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岩:“两创”视域下北京雕漆创新设计的文化生态探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时间:2023-12-01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摘要】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度开展,北京雕漆技艺当前取得了一些成果,尤其是在“两创”视域下,生态融合的格局得以凸显,呈现出差异化与多元化的生态,但在保留原样还是创新发展上仍存有诸多争议。基于实践考察发现,北京雕漆技艺创新发展存在局限与问题。从创新设计的视角对其进行重新审视,有助于构建地方传统技艺相关生存环境与文化新生态。由此归纳出的技术路径和挑战,以及多样的非遗文化生态特征,将有助于推动北京雕漆的非遗保护与可持续性创新转化。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雕漆;创新设计;文化生态;可持续性发展

自雕漆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至今,北京雕漆技艺(以下简称“北京雕漆”)在政府投入、群众参与、学界关注、艺术设计赋能、消费体验以及产业规模上都有了较大的提升,体现了一个可持续性演化的动态过程。在社会转型中开始突破与设计、艺术的边界,呈现出自发生长的活态性和创新性①。北京雕漆的文化生态越来越多地融入多元跨界的保护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就弘扬传统文化提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两创”方针为非遗传统技艺的保护发展与当代表达指明了方向,使文化传承和文化产业发展相互融合促进。“两创”方针也为城市非遗传统工艺产业规划与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找准非遗传统手工艺与“两创”的契合点,使其以合理的方式回归大众,形成活态化的传承,也是非遗传统手工艺融于当代的创新方式。

在“两创”背景下,北京雕漆创新设计的生态体系建构变得十分迫切,其独特的文化属性和产业价值引起文化设计领域的关注。但由于参与主体的立场差异,而使这种创新设计存在边界模糊和目标差异。在经历非遗研培研学计划与创新设计的热潮后,北京雕漆面临更多的考验。本文以北京雕漆为对象,拟从创新设计生态机制的形成、核心价值问题、构建趋向等方面,探讨“两创”视域下,如何从文化生态的创新设计视角寻求一种整合机制、路径方法与发展目标,以新的观念推动非遗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文化生态的内在规律与现状

(一)创新性发展的必要性

在“两创”视域下,传统技艺的创新设计变得愈发重要,但非遗传承人的创新实践未必能使技艺保存延续。很多传统技艺工坊因创新能力有限,缺少可以和专业设计机构合作的平台和人脉,因而陷入仅能维持生计的困局,而诸多文化创意机构每年却发布大量传统工艺的设计产品,以传统工艺为元素进行的再设计,并未与其产生合作关系,无法共享经济效益,从而形成传承人群与创新人才之间的隔阂。就北京雕漆的创新发展而言,也一直在进行历史的延续性演化,存在一些创新不合时宜的局限。一些雕漆手艺人在文创公司的误导下,盲目随意嫁接日本卡通图案和流行文化题材,在衣物、箱包等服饰用品上强加雕漆饰片,或者原样替换笔记本手机壳等产品表面。虽然可以宣传北京雕漆工艺,取得一定经济效益,但忽略了技艺自身的保护与主体性,使北京雕漆成为工业产品的附庸,成为一种符号化的标签。畸形创新流行的原因在于生搬硬套的模仿技术含量低,易迎合市场潮流快速取得经济效益,也折射出雕漆手艺人在创新能力方面的短板,这种快销方式的创新设计值得警惕。

源自“自然—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文化生态有着其自身的内在规律,与作为非遗的北京雕漆的生存环境构成一个整体互动的文化生态关系,而非孤立的存在。创新设计生态概念即是由此引申出来,如何避免这种生态的失衡是北京雕漆创新设计的关键所在。要注重工艺所置身环境的改变,很多技艺源自农耕时代民众的日常生活方式,形制、质地、色彩、装饰应用于特定的民俗文化②。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后带来经济环境、生活方式的改变与工业化生产的冲击,北京雕漆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其生存状况与环境密切相关,但并非完全被动接受环境的影响,其自身的性质和定位也会与环境相适应。

在以GDP为核心的发展理念下,经济的诉求很容易成为北京雕漆创新发展最直接的动力,易陷入以经济利益为主导的开发,而导致文化传承功能被削弱,从而出现急功近利的短视心态,这种随意拼凑嫁接正是过度注重经济效益的价值观异化的体现③。从文化生态的层面而言,北京雕漆需要内嵌在自身周围的文化生态环境中,除了必要的经济联系外,还要重视与民众文化精神传承需求的联系,避免将经济利益作为保护的唯一动力。

