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冠肺炎疫情报道英雄形象塑造比较研究

【行业动态】时间:2022-12-08      来源:本站      

摘 要: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美两国围绕国际舆论话语权展开了新的博弈和较量。其中,“英雄人物”是疫情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美两国媒体在英雄人物形象建构和叙事上,有哪些异同之处?反映出双方在文化、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哪些差异?这对于我们的国际传播可以带来哪些启示?带着以上问题,本文收集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日报》《环球时报》、CGTN等中国媒体,以及《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等美国媒体的“英雄人物”相关报道。通过文本分析和比较研究,发现:中美媒体疫情报道塑造的英雄人物均以本国人为主,且均将大量笔墨用于医学工作者;美国媒体叙事场景较为多元、人物形象较为丰富,对于“英雄主义”有深层次的理性思辨。此外,值得警惕的是,在报道中国抗疫英雄人物时,美国媒体倾向于从意识形态角度出发进行片面叙述。

关键词:英雄 文化 价值 新闻舆论

        每个民族、每个时代都有英雄人物、英雄故事广为传颂,但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对于英雄的定义也有所差异。例如,我国《辞海》将“英雄”解释为“才能勇武过人的人”,而美国《韦氏词典》(Webster’s Dictionary)将英雄定义为“因伟大或勇敢的行为或优良品质而受到尊敬的人”(a person who is admired for great or brave acts or finequalities)。后者落点在“受人尊敬”,而我国文化仅强调英雄的才能、勇武超过常人。这种对于“英雄”的不同理解延伸到英雄神话和英雄叙事中,成为了我们观察中国与西方文化、价值和情感差异的一个重要窗口。本次研究选取中美主流媒体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涉及“英雄”的文本,通过对这些文本的分析和比较研究,试图找出当代中美媒体对英雄形象塑造的异同之处。

一、研究目的
        1、在舆论斗争层面,以“抗疫英雄”小切口做好抗疫外宣大文章。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国际舆论环境纷繁复杂。一方面,疫情在全球范围暴发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频频对我国予以无端指责和荒谬归咎,煽动“仇华”“排华”情绪;另一方面,“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仍未改变,我国在国际话语权博弈中较难占据优势,迎敌反击的声量不足,传声渠道也不够丰富。“英雄”是全人类共同话题,也是公共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能做好“抗疫英雄”的形象塑造和国际传播,有望在西方舆论界的围追堵截中撕开“缺口”,助力讲好抗疫故事、展现民族精神内核。

        2、在新闻报道层面,以外媒“英雄叙事”经验助力我国国际新闻报道拓维增效。

        国内学者胡正荣将国际传播叙事分为3个阶段——自话自说阶段、回应关切阶段,以及原创话语、设置议题阶段。相对于拥有强大软实力的发达国家,我国国际传播的叙事格局基本还停留在自说自话阶段。本次研究将利用叙事学相关理论分析解构美国媒体疫情报道中涉“英雄人物”文章,希望能为我国国际新闻报道尤其是人物报道的场景构建、情感叙事等拓宽思路,为中国故事在国际社会中引发共鸣、促进共频、凝聚智慧。

        3、在文化传播层面,以“英雄形象”探查中美社会文化价值异同,促进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中外民心相通。

        英雄主义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历经数千年演化,已成为一种能够反映东西方基本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的文化现象。因此,“英雄形象”可以成为一把钥匙,帮助我们打开与西方国家文化互鉴、理念互通之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国际社会的舆论风向不断变化,人们对社会文化、价值取向等也作了诸多反思和调整。为提升研究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本文将研究对象聚焦于中美疫情报道中的英雄形象塑造。

二、文献综述
        在英雄形象建构和英雄叙事方面,国内外学者从英雄母题要素、英雄叙事与公共舆论的关系、疫情报道中的英雄形象建构等方面进行了诸多研究和探索。其中,国内学者邹建达、李宇峰结合国内新闻报道,将英雄母题组成要素概括为英雄、非法者、受害者、英雄的宝物。郑宏民对英雄叙事、反英雄叙事展开对比研究,剖析神话在公共舆论中的运作方式及其形塑舆论的逻辑。国外学者杰西卡·斯托克-帕里斯(Jessica Stokes-Parish)等人提出,对医护人员的“白衣天使”“无名英雄”形象塑造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一种刻板形象,医护人员被视作“拥有克服困境超能力的人”,可能导致医护人员物资和安全保障缺失等问题被忽视。

