲清口”。资料图片
叁、跨界合作让古老艺术拥有了新表达空间
作为文化的载体,昆曲只有获得更多的观众,与更广泛的人群进行交流,才能有效地实现传播价值。昆曲文化传播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实际也是它不断“破圈”、不断收获受众的过程。昆曲在文旅融合中的出色表现,也为戏曲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文旅融合中,昆曲文化被富有创造力地开发,更大程度地发挥着它之于其他领域、行业的价值。“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多年来,昆曲一直能够吸引年轻人,恰是因为一直保持着“活”化的能力,面目日新地收获更多观众、拓展更大市场、培养稳定的接受群体。
昆曲如此,其他戏曲门类当然可以效仿。当下,以昆曲为代表的戏曲正突破原有生存状态、原有组织结构,经过“提炼”“拆解”或“整合”,以另一种面目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我们现在常常提起的“戏曲+”,即“戏曲+说唱”“戏曲+摇滚”“戏曲+科技”等,正是对戏曲跨界融合的一种形象的表述。当戏曲剧种以另一种形态融入民族文化血液中不断循环时,它的生命价值便具有了某种永恒的意义。
苏州沧浪亭实景昆曲《浮生六记》。资料图片
如此,戏曲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于“破”与“立”。不局限于原有的戏曲形态,甚至打破固有的演出形式,进行跨界重组和融合,从而获得新的艺术本体与新的文艺活动关系。
戏曲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效手段,也是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因此,考察、分析、总结、谋划戏曲“双创”不再是一门“冷”学问,相反,因为具有了民族复兴的出发点而极具现实温度。而有效推进戏曲“双创”的前提是达成一种共识,即要让戏曲打破它原有的“圈”、旧有的壁障,走向更广的发展空间。
作者:黄静枫(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副教授)
本期编辑:王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