即便北京雕漆面临着生存环境改变的窘境,但若能以需求为导向,在保存和优化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将传统的艺术性与当代的新颖的设计创意、新工艺材料相结合,依然能使承载传统文化精神的技艺紧密联系当代生活④。通过重塑材料与工艺升级,应用于时尚用具与运动护理等新特殊环境的设计中,形成更为耐用精致的产品。同时探寻传统工艺与人工智能结合的可行性,以回应当代高新技术发展的需求。即高超的传统技艺与高科技、新材料复合的创新方式可以促进修复北京雕漆与其所处环境的多层生态关系,成为被环境所需求的活的非遗技艺,而非压缩为一个空壳的非遗符号。在“两创”背景下,北京雕漆的保护开始从盲目追求名录级别和大师人数,转向科学可持续性的保护上。从符合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活化方式角度对其进行重新审视是创新设计的必经之路。首先,创新设计并非北京雕漆技艺的单向行动,而是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是外界专业团队共同合作的支持,另一方面是雕漆手艺人主动思考,积极接受时代新观念。其次,不能以经济作为主要衡量标准,在创新上要推动北京雕漆与整个文化生态的联系。形成“从文化生态到创新设计生态的演化”,体现设计参与的放大价值。通过使技艺内嵌生存环境,从而进入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⑤。随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持续深入,文化生态环境对北京雕漆技艺创新设计的影响更加突出,要发挥非遗培训机构的作用,避免培训成为单一化的教学活动,事关非遗保护的成效。

(二)创新设计现状与模式

近年来“两创”热潮的兴起,使北京雕漆各种创新设计产品层出不穷,成为新时代表达个性审美和品质的载体。作为京作宫廷非遗的组成部分,北京雕漆承载着传统文化根脉,拥有巨大的创新设计潜力。“两创”是一种具有动感的时代趋势和生机性的潮流,能够在传统的传承中融入创新精神,进行多元融合与跨界⑥。北京雕漆需要重新定位其所蕴含的传统美学价值,融合文化基因与当代社会功能需求及文化场景,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流通于市场的本土文化产品。

这种研发现状体现在:首先,北京雕漆参与者愈发丰富多元,介入其再生产的主体多元化现象较为常见。既包括艺术家、设计师、中介商、学院教师等个体,也包括艺术馆、博物馆、设计公司等组织机构,雕漆的创作、生产与传播链被多样化的机构与个体介入。其次,北京雕漆除家族与师徒传承外,还出现了工作坊、高校、传习所等更加多样化的传承场所与传播方式。再次,北京雕漆在生产制作、艺术创作、传播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化。京郊的创作生产与民俗的关系较为紧密,而市区内的雕漆则逐渐融入商业活动与日常生活中,成为市场流通的一部分。最后,在技术、市场、消费群体等影响因素下,其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与形态。整体上看,北京雕漆创新设计研发呈现出动态化的发展特性。需要从文化生态变迁上进行分析,探讨多元生态对北京雕漆的重塑。

以雕漆手艺人、设计师、社会机构、品牌企业和高校为代表的5类创新设计载体,既有独立的研发模式,也有协同发展的共性。由于很多社会机构对手艺人认知不够,因此需要专业平台进行跨界合作。以高校为主体的研培计划和传统工艺工作站,形成了设计师与手艺人协同研发和自主研发的模式⑦。其中,自主研发可分为研培班研发、驻地研发和工坊研发3种模式。隶属于研培计划的研培班研发是高校设计专业教师和设计师对雕漆手艺人开设关于设计创作的教学课程,而解决具体产品的研发是驻地研发,如设计师、手艺人和艺术家组成为期半个月至1个月的研发团队,按着设计制作需求进行研发。工坊研发则是对北京雕漆进行转化创新,一般周期为半个月至1个月,面向高校学生,采用手艺人和高校教师的双导师制,以提升动手实践能力。这种模式更具有市场成熟性和目标性,部分创新性成果具有突破性,可直接进行小批量生产。

