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10月17-18日召开,世界对这一倡议关注和热议不断,其文化外交成果也逐渐显现。“一带一路”在倡议之初就致力于充分发掘共建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丝绸之路”这一具有广泛亲和力和深刻感召力的文化符号。如今在推动东西方思想交流、文化交融,人类文明多样化、全球经济一体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化外交的定义和目的
基于约瑟夫·奈创造的“软实力”概念,米尔顿·卡明斯提出了文化外交(cultural diplomacy)的定义,即“国家和人民之间交流思想、信息、艺术、语言和文化等方面,以促进相互理解”。这个定义的重点是人民之间的交往。随着文化日益渗透到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中,各国利用文化外交来促进其文化独特性,从而增强世界文化多样性,同时为合作与对话铺平道路。研究表明,中国软实力的来源主要是公共外交,而文化外交是公共外交和软实力的一部分。
公共外交是政府通过公共传播媒体和与广泛的非政府实体(政党、公司、行业协会、工会、教育机构、宗教组织、民族团体等,包括有影响力的个人)打交道来处理国际关系,以影响他国政府的政策和行为。与公共外交相比,文化外交一般来说更注重长远影响,而不是具体的政策问题。其目的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形成长期的影响力。文化外交的影响范围从国家安全到增加旅游和商业机会。
文化外交的手段包罗文化的许多方面,包括文学,艺术(电影、舞蹈、音乐、绘画、雕塑等),博物馆和展览,语言和教育, 新闻和文化节目,国礼,宗教,品牌展示等。例如法国政府在中法建交40周年之际,针对中国公众实施的“法国——不只是浪漫”的国际公关项目,韩国政府的“韩流”国际公关项目,英国政府的“创意英国”国际公关项目也都是比较成功的文化外交“战略传播”项目,增强了国际受众对于本国的文化认知和认同。
文化外交的目的是让外国人民了解本国的思想和制度,为经济和政治目标建立广泛的支持。在一个日益全球化和相互依存的世界中,文化外交对于促进全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至关重要,同时具有影响个人、社区、国家的“全球舆论”和意识形态的独特能力。具体而言,它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产生作用:
1.对国家的人民、文化和政策有积极的看法;
2.促进两国之间更大的合作;
3.帮助改变目标国的政策或政治环境;
4.预防、管理和减轻与目标国的冲突。
“一带一路”文化外交路径
从《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第一至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务实成果清单等政府文件可以看出,“一带一路”文化外交相关的高层交往和民间交流机制逐步完善,人文交流合作平台和品牌已成规模,但是政府发起的文化外交项目远远多于非政府组织发起的项目,与国际组织合作开展的文化外交项目比较有限。
1. “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机制
政府间文化交流与合作机制逐步完善。截至2023年6月,中国已与144个共建国家签署文化和旅游领域合作文件。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稳定和牢固的官方文化交流平台,主要措施有:与上合组织、东盟、阿拉伯国家联盟等多个组织成员国及中东欧地区建立了人文合作委员会、文化联委会机制;文旅部与相关国家文化机构共同成立“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丝绸之路国际图书馆联盟”、“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馆联盟”、“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伊朗等中亚西亚国家共同发起成立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搭建了亚洲文化遗产领域首个国际合作机制。
媒体、智库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组织机构聚合了广泛的能量和智慧。中国中央电视台与有关国家主流媒体成立“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东地区8个国家15家媒体共同启动“中东伙伴”合作机制。中国智库与哈萨克斯坦、印尼、保加利亚、新加坡、俄罗斯、美国等智库共同发起成立“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
教育作为不同文明之间互学互鉴的重要桥梁也发挥了机制性的作用。教育部2016年发布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设计了“四个推进计划”,一是实施“丝绸之路”留学推进计划,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培养行业领军人才和优秀技能人才;二是实施“丝绸之路”合作办学推进计划,促进高等学校、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深化产教融合;三是实施“丝绸之路”师资培训推进计划,加强先进教育经验交流,提升区域教育质量;四是实施“丝绸之路”人才联合培养推进计划,推进国家间的研修访学活动。
2.“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合作平台和品牌建设
在人文交流合作平台搭建方面,双方政府举办中国—中东欧、中国—东盟、中国—欧盟等十余个文化年、旅游年。打造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一带一路”青年故事会、“万里茶道”文化旅游博览会等活平台。
在多边人文交流项目方面,中国政府自2015年起以“美丽中国—丝绸之路旅游年”为主题进行系列宣传推广,成功打造“欢乐春节”“丝路之旅”“青年汉学研修计划”“中华文化讲堂”“千年运河”“天路之旅”“阿拉伯艺术节”等中国国际文化和旅游品牌。围绕教育、医疗领域合作重点,打造“丝路一家亲”“健康爱心包”“鲁班工坊”“幸福泉”“光明行”“爱心包裹”“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中医药风采行”“孔子课堂”等活动。
媒体、智库搭建了专家学者交流互动的平台,并打造出了系列品牌。国务院新闻办连续多届“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国家媒体负责人研修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丝路名人中国行”活动等品牌影响力凸显,深受相关国家媒体和受众好评。“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发起第二届国际传播“丝路奖”评选。中国与有关国家(地区)出版商、学术机构和专业团体共同建立“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版合作体,与有关国家共同组建“一带一路”纪录片学术共同体。人民日报社与有关国家媒体共同建设“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评选国际传播“丝路”奖。
3. “一带一路”与国际组织合作开展文化外交
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发起并设立“丝绸之路青年学者资助计划”项目。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举办“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并发布《长沙倡议》。
“一带一路”文化外交影响
鉴于目前学术界、政策界并未建立起系统的文化外交效果评估理论和框架。本文从国内外学术讨论、媒体报道内容中的话语维度,并基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青年对中国文化认知的调查》《“一带一路”中国国家形象传播调查报告》《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9》等调查报告,分析“一带一路”文化外交产生的影响。
1. “一带一路”文化外交海外认知度和认知意愿高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9》显示,海外民众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度逐年提升,是海外认知度最高的中国理念和主张。根据北京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开展的“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青年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调查,从中国人文资源、中国自然资源、中国艺术形态、中国人物形象、中国生活方式、中国哲学观念这六类文化元素包含的18个文化符号看,四川大熊猫栖息地(3.21分)、太极拳(3.03分)和“一带一路”(3.02分)认知度位居前三,均值大于3分。
