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诗艺的融合:新诗中的古典美学”

【多维对话】时间:2022-03-22      来源: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      

”活动,主题为“中西诗艺的融合:新诗中的古典美学”。活动邀请了来自中国、英国、波兰、亚美尼亚、智利、韩国的青年诗人、翻译家,对话国内著名诗人臧棣、西渡、雷格,并围绕新诗中的古典元素与代表性诗歌案例展开分享交流。本次活动由中国作家网、中国网文化发展中心协办。

1670555285130719.jpg

▲嘉宾线上交流。

敬畏传统,探索可能

        活动开始,主办方展示了由六国嘉宾翻译、朗诵的多语种版《镜中》。在嘉宾发言环节,北京大学中文系臧棣教授表示,纵观新诗的发展历程,新诗与传统的关系问题一直存在着分歧与争论。

 1670555308137465.jpg

▲《镜中》手迹。

        80年代后,年轻诗人们开始将古典诗歌视为文化资源,从中汲取营养,试图拉近新诗与古典诗歌的关系,于是便有了《镜中》一诗。他建议当代诗人创作诗歌时,在敬畏传统的同时,也要接纳各种可能性。

        初岸文学总编辑雷格认为,现代诗诞生之初的反叛、对抗就预示着未来的和解与融合。中国古典诗歌有相对完整的美学范式,在民众间有较高接受度,但作为农耕文明的产物,也容易与现代文明“水土不服”。

        他表示,这个问题在西方诗歌中同样存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镜中》的作者张枣重新审视了传统古典诗歌的文化、语言资源,探索出从个体出发、关照世界的新方式。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西渡教授认为,《镜中》描摹的画面是对未来的一种想象,并以未来对过去的回忆形式来呈现。现在、过去和未来在此诗中形成了一个环形结构,彼此之间互为镜子。

        他表示,这种时间结构的处理远远比古典诗歌复杂,体现了现代性、展现了汉语之美。成熟的诗人不应将古典诗歌对现代诗的影响视为桎梏,而是应将其与世界诗歌都视作宝贵的文化资源。

展现特色,继往为新

        在青年代表分享环节,波兹南密茨凯维奇大学东方学院副教授Joanna Krenz表示,在诗歌翻译时,译者应有意识地弱化中外语法差距,注重呈现诗中的古典原貌。

        英国诗人Stephen Nashef认为,中国美学的意境是由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塑造的,例如《镜中》的“南山”,而这种意境在英语世界中并不存在,因此增加了中英互译的难度。

        智利诗人Roberto Aedo认为,无论历史文化、语言等要素发生怎样的变化,诗歌的核心始终一致,当代诗人可以重新定义图像和结构,旧的可以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变成新的。

        亚美尼亚诗人Robert Tsaturyan表示,阅读、学习、翻译外语诗歌都是出于对语言中陌生性的追求,而《镜中》这首诗就能够吸引世界读者了解中国语言文化的魅力。

        在华留学生朴敏纪介绍了韩国现代诗人为保留诗歌古典性、增添审美现代性所做的有益尝试。心理学博士、诗歌爱好者谢海山认为,如果过多纠结写法规矩,可能会影响诗歌创作的生命力。

        诗歌之所以被很多人喜爱,正是因为它有无限的空间,能让读者们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作者:文化交流部
单位: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