自主研发侧重解决雕漆工艺和创新设计的认知差异,融合专业分工,使雕漆工艺通过合作形式形成创新合力。在研发上依次分为对应项目、分工整合、协作开发、结果落地几个进程。在对应项目进程中,雕漆手艺人和设计师尝试在跨界中对彼此的领域进行了解,通过跨界培训、讨论和考察,获得体验触动感和研发灵感。要理解设计的理念、流程,了解市场审美需求,打破边界的固有认知,从而创造未知的可能⑧。在分工整合进程中,依据研发目标设定设计师和雕漆手艺人的协同合作,考验彼此的综合判断能力。通常在驻地研发中,设计师与雕漆手艺人是驻地项目邀约的。而在研培班研发和工坊研发中,设计师和手艺人是彼此互选的。在协作开发进程中,深度考验设计师与手艺人合作,产生文化理念的碰撞、审美认知的妥协,从而达成跨界合作⑨。其中,如何使思维方式认知达成一致是协作面临的关键考验。在结果落地进程中,一些手造博览会、手工艺设计周成为北京雕漆展示的平台。同时,创立“设创研发+宣传推广”一体化平台,发挥设计进入工艺的当代价值。

在协同研发模式中,跨界品牌成为重要方式,使消费市场与北京雕漆对接,扩大传播影响力。如与国内知名企业品牌跨界,借力知名品牌的粉丝,促进北京雕漆的进一步发展。在跨界品牌中又包含对接需求、研发产品、发布成品等几个步骤。在对接需求步骤中,明确与北京雕漆相适应的品牌;在研发产品步骤中,选定手艺人对相关产品进行研发设计及打样制作;在发布成品步骤中,制定宣传方案,进行产品发布,收集信息反馈。

(三)创新设计的驱动主体及其关联

北京雕漆的传承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文化生态系统,以确保能在政府领导下进行活态传承与活化创新。当前包括核心驱动与外围驱动两大类型的驱动主体。核心驱动主体以手艺人和设计师群体为主,两者密切联系。首先,手艺人是核心技艺知识体系的持有者。部分手艺人联结社会程度高,在传承技艺的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能够创立非遗品牌和体验基地。其次,以设计师和创新设计公司为主体的设计群体是联结北京雕漆资源与当代生活的关键,翻译传统资源形成文创。这些设计群体理解并热爱北京雕漆,在其中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

在进行创新设计过程中,除核心主体驱动外,还包括社会机构、品牌企业、高校提供公众传播、商业推广与学术研究的创新动力⑩。第一,以非遗保护中心、博物展馆与社区中心各级文化系统为代表的事业单位和以非遗保护协会、相关行业协会、公益组织等民间非营利性机构为代表的社会机构。这类驱动主体的贡献体现在:一是对社会资源以中间方的形式介入,如将北京雕漆引入国际知名品牌中,使其获得社会性关注。二是带动社会公众介入北京雕漆的传承发展,促进其在社区中的传承。三是通过海内外品牌企业介入到商业领域,使设计师和雕漆手艺人获得经济效益,吸引更多的文化资本。第二,高校承担起非遗研培教学计划的重任,设立北京雕漆传承基地与研究中心,实践高校新文科建设,此成为北京雕漆研发、交流、学习的平台,创作出更多的新作品。

由此可见,在北京雕漆创新设计生态的动力系统中,手艺人和设计师是系统核心,社会机构、品牌企业和高校是催化剂,由此形成5个驱动主体。另外,在生态系统中不可忽视社会公众的消费主体作用,使北京雕漆联结市场经济体系,而互联网、微视频等新媒体日益活跃,成为驱动主体和社会公众之间的纽带,在各种关系的合力作用下,有利于传播北京雕漆,使其联结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

二、创新设计的核心价值问题

(一)完善知识体系与传承体系

传统手工艺的传授,涉及工艺制作中所运用的材料、形态和工艺等方面的知识,器物使用、选择、保存等常识,以及相关的规格、品质、配置、传说故事等内容⑪,可归为无形知识、有形表达知识、身体知识、机械知识、文本知识这5种主要类别。在“两创”视域下,技艺的创新设计受到不同知识类别的影响,手艺人知识体系内容主要由嵌入性编码、非嵌入性编码和隐性知识构成,取决于手艺人所掌握知识的数量与质量,也可从知识体系和传承体系层面不断完善。