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一带一路”沿线七国青年对中国文化认知》的调查显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吸引了不同国家青年对中国文化的关注。33.70%的受访者接触中国文化在3年以上,其中22.90%的受访者接触中国文化时长超过5年。分布在全球140个国家(地区)的孔子学院充分发挥了语言的文化传播作用,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铺路架桥。20.40%的受访者具有汉语初级使用水平,其中2.80%的受访者能够与他人进行简单对话,9.00%的受访者能够使用中文传递基本信息。
2. “一带一路”文化外交海外认可度较高
根据海外网与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共同发布的《“一带一路”中国国家形象传播调查报告》,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逐步形成了兼容并包的中国国家文化形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9》显示,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主张获高度认同。超七成海外受访者认可中国提出的文明交流互鉴主张对个人、国家和全球治理带来的积极意义。发展中国家受访者对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方案”的积极影响认可度远高于发达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观调查分析报告》显示,高达85.7%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文化实力强大。72.5%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文化有利于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多元文化融合发展。
尤其是在话语建构方面,“一带一路”文化外交得到了国际学术界得好评。南加州大学公共外交中心发布的《软实力30报告》(The Soft Power 30 report)强调,“一带一路”倡议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中国也许是当代第一次成功地将其经济实力的硬实力与强调共享繁荣和区域发展的合作、包容性叙事的软实力结合起来。《“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在欧洲的软实力:中国叙事(最初)为何获胜》认为,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的前四年在话语角度是成功,得益于其“魅力攻势”,用欧洲受众喜欢的话语模式成功地在欧洲媒体打响了知名度。
3. “一带一路”文化外交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传播效能不足
当前,我国“一带一路”文化外交主要由政府主导,非政府组织在“一带一路”跨文化传播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专业化、系统化水平较高的国际社会组织相比,非政府组织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还相对较弱。“软实力之父”约瑟夫·奈曾指出,中国仍然面临软实力赤字,中国还没有如同好莱坞般规模庞大的全球文化产业,也没有足够与美国相媲美的大学。更重要的是,缺乏许多非政府组织,而这些组织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了美国的软实力。美国的大部分软实力不是来自政府,而是来自公民社会——从大学、基金会到好莱坞和流行文化。
国际组织是开展国际事务和影响国际舆论的重要行为体,联合国际组织开展公共外交及文化外交是国际上通行的惯例。而目前中国在除了政府、社会力量来推进“一带一路”文化外交之外,对于国际组织的借重不多,联合开展的文化交流项目和人文交流活动,除了前文的几个例子以外较少案例。
“一带一路”文化外交未来发展建议
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其中的“支持民间交往”一项中指出,中方将举办“良渚论坛”,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对话。在已经成立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艺术节、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联盟的基础上,成立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继续实施“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八项行动中的完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中指出,中方将同共建“一带一路”各国加强能源、税收、金融、绿色发展、减灾、反腐败、智库、媒体、文化等领域的多边合作平台建设。
从这些行动计划中可以看出,文化、教育、媒体、智库将继续作为中国开展“一带一路”文化外交的重点领域和行业。随着“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文化、教育、媒体、智库领域内的各种利益相关者可以围绕“数字丝绸之路”“绿色丝绸之路”等新思路开展“一带一路”文化外交。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重视。
1.促进“一带一路”文化外交多边化、主体多元化
“一带一路”文化外交目前以政府开展的居多,非政府主导的较少,主体多元性上较为欠缺。《经济学人》曾指出,软实力主要来自个人、私营企业和公民社会,而不是政府。未来更多非政府组织为主体的“一带一路”文化外交应该得到鼓励和重视。探险家、旅行者、商人、传教士和艺术家是早期的“文化外交官”,当下他们的作用也必不可少,文化企业、文化组织、文化类院校、学生学者等多元主体都是绝佳的“文化外交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作为全球文化外交平台,可以更多联合开展“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扩大国际影响力并吸引更多样的利益相关方,使“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更加多边化。
2. “一带一路”文化外交议题现代化、国际化
“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青年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印象中,我国具有国际影响的传统文化符号比重较大,现当代文化符号比重较轻。目前“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认知带有东方主义色彩,过多向“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会加剧自我东方化,不能很好融入国际话语体系。在“一带一路”文化外交中,应更多传播中国的现当代文化,拓展传播载体并创新传播形式,融入国际流行文化,使相关国家受众能感知更为现代化、国际化的中国文化。
3. 加强“一带一路”文化外交效果评估反馈
我国目前在“一带一路”文化外交方面投入不菲,许多主体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然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地区众多,国情和受众差异较大,构建效果评估反馈体系,对文化外交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估,能够为加强和改进“一带一路”文化外交提供更多决策依据。包括通过问卷调查、重点访谈、舆情监测等手段,常态化、机制化评估“一带一路”文化外交效果,及时反馈纠偏并有的放矢进行传播,为“一带一路”文化外交策略建构打好基础。
来源: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国际文化传播观察》第18期
作者:宁菁菁
编辑:宁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