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第一缕阳光》: 讲好“民主恳谈”故事

【非物质文化遗产】时间:2024-04-28      来源:中国文化报      

   f44d30753da4279a954502.jpg  

越剧《第一缕阳光》剧照 杭州越剧院供图

  “滔滔东海水,轻轻崖岸拍,八面风来,又见东方白。红红天边云,暖暖人间爱,心扉敞开,一缕阳光照进来。”4月10日至11日,以浙江基层“民主恳谈”成功经验为故事背景的现实题材越剧《第一缕阳光》,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作为一部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主题的创新越剧,该剧以“八八战略”和“千万工程”生动实践为背景,通过越剧反映二十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浙江人民探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率先走出省域治理现代化之路的生动图景。

  越剧《第一缕阳光》的故事发生在世纪之交的浙江滨海村落。村委会主任赵大海为解决水产保鲜问题,决定引进加工企业,却因急于求成,欲强拆村民刘克缠的石头屋,引起冲突,被村民大会罢免。痛定思痛,赵大海和村民们都认识到,要把好事办好、难事办成,就必须民主协商,集民智、聚民意,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共绘发展蓝图。一场石屋夜话,开启了“民主恳谈”之旅,迎来了新世纪“第一缕阳光”。

  作为一部植根基层的现实题材作品,《第一缕阳光》取材于新世纪“第一缕曙光”首照地浙江温岭,当地在2000年前后诞生了通过平等对话了解分歧、通过民主协商找到最大公约数的“民主恳谈会”。这种新生的民主决策形式将“干部和群众平等对话”和“群众之间平等协商”相结合,对话和协商的内容是当地一些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正是这样一个“民间发明”,在2004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第一缕阳光》正是以“民主恳谈”为题材,以小切口大主题、小故事大视角,通过越剧艺术形式生动再现了基层管理智慧,弥补了戏曲舞台反映“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题材的空白。

  如何运用戏曲方式讲述一个与基层民主相关的主旋律故事?该剧导演杨小青表示:“《第一缕阳光》将越剧和大奏鼓这两项国家级非遗深度融合,打造越剧舞台艺术明丽、温馨、浪漫为基调的民俗时尚化。”因此,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并结合时代要求进行阐发,对越剧现代戏在音乐、唱腔、表演等方面的创新发展进行了有益尝试,是主创团队对越剧现代戏创作的又一次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在情节设置方面,剧中主线人物摆脱“高大全”的英雄光辉与无缺憾气质,转而以“接地气”的人物设计和故事“好看”为标准去作整体的谋篇布局,使得这一描绘浙江滨海村落世纪之交的基层民主恳谈故事,真正走进了当下观众的心里。

  跌宕起伏的情节、富于个性的形象、动听感人的声腔、魅力四射的舞台呈现……《第一缕阳光》深深打动了北京观众。“剧中的村委会主任赵大海性格豪爽要强、一心为公,却大包大揽、急于求成,村民既爱又‘怵’。我觉得这样有缺点的主角才是真实可信的,才是可爱的。真是一台好戏!”观众张先生说。

  “《第一缕阳光》是一部有温度、有情怀、风格明快、呈现精彩的好戏。”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季国平谈到,《第一缕阳光》以不同寻常的品质深深吸引了观众,也证明了杭州越剧院是当代极具实力的越剧院团。


记者:刘淼

本期编辑:李彤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