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热区大部分为高海拔山地立体气候,种植咖啡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除了口感独特,云南咖啡还承载着一份文化的沉淀和传承。中国咖啡起源地朱古拉村现存古咖啡林13亩1134株,其中100年以上的古咖啡树有24株,村民们除了种植咖啡,还形成了煮咖啡、喝咖啡的传统,俨然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一、云南咖啡产业发展
咖啡产业已发展成为省内一个绿色朝阳产业。据相关调度数据,2023年云南咖啡种植面积8.27万 hm2 ,咖啡产量10.75 万t,精品咖啡产量2.44 万t,精品咖啡比例达23%,精深加工6.00万 t,占64%,精品咖啡销售价格达62元/kg。云南咖啡面积、产量和产值均占全国的98%以上,对中国咖啡产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云南种咖啡的地区有临沧、保山、普洱、德宏等,总种植面积约139万亩(2021年数据),其中普洱是几个产地里面积最大的。目前云南的咖啡种植从业者约有25.23万户,102万人。2009年云南省咖啡行业协会成立,普洱市还建立了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云南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也对咖啡的品种选育、农业技术研究、病虫害预警等工作进行了研究和科普。云南打造亚洲最有影响力的精品咖啡生产区,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云南咖啡的名气就像普洱茶一样越来越大”。普洱与茶,密不可分。可少有人知,云南本土早就开始咖啡豆的种植,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咖啡在这里已规模化种植近40年。
2015年1月和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云南考察,要求云南立足多样性资源这个独特基础,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为丰富全国重要农产品供给作出更大贡献。咖啡、可可、茶叶是世界公认的三大饮料作物,咖啡的产量和消费量均为三大饮料作物之首。云南位于世界咖啡黄金种植带,2023年全省咖啡种植面积达8.27万hm2 ,占全球咖啡种植面积的1%,占全国咖啡种植面积的98%以上,国内独树一帜。当前世界咖啡消费市场快速扩大,中国消费市场蓬勃发展,雀巢、星巴克、伊卡姆、纽曼、路易达孚、索克菲纳、沃尔等世界咖啡巨头纷纷抢滩中国消费市场,云南咖啡一方面迎来了市场发展的全新机遇,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全球竞争的全新挑战。云南咖啡产业的发展牵动着国家领导人的无限关怀,承载着边疆9州31县100万咖农的共同富裕梦想,连接着14亿人民的美好生活向往。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云南咖啡的精品化率显著提升,云南咖啡品牌集中爆发,多个咖啡品牌走向全国。这仅是云南咖啡在消费端的部分表现,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激励和项目支持,云南咖啡全产业链正展现出新活力。
二、云南咖啡豆特点
十九世纪末,云南就有在种植咖啡了,传说是由一位法国传教士带来。而大规模、农业化的种植,也早在1988年左右就开始了。只不过那时,能大批量收购的都是些咖啡巨头,比如雀巢,在云南投资咖啡田,大批量收购咖啡豆,这些咖啡豆主要用于做速溶。
2009年左右,才有些云南的小庄园发现了精品豆的商机,开始种植各种精品咖啡。云南则既有罗布斯塔豆,也有阿拉比卡豆。阿拉比卡大多数属于精品咖啡豆的分类,瑞幸、Manner、星巴克等售卖的云南咖啡饮品,都是用云南的阿拉比卡豆制作的。云南咖啡之前被大家熟知的名字是“云南小粒咖啡”,其实“小粒种”可以把它理解成阿拉比卡咖啡的一种“外号”。阿拉比卡咖啡对生长环境有很高的要求,通常在雨水丰沛、昼夜温差大的山上更适合种植。一些精品咖啡除了豆种、庄园、处理法,甚至会标上种植的海拔。云南目前种植最多的其实是卡蒂姆,这个树种是阿拉比卡里的卡杜拉和罗布斯塔里的蒂姆杂交出来的。卡蒂姆拥有罗布斯塔的超强抗病力,然而有得必有失,在香气和口味丰富方面卡蒂姆会略逊于铁皮卡种。当然了,现在云南也有少量咖农在种其他精品咖啡,比如波旁、卡杜拉、卡杜艾等。云南的生态环境对于铁皮卡、波旁、卡蒂姆的生长来说有着天独厚的优势,而且云南咖啡豆中所呈现出明亮果酸,美味程度在所有咖啡中都是独一无二,口感跟品质完全不输任何国外的精品咖啡豆,倍受全球消费者青睐。