1.知识体系层面

对于北京雕漆而言,知识体系的获取和传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通过口传身授、经验总结、学院教育等,都是塑造知识体系的重要路径。根据对技艺的依赖程度和不同知识形态,北京雕漆的知识体系可分为以下4种类型:(1)信俗性知识。这类知识来源最广泛,可来自行业内、师徒间、地方学校等,潜移默化影响雕漆手艺人。以行业规范和共同信仰为典型,包括行会、学徒、生产等制度,成为行业的共识规范。北京雕漆手艺人要自觉遵守行业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行业中的禁忌、习俗、崇拜、传说等信俗性知识,才能进一步提升行业凝聚力,塑造行业威信⑫。一些禁忌习俗在当下依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影响雕漆手艺人的知识结构与实践活动。(2)程式化知识。这类嵌入性编码知识通过师徒传授遵循的工艺流程与步骤规范,比个性化的雕漆知识更加成熟和固定化,可脱离人的身体而存在,有利于知识的传播与普及。一些必要的程式化需要被遵从和恪守。(3)技能性知识。这类知识来自个体实践,涵盖材料、工具、加工、保存方法等,是北京雕漆活态传承的关键(图1)。技能性知识的内涵和形式是一切工艺知识转化的来源,一直处于变化中。其可细分为两种,一种是可共享的个人性口诀方法,可以图表文字形成嵌入型编码知识;另一种是个人独享,难以言传的口诀与绝活,体现技艺水准的隐性知识。这些独有的经验性秘诀与技巧形成约定俗成的保护系统,也成为核心技艺保护的体现⑬。(4)原理性知识。其包含一些能够进行科学阐释与传播共享的显性知识。传统雕漆因经验的传习方式导致对技艺缺乏科学思维和理论总结,对复杂隐晦的知识进行检验探索,可使北京雕漆工艺更加具有实效性和科学性,提升行业的生命力。

▲图1 上手(拍摄:宋本蓉,2015年)

2.传承体系层面

北京雕漆的传承是一种历时性和动态性的过程,师父口传心授、个体经验总结、学院教育都是知识传承的重要来源。在知识的传承体系上,可分为如下4个阶段:(1)技艺实践体验。技艺是以实践为核心,实践是雕漆技艺的生命,具有可持续性。实践体验所产生的技能性知识,需要反复进行实验,生成与身体融合的技能性知识,并在实践中反复检验,体会技艺的直观经验和可操作性,使隐晦的工艺知识在具体实践中得以体现。通过仔细揣摩,认真观察,配合默契,口传心授因此也成为技艺传承的根本方式。(2)技艺经验总结。技艺实践过程中很多散乱不成体系的知识,需要不断积累形成个人化的工艺总结,也是技能提高的决定性保障⑭。如调整配方,矫正雕刻方法,形成稳定的技艺体系,从而成为行业的经验性知识,保证工艺的稳定性质量,为更多的手艺人掌握,促进行业技艺层次的提升。(3)把握技艺原理。由于传统思维多注重技艺实践的功利性和审美性,从而导致思维的薄弱,重感性体悟,缺乏“由技入理”的求证反思,难以形成科学规律性原理⑮。亟待北京雕漆从业者强化对技艺原理的理解,形成可脱离身体存在进行表达的理性经验性知识体系,并在一定积累下推动工艺活态传承。(4)共享技艺知识。不同类型的知识形态在雕漆手艺人之间有序传承,成为一种共享性知识,但在共享的程度、意愿、环境和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也决定了北京雕漆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在“两创”背景下,雕漆手艺人有义务培养人才,带徒授艺。个人化的技艺知识和经验诀窍的公开化,对于很多雕漆手艺人而言主观意愿并不强,因涉及其所保持的市场优势和行业地位。但信俗性知识、程式化知识和原理性知识的共享则少有阻力。尤其在当下学院教育的培养中,一般性的行业知识已得到共享,除传统口传心授与文本传输外,影像等虚拟传播技术也得到广泛使用,降低了技艺获取门槛,提高了传承效率。这些原本属于个人的技艺,经过社会化后,以客观化的知识、实体性的物品和工具为载体,成为可共享、可广泛传播、易于获取的技艺。这种共享性知识是广泛传播的,具有实体化、客观性、共享性等特点⑯。需要北京雕漆手艺人克服封闭性与保守性,在技艺中分离出可编码可传播的客观共享性知识。

由此可见,北京雕漆技艺文化创新设计需要从业者自身明确技艺实践中知识体系的构成,探索技艺不同阶段的形态,激发创造力,推动隐性知识显性化,共享更多有价值的技艺知识,从而扩大传承人群,提升创新力与传承效率。

