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稻香村六代人匠心坚守,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时间:2024-06-05      来源:巩义融媒      

6月8日是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而今年也是我国批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各地文旅部门纷纷开展了系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多样性的璀璨瑰宝,凝聚着人类的智慧与历史的辉煌,而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都有一个重要的载体——老字号。其中,稻香村(苏州)作为中国糕点行业现存历史最为悠久的老字号之一,其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与传承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1717744121017.png

稻香村苏州观前街店

据了解,1773年在苏州创始的稻香村,是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向来被茶食糖果行业公认为“稻香村”正宗之源。创立以来,稻香村很好地继承了苏式糕点的传统特色,从原料加工到成品都有严格的要求,并且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精益求精,创造出一套与众不同的制作工艺,也因工艺独特,选料讲究,品类丰富,一直深受广大食客的喜爱,盛誉经久不衰。

1717744142498.png

稻香村传统糕点制作技艺第六代传承人艾满

以稻香村的拿手之作苏式月饼为例,其制作一直采用传统秘方,不使用任何模具,制作中要求有非常娴熟的手法技艺,综合考虑用料、时间、温度、气候等条件,经过制酥皮、包馅、成型、焙烤等工艺加工而成,最终成形的酥皮层薄如纸,多达18层。在2009年,“稻香村苏式月饼制作技艺”被列入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中国传统糕点的历史瑰宝。

1717744160841.png

稻香村250周年大会收徒仪式

荣誉的背后是几代人的艰苦传承,从第一代传承人吴金棠到第六代传承人艾满,稻香村一直坚持手工的传承,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将传统糕点制作技艺代代相传。在去年8月底,以“守正创新 行稳致远”为主题的“稻香村创立250周年大会”在“稻香村”品牌字号发源地苏州举办,会上稻香村还举办了一场充满仪式感的“收徒”仪式。在嘉宾们的见证下,六名员工拜稻香村第五代传承人徐红生为师,立志更好地传承弘扬稻香村传统糕点制作技艺。

为了让传统技艺与文化瑰宝更好地延续下去,稻香村还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用现代化手段最大程度的恢复失传技艺、改进传统技艺,现已逐步恢复了30多种苏式特色糕点,进一步丰富了当前市场上的中式点心品类,也为传统文化的承袭做出了突出贡献。

对传承的坚守,并不意味着对传统的固执。作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主体,稻香村在传承传统糕点技艺的同时,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更好适应新时代新需求。

1717744175284.png

碧螺春茶酥

以稻香村研发的新潮苏式茶点碧螺春茶酥为例,其在传统苏式糕点制作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降低成分中的糖度和油脂含量,精选苏州特产碧螺春制成的碧螺春茶馅裹在其中,将碧螺春与苏式糕点这两张苏州“名片”在舌尖上完美融合,一经推出即成为现象级爆款网红糕点,已累计售出超100万块。让人们可以在快节奏的城市中,喝一杯碧螺春茶,品一道稻香村茶酥,切身感受烟雨江南中精雅慢生活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国潮”的形式来更好地了解两大非遗技艺,可以说是文化效应和经济收益的双赢。

潮流在变传承不变,形象在变情怀不变,时代在变创新不变,稻香村始终坚守初心、传承匠心,勇于创新、历久弥新,已然成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一张闪亮名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