三、云南咖啡面临的问题
咖啡是一种水果,对生长气候、土壤、人力等都有要求。云南咖农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气候太多变了,甚至可能山上和山下的天气条件都差很多,这样很难保证咖啡生豆的口味稳定。这就造成同一个园子出的同一种咖啡也可能味道不是特别一致,标志性的味道还需要探索。另外,咖啡其实有很长的产业链,种植—处理—烘焙—零售这几个环节里,种植和处理通常是连在一起的。因为咖啡果是新鲜水果,摘下来就会进入处理过程去除咖啡果肉。常见的处理法主要是日晒和水洗两种,这就需要咖农对发酵技术有基本了解。
目前云南精品咖啡多是本地农民小规模种植,种植、采摘、处理技术都比较初级,所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云南咖啡90%以上都是生豆出口,生豆出口利润极低,做精品咖啡的利润才更高。可咖农离市场前端远,接受的咖啡种植技术培训也较少,造成生产出的精品咖啡质量参差不齐、议价能力低。所以云南咖啡还有很多的进步空间,还需要继续加快品牌建设,让更多的中国人能欣赏到精品的云南咖啡,才是让云南咖啡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四、云南咖啡提升国际影响力进程
云南咖交中心市场部经理刘海峰曾对北京青年报记者说:“虽然星巴克、雀巢这样的咖啡巨头很早就来云南收购咖啡豆,但是在过去很多年里,他们并不想告诉大家他们用的豆是云南产的。以前,你去北京、上海有名一点的咖啡馆,他们也不会把云南咖啡豆摆出来,好像觉得不好意思。”为了打破笼罩在云南咖啡身上的这份“拿不出手”、提高云南咖啡在业界的认可度及国际影响力,这些年来,云南多措并举,取得良好成效。2014年7月9日,作为云南省委、省政府重点打造的云南咖啡产业服务平台,云南咖啡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后更名为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挂牌成立。成立以后,咖交中心聘请咖啡杯品打分标准制定者、“世界咖啡泰斗”泰德·林格先生作为高级顾问,通过与SCA(精品咖啡协会)和CQI(国际咖啡质量研究所)的战略合作,制定了既符合国际惯例、又适合云南实际的咖啡质量检测标准体系,以及针对云南不同产区的《种植标准手册》《加工标准手册》,同时编制了云南咖啡风味图谱。其质量检测标准全面运用到交易过程中,得到产区及国内外市场端的认可。2018年、2019年,云南咖交中心连续两年成功举办“普洱国际精品咖啡博览会” (以下简称“咖博会”),每年都吸引了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咖啡专业组织和企业参与。进一步提升了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的国际影响力,加快了以普洱为代表的云南咖啡主产区国际精品化步伐,为云南咖啡国际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五、体验云南咖啡文化
来到云南怎么能不去看看咖啡庄园呢,一起打卡这片土地上那些各具特色的精品咖啡庄园,体验咖啡种植、采摘、烘焙等生产制作过程,深度感受咖啡庄园的自然美、生态美、人文美。
1. 小凹子咖啡庄园是由咖啡种植专家廖秀桂在1997年创建的小凹子咖啡庄园,是一个集游学、观光、品鉴、露营的综合性体验庄园。小凹子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咖啡之家,三代人都投身于种植咖啡这一事业,在这里可以赏花观树喝咖啡,头顶星光灿烂,身旁咖啡飘香……小凹子咖啡庄园就是这样一个慢悠悠的好地方!
2. 天玉庄咖啡庄园位于思茅区南屏镇南岛河村,提供咖啡精品体验、研学实践、星光露营等项目,辅以咖啡制作的美食是庄园的特色之一,柠檬咖啡、咖啡烤鸡、凉拌咖啡鲜果、咖啡果酒……光听菜名就已经让人垂涎三尺。置身垄垄咖林间,寻觅远山树林的味道,有风、有花、有咖香,一切都是那么惬意!