(二)构建多元主体重塑下的融合共生机制

1.身份转变与多元主体的再生路径

在政策、制作理念、市场、消费需求等多重引导下,北京雕漆参与者的身份也由单一向多元转变,形成“手艺人—商人—电商—教师—设计师”多重身份,从而推动网络化的再生产路径。这对于解析北京雕漆的再生产路径具有参考价值。首先,将再生产过程中的制作工艺与民俗文化中的隐性知识进行把握,确保文化内涵的传播。其次,在文化创意博览会上进行营销,在电商平台建立专属网店。再次,一些青年雕漆手艺人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和设计水准,有助于北京雕漆塑造符合当代的审美风格。同时,尝试以产品设计师的身份探索北京雕漆与市场、设计的创新结合。雕漆手艺人通过主动或被动的身份转变,不断拓展再生路径的维度与生产机制。

在北京雕漆的原文化生态发展模式下,其主体是纯粹的制作者与消费者。随着文化生态向共生态化转型,手艺人、高校、政府、企业、媒体、工坊、行会协会等不同参与主体介入北京雕漆多元化的生产制作路径,拓宽其销售与传播渠道,促进创新生产机制⑰。使北京雕漆不同参与主体之间形成“创作—生产—传播”联动的网络化发展模式。首先,在文旅部支持下,组织雕漆手艺人积极参与研培计划,形成“政府—工坊—手艺人—高校”的联动。其次,组织雕漆手艺人学习设计知识,工坊要在创意设计公司指导下,对雕漆产品进行批量化生产,形成“工坊—手艺人—设计公司”的联动。最后,雕漆工坊要通过建设品牌体验机构,借助全国展览展销会的宣传推广,发挥北京的独特地理优势,形成辐射全国各地的影响力,从而促进雕漆产品的产业化与市场化转型。

2.分众化与定制化的传播方式

在共生发展趋向下,北京雕漆的传播已从人际传播的口耳相传与大众传播的机械化生产转向符合分众与小众需求的传播方式,多元主体进一步推动北京雕漆传播的分众化转向,也进一步导致雕漆产品形态和传播模式的不同⑱。如被客户以个性化的要求进行定制,在保有原有造型与图式表现形式下,不断进行调整修改。这种分众化的传播体现了北京雕漆创作题材的灵活性与创作风格的主观性,形成大众生活中活态化再生模式。

从北京雕漆的传承来看,工坊、学校推动了其由分众化转向定制化的传承模式。自2014年非遗研培活动展开以来,各大高校形成了结合自身优势的有针对性的研培模式,包括承办研修研习的培训,开展教学和研发工作。以“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为目标,将雕漆手艺人、设计师、学院教师、学生、设计公司等新型参与主体联结起来,探索实践创新设计转化和活态传承的路径,共享定制化授课方式。同时,一些文化创意产业园引入北京雕漆项目,进驻大量雕漆手艺人进行定制项目的开发,面向社会公众需求开展不同学习体验。这种依据社会需求形成的可体验化与定制化的授课模式,改变了传统家庭和师徒等原生态传承方式。

3.多元主体推动下的差异化审美评价

北京雕漆在由原生态化向共生态化发展过程中,其发展路径、传承模式受到具有能动性的多元主体的重塑,必然面临现代审美风格的差异化发展诉求。若局限于原有生态审美评价系统,必有悖于当代发展趋向,使审美评价体系有所松动,因此有必要厘清当前北京雕漆审美评价的差异化问题。首先,在商品化、产业化、娱乐化影响下,北京雕漆的审美标准越来越多地受到商业评价和现代设计理念的影响,原有造物和生活理念逐渐被消解。在工坊主导、创意设计公司介入、规模量产化需求、商业媒体包装下,已脱离原生态状态,更注重实用化与产品化。因此需要不断汲取现代设计理念,满足受众群体审美诉求和商业评价标准,构建适宜的审美评价体系⑲。其次,北京雕漆在原生态下所保留的民俗生活观念、地域风貌、规约等审美评价体系都需要以可物质化、指标化的方式进行传播。通过建立北京雕漆传习所、博物馆等在地方式,以及建立线上展厅、数据库等在线方式,以保证原生文化基因的延续。最后,精英化的个体审美逐渐成为主流趋向。促进北京雕漆向哲学观念与批判性当代艺术等未来化审美评价标准发展。愈发侧重个案的观念性与典型性,注重雕塑性与抽象性的个性化表达,从而形成风格化的、观念化的、实验化的当代独立手工艺语言。

