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荆楚文化的含义及历史地位
广义的荆楚文化有两重含义:一是指长江中游文化。长江上游称巴蜀文化,下游称良渚文化,它们共同构成了长江文明,其中荆楚文化最具代表性。二是指以湖北为主体的文化。湖北也称荆楚大地,是楚文化的核心区,楚文化是湖北文化的主流和源头。以上两重含义都是广义的荆楚文化。时间上贯穿古今及至未来,内容包括所有文化。狭义的荆楚文化,特指楚国文化。因为楚国文化起源于荆山,也称荆楚文化。
楚国文化,是指从公元前1042年楚国被封于襄阳荆山,到公元前223年被秦国所灭,819年里楚人在43位楚君带领下创造的所有文化。楚国鼎盛时期以湖北为中心,东到东南沿海,西至川东,北至陕西、河南、山东,南至两广地区,是当时地域最广、人口最多、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号称东方第一大国。
二、荆楚文化的具体内容
荆楚文化因楚国和楚人而得名,北国的《诗经》和南方的《楚辞》均发源于此,可谓底蕴深厚。百万年前,“郧县人”在这里繁衍生息,改变“人类起源说”,为研究古人类的文化和社会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千年前,关公的青龙偃月刀今日立于荆州城楼,护佑一方百姓的岁月静好,关公的忠义精神影响着现代;百年前,勤劳巧作的武汉人,在毗邻码头的小巷,汇江汉五粮、天下干鲜精烹细调,从此小巷名扬天下……荆楚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本文主要介绍其中的青铜冶铸、丝织刺绣、木竹漆器、老庄哲学、屈宋文学、美术乐舞六大要素。
高度发展的青铜冶铸:青铜是当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谁拥有了它,谁就能在大国竞争中占据主动。楚国的青铜资源最丰富,先进的青铜技术极大提高了楚国的劳动生产率、军事战斗力,促进了社会进步,是楚国成为东方第一大国的重要因素。
绚丽精美的丝织刺绣:楚国的丝织刺绣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技术为我国古代丝织业作出突出贡献。其织造之精、品种之多、花色之美,令人叹为观止。尤其是锦的出现,更是中国丝绸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流光溢彩的木竹漆器:楚国髹漆被世界公认为“漆器工艺的高峰”。它美观、轻便、耐酸、耐磨、防腐、防潮,且成本较低,因此,很快在生活领域取代了青铜器。它和丝织刺绣明显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义理精深的老庄哲学:老子、庄子都是楚国人,其学术成就都是在楚国完成的。《老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哲学著作,是世界上除了《圣经》外被翻译最多的作品。《庄子》既是哲学,又是文学,两方面都达到了极高水平。老庄哲学博大精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比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上善若水、福祸相依、道不同不相为谋、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等等,都留给我们无限的遐想与启示。
别出心裁的屈宋文学:屈原、宋玉都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文学家,屈原还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两人都是湖北的,宋玉还是襄阳人。《楚辞》是以他们两人作品为主汇编成集的,被誉为辞赋鼻祖、文学高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深远影响。端午节更是因屈原而名扬世界。
动人心魄的美术乐舞:楚人帛画、壁画、漆画极富创造性和浪漫主义色彩。楚舞长袖、细腰、弯体,风姿绰约,独树一帜。编钟乐舞更是惊叹世界。《高山流水》是千古绝唱,1977年被美国“旅行者一号”带入太空,至今在宇宙播放。
三、文化遗产
近年来,湖北保护为主、传承荆楚文脉,考古先行、讲好荆楚故事。目前,已编制完成荆州片区、走马岭遗址等33处文物保护规划;划定并公布了所有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的大遗址的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在全省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推行“一处一策”制度,加大大遗址“两线”范围内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实施屈家岭遗址、擂鼓墩曾侯乙墓等大遗址本体保护展示、环境整治、安全防护等项目,消除了一大批大遗址安全隐患,恢复了历史风貌。
2018年,湖北省文物局提出实施荆楚大遗址保护传承工程,武汉市围绕“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主题,正式在明楚王墓挂牌成立考古工作站,着力推动明楚王墓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建设。2018年以来,湖北开展盘龙城遗址、屈家岭遗址等30项大遗址主动性考古发掘,荆门城河遗址、随州枣树林墓群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胡家草场、石家河遗址入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
湖北按照“政府主导、规划引领、考古先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全面推动荆楚大遗址保护利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目前,荆州熊家冢、武汉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成开放,铜绿山、龙湾、石家河等5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获国家文物局立项,武汉明楚王墓等6处被公布为湖北省文化遗址公园。湖北力争“十四五”时期新增挂牌2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3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优化荆楚大遗址项目库,遴选公布不少于12处湖北省文化遗址公园。
相关报道:
相关论文:
刘玉堂.荆楚刺绣的传承创新[J].档案记忆,2024,(07):19-22.
张昊昊,林海燕.新文创视角下的荆楚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策略[J].化纤与纺织技术,2024,53(07):181-183.
王世立,孙风泽.荆楚文化短视频传播力分析及提升策略研究——以抖音平台荆州账号为例[J].荆楚学刊,2024,25(03):94-99.DOI:10.14151/j.cnki.jcxk.2024.03.013.
赵恬,鲍博尔.“智能+”视域下荆楚文化在文艺场馆中的传播现状探究[J].艺术教育,2024,(08):257-260.
赵恬,鲍博尔.“智能+”视域下荆楚文化在文艺场馆中的传播现状探究[J].艺术教育,2024,(08):257-260.
相关图片: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场馆。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供图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场馆。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供图
屈家岭城河遗址鸟瞰。国家文物局供图
屈家岭出土的蛋壳彩陶杯。国家文物局供图
编辑:申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