3. 野鸭塘河谷庄园拥有30余年的咖啡种植管理经验,经过三代人的探索,咖啡整体的品质正在逐年提升。庄园凭借得天独厚的原产地优势,成为很多咖啡义工探源普洱咖啡的打卡地。来到这里的义工,不仅可以体验在咖啡地里劳作的快乐,深度品味“远山树林的味道”,还能学习如何冲泡普洱咖啡,了解咖啡原产地故事和咖啡文化。
六、咖啡文化的互联网传播路径
电影《一点就到家》讲述三个在城市漂泊许久的年轻人,从大城市回到山里的寨子,机缘巧合下合伙干电商,开启了一段纯真励志的创业旅程,是大时代下小人物热血追梦的故事。看完电影的观众被云南咖啡深深吸引,不仅对影片中的云南美景打动,也想尝一尝电影中远山树林的别样滋味。这部取景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以云南咖啡为主题的电影,打破了圈层界限,带动云南咖啡冲上热搜。 据统计,连日来云南咖啡微信指数成倍攀升,微博上关于这部电影的话题,已有数亿的阅读量,在流量带动下,云南咖啡走进了大众视野。
纪录片《这里的咖啡有点甜》用九分钟的时间讲述了山里的爷孙两人真情相伴种咖啡,讲述了在这片土地上总有一些人在经济诱惑面前能够摒弃“崇洋媚外”的进口货包装保持初心、坚持文化自信、坚信中国品牌的力量。当下,保山咖啡产业迎来重要的发展契机,踏上了品牌打造的快车道,开启了走向世界的新征程。未来,相信在保山政府的领导下、在中国移动云南公司5G技术及中国移动咪咕公司丰富资源的双重帮扶下,保山小粒咖啡将迎来更为迅速的发展,在实现以产业升级助推乡村振兴的目标的同时,也在世界范围内大放异彩,让全球咖啡爱好者都能品尝到精品保山小粒咖啡,让这份香浓的中国味道飘向世界。
七、结语
时至今日,云南咖啡形成“保山小粒咖啡”、“朱苦拉咖啡”、“德宏小粒咖啡”、“普洱小粒咖啡”和“思茅咖啡”5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咖啡消费正以15%以上的比例在高速增长,远高于世界2.2%的平均水平。快速增长的中国咖啡市场,为云南咖啡发展提供广阔天地。云南咖啡,在北回归线最适宜的纬度和海拔上,带着世界咖啡黄金种植带的自然骄傲,以其“浓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带果酸”的独特风味,为每一位咖啡爱好者献上远山树林的味道。
相关报道:
越来越火的云南咖啡,到底好不好喝?_澎湃号·湃客_澎湃新闻-The Paper
中国云南:位处全球三大黄金咖啡产区 - 中国日报网 (chinadaily.com.cn)
打造“云南咖啡”区域品牌 ,全链条重塑咖啡产业 - 中国日报网 (chinadaily.com.cn)
【云南咖啡“养成记”②】从豆子到杯子的“奇幻之旅”_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yn.gov.cn)
【云南咖啡“养成记”①】 豆出云南:一粒穿越百年的咖啡豆_澎湃号·媒体_澎湃新闻-The Paper
“小配角”走向大市场——云南咖啡稳步崛起前景可期_腾讯新闻 (qq.com)
相关论文:
[1]张驰,杨文明.茶乡又闻咖啡香[N].人民日报,2024-06-11(002).DOI:10.28655/n.cnki.nrmrb.2024.006045.
[2]李维锐,赵国祥,严红玉,等.云南精品咖啡生产调研报告[J].热带农业科技,2024,47(03):31-40.DOI:10.16005/j.cnki.tast.2024.03.007.
[3]赖蕊.多个“云咖”品牌走向全国[N].云南经济日报,2023-12-05(A01).DOI:10.38255/n.cnki.nynjj.2023.001075.
[4]王淑娟.云南咖啡迈向精品化之路[N].云南日报,2023-09-28(001).DOI:10.38259/n.cnki.nynrb.2023.004755.
[5]李如是,刘钊.云南咖啡“火出圈”之后怎么干[N].证券日报,2023-04-21(A04).DOI:10.28096/n.cnki.ncjrb.2023.002075.
相关图片:
云南省咖啡种植种植分布区域 来源:云南省咖啡行业协会
云南咖啡果 来源:云南网
云南咖啡果 来源:中国咖啡网
云南咖啡豆 来源:中国咖啡网
咖啡豆加工 来源:新华社
图文来源:网络综合
编辑:何冰冰 宁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