(三)进行进阶式的转化实践

北京雕漆通过高级定制、文创系列、跨界公共艺术、补充社会美育、参与博览会等形式,以创新精神探索融入当代日常生活。具体来说,北京雕漆创新设计生态转化类别可分为以下3种:(1)是以技艺为核心的高级定制作品。不计成本的纯手工制作,类似法国奢侈工艺品的高级定制,在私人定制、拍卖收藏、交流展示中应用广泛。作为宫廷京作、燕京八绝之一的北京雕漆更适合在高级定制的路线中获得新生,通过组建设计师团队,围绕专门主题,展开定制研发,深度融合北京雕漆与时尚设计。(2)是提升时尚创意设计后,结合工业生产与手工制作的“国风国潮”手工艺产品。这种方式通过向手艺人提供订单,促进京郊工农群体收入。在经过市场投放后,对形成的网红产品进行分析,把握好机器生产与手工制作的分配比例,依据手工制作的成本与耗时定价,从而制定符合手感和价格优势的方案。这类手工艺产品多以日常生活用的各类饰品、文具、摆件为主,将传统宫廷工艺转化为都市新时尚。北京雕漆创新设计的关键在于应用路径的突破,如与现代生活家居结合,通过家居设计师与雕漆手艺人组成研发团队,完成系列家居设计的优化结构、调色打样、测试安装等,包括灯具、家具、壁饰、家电等,拓展北京雕漆的应用领域,传统京作与现代设计的碰撞可成为非遗创新的亮点⑳。(3)是以传统图案纹饰和造型样式为代表的视觉元素作为设计创意的文创产品以及各种形式的数字体验产品。以机器制作为主,手工占比低,具有价格成本的优势,形成具有文化吸引力的特色文旅产品,有助于推动北京雕漆的公众普及。除视觉元素外,也可加入以仪式、口头传颂、表演、宇宙知识、社会主题等其他视觉呈现形式,如京剧、二十四节气、红色文化等。

以上创新设计转化实践的不同进阶方式,是形成国风国潮创新产品的核心,构建当代创新转化的体系。从文创产品到手工艺产品再到高级定制作品的进阶过程中,手工制作的含量逐渐增多,所面向的消费群体逐渐缩小,形成从基本认知到文化认同再到心理热爱,逐渐进阶的消费心理㉑。由轻体验、价格亲民的入门级,到符合功能和审美需求的较高购买级,再到价格高昂的顶端消费级,能够促进公众认知和商业流通,也逐渐培育起北京雕漆可持续性的文化消费市场。

三、创新设计中文化生态的构建与目标

在北京雕漆文化生态由原生态不断趋向共生态化的过程中,多元化的参与主体也会产生新的组织结构和联结方式。推动重塑北京雕漆创新设计文化生态构建过程中再生路径、传播方式与审美评价体系。以工坊制作、数字智能转型、工业生产转型为代表的3种相互共生的创新设计文化生态体现了北京雕漆在不同社会系统下,保护与发展变迁的过程。不同参与的生态主体都有自己的角色定位,彰显生态的多元文化价值,在维系雕漆工艺本质内涵下不断探索与新技术的新融合方式㉒。在工坊制作生态中,创新设计为雕漆拓展品类和市场;在数字智能生态中,回归雕漆本质创造力,通过新兴技术与雕漆充分交融,探索大众参与与工艺升级等多元的创作方式;在工业生产转型中,通过创新设计转译手工艺经验知识,深度参与手工艺产品的研发与营销㉓。北京雕漆的多元价值差异在这3种生态中得到体现,其多元共存发展的方式,也体现了北京雕漆技艺的适应力与演变力。

(一)以社区化为核心的工坊制作生态

作为非遗传统技艺,北京雕漆创新设计生态的核心主体为技艺的承载者,即使人享受北京雕漆生产和再创造的社区生活文化。社区、群体和个人主导北京雕漆的创新设计与传播,从而增强其可见性,保持社区文化生态,发挥社区传承人的作用。从国内早期非遗工作设立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到非遗法推动保护的法制化与规范化,再到高校开展非遗研培计划和设立传承基地,都拓宽了北京雕漆的创新设计渠道。在北京雕漆工坊制作的创新设计生态中,由于生产的低效与社会需求的不断变迁,源自社区内部自生文化的创新设计很难实现。北京雕漆在维持原有制作方式时,原先的生产动机和关系就会发生变迁,生产供求关系需要在创新设计引导下重新建构。吸引更多人专注学习雕漆技艺,重建工艺制作场域。如通过创新设计项目组协助建设北京雕漆的传承创新基地,提供具有支持性的工坊生产环境,促进工艺创意的研发。又如不断探索雕漆的材料特性,诠释当代美学功能,形成丰富多样的形态与功能,使北京雕漆以艺术化的面貌应用于现代生活。作为“创新设计中间人”的设计师,加强北京雕漆与当代艺术品市场的联系,实现为工艺而设计的挑战,从而打造系统模块化的北京雕漆传播体系。

