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红色文化

【北京】时间:2023-08-26      来源:本站      

1701075040440.png

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 

      北京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孕育地之一和新中国的诞生地,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厚重的革命历史,红色资源密布,文化底蕴丰富。马克思主义从北大红楼开始传播,“七七事变”吹响全民族浴血抗战的号角,香山革命纪念地见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全中国的伟大胜利。北京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孕育地之一和新中国的诞生地,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厚重的革命历史,红色资源密布,文化底蕴丰富。中国共产党创立至新中国成立期间,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在北京创造的物质文化遗产和精神文化资源都是北京红色文化的范畴。其中,北大红楼、天安门广场、香山革命纪念馆等红色地标,李大钊故居、樱桃沟一二 • 九运动纪念亭等红色遗址遗迹和《新青年》杂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曲等红色文物均属于北京红色文化。五四精神和抗战精神是北京红色文化的价值指向和精神支撑。

      北京红色文化是红色基因与革命精神融合而成的厚重文化,其发展轨迹蕴含在北京人民伟大的革命斗争实践之中,经历了孕育与萌芽、成长与发展、厚植与丰富、积淀与成熟等阶段。它的形成发展拥有独特的土壤和条件,包括悠久历史与五朝古都的独特地位、近百年的抗争探索、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交流、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引领等。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北京红色文化 蕴含着不同的精神指向,包括五四精神、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精神层面的北京红色文化以其丰富内涵,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与其他地区的红色文化相比,北京的红色文化既具有革命性、先进性、人民性等全国红色文化的普遍共性,又体现出首善性、学府性、兼容性、时代性等自身的独有特性。北京红色文化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红船”到“红墙”的壮阔历程,铸就了具有丰富时代内涵和民族特征的五四精神和抗战精神,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调。

 

      北京红色文化之五四精神

      自古以来,首都始终为社会风气改良之先、思想教化传播之首,成为“四方之所观仰”。 北京红色文化体现了中共党史中的众多“首善”。北京的首善性表现在北京是五四运动的最早爆发地,中国第一个公开宣传 马克思主义的刊物《新青年》在北京出版发行,由李大钊、邓中夏等人在北京大学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是中国最早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北京作为中国现代教育的发祥地,著名学府众多,文化机构林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北京大学、北京高 等师范学校、中国大学等高校学府为代表,北京各级各类学校师生在五四运动、一二 • 九运动、第二条战线等运动 中展露英姿,推动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的发展,在青春担当与时代烽火中共同缔造出北京学府红色,在全国独树一帜。北京学府红色文化是北京学校进步师生廓清思 想蒙昧、启迪家国情怀、浸润文化精神的重要媒介。斗争性是贯穿学府红色文化形成、发展和创新过程的重要特质。

 

      北京红色文化之抗战精神

      抗战精神是北京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年抗战的伟大历史进程和革命先驱的铁骨脊梁,是伟大抗战精神的充分体现,也是抗战时期北京红色文化的核心内涵,包含着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抗战时期北京红色文化,是信仰的力量,是精神的洗礼,是新时代建设和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为构建新时代首都文化、打造全国文化中心奠定坚实基础,为坚定理想信念、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体系提供丰厚滋养。

 

      北京红色文化传承

 

      北京红色文化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和传承性。古都文化与京味文化是北京红色文化孕育发展的土壤和根基,是北京红色文化的发展基点。北京古都文化是北京红色文化孕育成熟的历史文化条件,为北京红色文化的萌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历史底蕴。京味文化是北京红色文化孕育发展的地域文化 条件,赋予北京红色文化以京畿特色。

      在北京红色文化萌芽、积淀、成熟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与时俱新、因时而化,内涵意蕴不断深化,内容体系逐渐丰富。北京红色文化的时代性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其一, 北京红色文化本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特定时期的产物。其二,北京红色文化蕴含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其三,在新时代,北京红色文化依旧闪耀着时代的光芒,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北京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赵卫东表示,“为了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北京全力打造了‘建党’‘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三大红色文化主题片区。” 以北大红楼、抗日战争纪念馆、香山革命纪念地等为重点,北京着力推动在京革命活动旧址保护连片成群。北大红楼、《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亢慕义斋”旧址、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旧址等31 处与党早期创建有关的重要会议场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得到保护修缮、立牌存念。通过党史展览馆建设,重大纪念日、革命历史事件蕴含的红色文化价值被深度挖掘。

      进入新时代,通过着力挖掘北京地区的红色文化,传承和发扬红色基因,打造红色地标,构建红色资源实践教育基地,有助于更好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而且,在传承和发扬北京红色文化的过程中,北京地区的红色资源可以 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将为红色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推 进首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增长动力。

 

      北京红色文化代表

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旧址)位于公园南麓区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其中,双清别墅(来青轩)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进驻北京香山,香山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总指挥部,是中国革命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的重要标志。

 

      相关论文

      [1]裴植.红色文化的内涵与主要特征[C]//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8年·首都文化卷).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22.DOI:10.26914/c.cnkihy.2019.095982

      [2]李文平.北京红色文化传播路径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2,30(01):27-30.DOI:10.19461/j.cnki.1004-8626.2022.01.015

      [3]张守连.北京红色文化的地位和作用[J].前线,2019,(06):95-96.

      [4]李鑫.北京红色文化内涵和价值初探[C]//中国博物馆协会纪念馆专业委员会.红色文化论坛论文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2012:5.

      [5]孙希磊;张守连;肖建杰.北京红色地标[M].北京出版社:202010.233.

      [6]洪玲;刘锋.北京红色文化概述[M].北京出版社:202004.117.

      [7] 李梦园.北京红色文化时代价值与传承[J].活力,2021,(23):21-23.

      [8]张彬;张晓新;黄超.北京红色设计发展脉络及特征价值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21(04):35-43.DOI:10.16255/j.cnki.11-5117c.2023.0043

      [9]刘锋.在历史中把握北京红色文化的生成逻辑与精神形态[J].红色文化学刊,2020,(01):93-100+112.

      [10] 抗战时期北京红色文化的重要内涵与时代价值


  相关报道

     红色文化_首都之窗_北京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beijing.gov.cn)

     北京,按下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快进键”

     让革命文物活起来!北京打造三大红色文化主题片区

     7条红色文化旅游路线见证海淀“红色历史”

     北京“伟大征程·历史见证”精品线路

     打卡北京文化新地标,14处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联动

     北京市属公园九大红色景点邀您体验


      相关图片

1701075004264.png

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旧址

1701075063796.png

陶然亭公园 慈悲庵

1701075083211.png

陶然亭公园 慈悲庵

1701075102237.png

中山公园 来今雨轩

1701075137800.png

 一二·九运动纪念地

1701075155976.png

耕织图水操学堂

1701075177909.png

益寿堂

1701075207491.png

慈悲庵

1701075234690.png

中国少年英雄纪念碑


本期编辑:张晶

内容综合自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资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