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特别是宜昌市夷陵区,是中国柑橘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据历史记载,早在4000多年前,荆楚柑橘就被列为贡物,出现在《禹贡》、《山海经》等典籍中。夷陵区地处长江上中游,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具有得天独厚的柑橘种植条件。因此,柑橘在这里得以广泛种植,并形成了独特的柑橘文化。
一、历史发展
夷陵位于长江上中游,地处亚热带北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具有得天独厚的柑橘种植条件,是柑橘文化广为流传之地。夷陵还是柑橘原种“宜昌橙”的发现地。1907年,英国学者威尔逊在三游洞采集到原始柑橘类型。1913年,美国植物学家施文格将其定名为“宜昌橙”。夷陵乐天溪、三斗坪等地也发现了“宜昌橙”原始群落,后设立了洞湾“宜昌橙”野生种质资源保护区。
据《禹贡》《山海经》等典籍记载,早在4000多年前,荆楚柑橘就被列为贡物。屈原在此吟诵《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表达自己忠贞不移的家国情怀。《吕氏春秋》谓:“果之美者,有江浦之橘,云梦之柚”。《史记·货殖列传》写道:“蜀汉江陵千树橘……”欧阳修在此吟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表现了他身处逆境却豁达奋发的人生态度。《东湖县志》记载:“唐宋时,襄州、荆州、峡州皆贡柑”。《宜昌县志·食货全》中描述:“宜昌原以出产香柑著名,尤以城北外之前后坪地方为最”。
二、文化活动
近年来,观光农业日渐成为国内乡村旅游的新亮点和好去处.观光果园作为其主要开发模式,通过开展采摘,耕种等农事活动,让游客享受田园,回归自然,在旅游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湖北宜昌(夷陵)柑橘节是湖北省宜昌市的一项重要文化节庆活动,至今已经举办九届。湖北宜昌(夷陵)柑橘节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文化、经济、农业等多个方面,主要包括:开幕式,通常在柑橘节首日举行,邀请政府领导、嘉宾及社会各界人士参加,拉开节庆活动的序幕;文艺演出,举办各类文艺表演,展示宜昌及夷陵区的文化魅力,为游客和市民带来视觉盛宴;柑橘采摘品尝,设置柑橘采摘园,让游客亲身体验采摘的乐趣,并品尝新鲜的宜昌柑橘;经贸洽谈,组织柑橘产销对接会、招商推介会等活动,促进柑橘产业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农产品展销,展示宜昌及夷陵区的特色农产品,包括柑橘、茶叶等,促进农产品销售;柑橘产业论坛,邀请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参加,就柑橘产业的发展趋势、技术创新等议题进行交流和研讨。湖北宜昌(夷陵)柑橘节不仅为游客和市民提供了一个了解宜昌柑橘产业、体验乡村风情的平台,还促进了柑橘产业的经贸交流与合作,推动了宜昌及夷陵区的经济发展。同时,该节庆活动也展示了宜昌及夷陵区的文化魅力和旅游资源,提高了宜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枝江仙女镇向巷村,当地人则将柑橘与二次元相结合,打造了一处“网红村”。网红村核心面积3200亩,取名“吉吉村”,卡通IP形象以橘猫为设计原型。橘猫又名“橘子猫”“桔猫”,是中国常见的本土猫类品种,已是“00后”人群颇受欢迎的宠物之一,与该村产业相互呼应。“吉吉村”设有景观塔、橘子工坊、民宿区、篝火广场、景观木平台,鹊桥,还有儿童活动区、农耕体验区,满足不同人群消费需求。“吉吉村”景观塔刚落成,就引来游客如云。国庆节小长假期间,枝江本土网络大V、自媒体人纷纷来这里打卡,“吉吉村”走红抖音等网络平台。来自武汉、荆州、宜昌等地的自驾游爱好者开车进村,汽车排成长龙。
相关报道:
相关论文:
魏昊星,袁平,岳黎,等.宜昌夷陵:一颗柑橘的“极致”之旅[N].中国经济时报,2024-07-10(003).DOI:10.28427/n.cnki.njjsb.2024.000586.
谢合平,阮琼,刘进,等.夷陵区柑橘产业现状及转型升级建议[J].基层农技推广,2018,6(03):75-77.
李宸宇,郭成诚,朱紫燕.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产业民俗文化在电商平台的应用——以秭归县柑橘为例[J].商场现代化,2024,(11):29-31.DOI:10.14013/j.cnki.scxdh.2024.11.039.
张凤岐.文化、市场与技术:10—13世纪柑橘在中国的扩张[J].中国农史,2022,41(05):112-124.
黄露葶.粤人诗与柑橘情怀[J].文化与传播,2022,11(03):53-57.
相关图片:
湖北宜昌柑橘种植地。来源: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吉吉村景观塔。枝江市委宣传部提供
湖北宜昌柑橘节。摄影:中新社周星亮
夷陵柑橘。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申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