工坊制作生态注重自我认同与生活文化的自发延续,呈现出一种文化价值。其主体以工匠个人和群体、社区为代表,运用天然材料、身体技艺、具身知识和隐性知识,依赖于非遗名录体系、非遗研培研习计划、生态博物馆展开。依托工坊制作生态的创新设计体现了维护社区本真性与传承经典的核心参与价值。其价值内涵体现在为工艺而设计,突出知识中间人与经典传承性,体现了北京雕漆的本真性、在地化与活态化的社会价值。

(二)以个性和高新技术融合的数字智能转化生态

数字智能生态是当前手工艺在组织、生产、传播、分享方面的创新系统场景,在以3D打印、生物材料、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推动下,任何从事雕漆的人都可成为创新的一部分。这种造物和技术的变化,更加凸显个体的创造与分享。数字与文化之间由二元对立到联结,雕漆技艺中的思维过程、精神态度、生产方式与新技术的融合,将使工艺更加智能与多元混合,展现手工艺形态在数字文化生态下的演变㉔。形成3个生态趋势:

一是北京雕漆创意过程和用具的智能升级。这一趋势,一方面,基于智能生成的工艺数据结果,快速实现设计需求,实现雕漆工艺样本的智能创作。另一方面,以传感技术、新材料创新工艺本身结构,推进雕漆工艺的数字化。需要在技术上谨慎处理,保持北京雕漆工艺不规则的微妙变化,从而凸显创作力。

二是北京雕漆的数字资源多元共享。当前的大数据可形成全国雕漆数字资源的聚合生态。通过数据构建雕漆工艺在视觉、语义、地域上的关联,并建立知识图库,使设计师、公众、手艺人更加系统地认识工艺㉕。

三是北京雕漆文化体验的多形态融合。依靠数字智能技术形成更加真实活化的互动性体验,使从业者成为数字工匠。如利用动作捕捉技术形成身体表情数据,生成模拟传统雕漆刻法并可现场打印的数字模型,解决雕漆制造的标准化问题。同时依赖技术形成的数据,生成融入个人体验的个性化雕漆产品。通过混合媒体使北京雕漆从消费品转向文化体验和创意载体,引导手工艺社区营造,反思社会身份,塑造公共数字文化空间㉖(图2)。

▲图2 北京嘉德艺术中心的《朱艳华绮——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朝 漆器展》(拍摄:作者,2021年)

数字智能生态注重个体价值、创造力和生活化体验,使工艺呈现出一种商业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有机体。其主体以工匠个人和机器、新材料为代表,运用模式识别、智能生产、定制生产、特征挖掘、材料生长等技术方式,依赖于大数据平台、智能制造平台、智能辅助设计等举措,体现了激活文化效能、融合雕漆工艺与技术、创造个性化体验的核心参与价值㉗。在创新设计内涵与价值上体现为以个性与技术融合为目标,进行数字资源的开放共享,升级创意过程,创新数字文化体验,体现了北京雕漆工艺本体的创造性、个性化与差异化的社会价值。

构建数字化非遗保护平台条件可推进北京雕漆文化生态的变迁,面向大众的多维触点与工艺体验可通过数字化平台的不同交互方式实现,主要可分为以下5种:(1)典藏平台。搜集北京雕漆的实物资料、技艺制作过程和工具。使更多的人能高效了解工艺。不进行再创造和非遗数据加工,真实、完整地将北京雕漆以多媒体的方式进行保存。在元数据的标准化、模型的构建、管理与维护数据等方面,更加有效地传达技艺信息㉘。(2)交易平台。北京雕漆的发布与销售,交易平台可包括特定的小众平台,如东家;综合性非遗手工艺平台,如京东。售卖相关的传统手工艺品、现代艺术品、文化创意产品、私人定制工艺品等。北京雕漆商业价值的凸显,关键在于加大电商运营能力的培养与作品的版权保护。(3)传习平台。通过丰富的交互体验展示和传播北京雕漆的技艺过程,开放雕漆数据的应用与开发,运用AR、VR、3D等新技术使采集的非遗数据更具有交互性㉙。但要突破文化情境与现场在地体验感的局限,使从业者能长期进行学习。(4)创意平台。在技艺和资源上支持北京雕漆创新设计。基于大数据与可视化知识图谱、视觉特征建模等方式,开发智能生成工具,活化北京雕漆数据知识体系。随着新技术的逐渐成熟,更加高效便捷的胎体建模工具将使创意群体由专业转向公众。(5)社交平台。提供北京雕漆的话题空间,通过讨论传播推动其融合社会文化的作用,吸引文旅、创意、教育、艺术、学术等相关领域人员积极参与,释放文化活力。

(三)以大众化与产值为驱动的工业生产转型生态

工业生产转型是以材质、效率、精度、成本为基础的突破,北京雕漆需要协同工业创新转型生产模式。早先发生在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因强烈反对机械化生产,促使手工艺与工业生产融合,随后包豪斯学院主张工业设计融合手工艺,促进设计在工业化进程中重新构建工艺知识,工艺转化为面向群众使用的大规模文化再生产与工业手工艺。凸显设计师在联结工艺制作与机械生产之间的重要作用㉚。北京雕漆需要通过深度介入工业转化生态,提高工艺的生产效率与均衡品质,转化手工艺制作方式为一种设计性知识与工业机械化生产。以数字设计软件辅助雕漆设计的高效与多样化生成,以更广泛多样的产品融入大众生活,融合“非遗+时尚业与旅游业”,扩大产品的商业价值。虽然非遗产业园和研修研习的文化生态有助于推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但也需注意其易使北京雕漆趋于异化。

北京雕漆在向工业生产转化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方面,设计师对工艺创意进行文化挪用,导致工艺被人为符号化和片面化,削弱了工艺的发展。另一方面,现代设计理念和工业生产路径重构北京雕漆的发展,不能在封闭和保守中维系原有模式。因此需要探索北京雕漆工艺与工业生产间的协调模式。让熟练的工匠融入机器设备,优化手工与工业生产的协同关系,使其补充产业经济㉛。在对北京雕漆的调研中,一些创意设计师学习雕漆技艺,根据经典作品进行专利合作,建设雕漆数字博物馆;一些设计师对获取授权的雕漆纹饰进行创新设计,将新技术应用于民族文化品牌产品的包装上,如茶叶盒、文房盒等。在工业生产转型阶段的产品开发中,需要设计师提高对雕漆工艺的文化敏感性,尊重其社会关系,理解其文化语境。从而在产品中融入雕漆的文化内涵,构建雕漆产品的保护机制。通过应用场景创造与雕漆相关的市场,平衡雕漆主体权益维护与价值增值,扩大雕漆的价值转化与文化影响力(图3、图4)。

▲图3 许牡丹《青莲朵》胸针(拍摄:朱楷,2022年)

▲图4 宋安《双喵》摆件(朱楷拍摄,2022年)(图片:来源 2022年北京艺术基金北京雕漆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拍摄:朱楷,2022年)

工业生产转型生态注重文化杂糅与文化再生产,强调为大众而再生产,呈现出一种商业价值。其主体是设计师,他们运用设计与管理知识,CAD软件、CMF、大众媒体装备等,依赖于非遗生产性保护、文化产业与文旅融合展开,创新设计体现了追求产值效率、批量化大众化的核心参与价值㉜。在创新设计内涵与价值上体现在以产值和大众化为驱动,突出过程的本真性,合作机制的良性与版权保护,凸显北京雕漆多变性的文化内涵,以及大众化、批量化的社会价值。

结语

在北京雕漆以工坊制作、数字智能、工业生产转型为代表的融合共生的生态中,创新设计不断与雕漆工艺融合共振,探索多种传承模式、传播路径,融合媒体创造。在非遗保护与创新设计的过程中,数字智能生态将逐渐超越当下作为主流的传统工坊制作与工业生产转型的生态范式,而更接近可持续更新发展、公共创造与群体共享。在“两创”视域下,面临复杂的资本、技术、艺术、设计、文化、市场、创新等因素,需要北京雕漆行业从宏观的视角思考其中的责任和机制,寻求融合发展路径,以便于应对未来文化创新生态因素、系统与机制所面临的挑战,从而进一步的进行实践与验证。总体来说,北京雕漆的传承发展是整体而活态的,正处于创新设计生态构建的关键时期,随着传承队伍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充满时尚创意。在经过应用功能、审美风格、工艺材料的转化后,最终发展为与时俱进的丰富雕漆创新的设计产品,从而完成中华造物智慧在当代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

本文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资助“2023年度文化与旅游系统课题研究与调研”(项目编号:2023-2-4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林岩 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工艺美术史论、传统髹饰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期编辑:张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