        中西英雄形象比较研究也是“英雄形象”研究中的热门领域之一。相关研究更多集中于对神话故事和文学、影视作品等英雄形象的研究,且绝大部分为中国学者所著。其中,国内学者张小梅、牛书田从英雄年龄、英雄职业、英雄行动目标和英雄所获奖赏等方面分析了中美媒体英雄报道的差异,并从两国英雄主义的起源出发,探究上述差异的深层原因;王玠懿、薛轶从出身差异、事迹差异、结局差异三个维度,分析了中西神话英雄的形象差别,并以此为基础从个人交流、组织交往、国家合作三个层面,对中西文化交流进行思考。郭欣则以《流浪地球》和《世界末日》为例,分析中西方影视作品中的英雄主义内核的异同之处。她提出,两部影片的英雄都机智勇敢,且在关键时刻牺牲生命拯救地球;但中国电影中的英雄更遵循集体主义原则,具有家国情怀,美国电影中的英雄身上个人主义色彩更浓厚,他们重视个体差异、崇尚自由平等且极具冒险精神。

        目前,国内外研究中,关于中西新闻报道中英雄形象塑造的对比研究较为匮乏,尤其是“中美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英雄形象塑造异同”一题有较大研究空间。因此,本次研究聚焦于新冠肺炎疫情这一时间维度,和中美两国这一空间维度,对两国新闻报道中的英雄形象塑造进行比较研究,有望进一步丰富中西英雄形象塑造比较研究的理论成果,并为我国的国际传播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参考。

三、研究设计
        本文选取了《中国日报》《环球时报(英文版)》、CGTN,以及《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共6家媒体作为研究对象。以中方首次向世卫组织及多国通报疫情信息的日期2020年1月3日为时间起点,以本次研究的开始时间2021年10月1日为终点,在各媒体官网和外文局智能分析平台,以“hero”“pandemic”“COVID-19”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排除掉与主题无关的体育、娱乐类文章和重复性报道,共收集到80条相关文章。

        根据叙事学理论,将研究内容划分为“身份”“叙事场景”“叙事声音”“行为目的/意义”“报道倾向”五个维度。其中,“身份”包含“国籍”“职业”两个层次。“叙事场景”,指英雄人物所在情境。“叙事声音”在本次研究中指对英雄人物作出评价的人的身份。“行为目的/意义”主要根据上下文判断,即文章认为英雄人物行“英雄之事”的动机或社会意义是什么。报道倾向分为“正面/中性”和“偏负面”两种。
本次研究对所选中国媒体疫情报道的有关数据分析整理如表1,对所选美国媒体疫情报道的有关数据分析整理如表2。

申金鑫1-630x385.png

表1 中国媒体新冠肺炎疫情涉英雄人物报道数据

申金鑫2-439x385.png

表2 美国媒体新冠肺炎疫情涉英雄人物报道数据

四、研究分析

(一)“英雄”身份

        1、国籍分布方面,中美疫情报道中的英雄人物均以本国籍人士为主。其中,共有30篇中国报道中的英雄人物为中国人,占比75%;共有27篇美国报道中的英雄人物为美国人,占比67.5%。中国报道中的英雄人物国籍还包括韩国、美国、塞尔维亚、匈牙利和英国,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美国报道中的英雄人物国籍既涉及法国、新西兰、英国等发达国家,也包括突尼斯、伊朗、印度、阿根廷、中国等发展中国家。

        2、职业分布方面,中国报道中的英雄人物更集中于医学专业人员,其中15篇报道中的英雄人物为医学专家,占比37.5%;7篇报道中的英雄人物为医护人员,占比17.5%。英雄人物的其他职业包括:电力工程师、建筑工人、送水工等基层后勤保障人员和抗疫志愿者。

        美国报道中的英雄人物职业分布更为多样,其中14篇报道中的英雄人物为医学专家或医护人员,占比35%。英雄人物的其他职业包括:志愿者、一线工人、企业家、数据分析师、漫画家、修女、水手等。

(二)叙事声音

        1、中国报道中,对英雄人物的评价以官方声音为主,其中22篇报道声音源自政府机构或政府官员,占比55%。许多英雄人物在受到民众与社会赞扬的同时,也被政府授予荣誉和奖励,并通过政府背书的方式,对其美好的品质和精神予以进一步的宣传和颂扬,实现对民众的正向激励引导,以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此外,中国报道着重引用了外国声音,共有9篇报道声音源自外国政府机构或外国友人,占比22.5%。所涉及的外国声音包括英国政府、韩国政府、联合国机构等政府机构,意大利卫生系统官员等政府官员,在华韩国人,以及法国医生。

        2、美国报道中,对英雄人物的评价以媒体、民众的声音为主,共25篇,占比62.5%。其他声音来源包括慈善家、作家、企业家等民间力量,以及受援助对象和英雄家人。

(三)叙事场景

        1、中国报道的叙事场景紧密围绕抗疫工作,其中,科学抗疫占比最高,共有15篇报道,占比37.5%。其次是抗疫一线、后勤保障和疫情援助,均为6篇,占比15%。此外,还涉及了社区抗疫、校园抗疫、部队抗疫、抗疫预警等场景。

        2、美国报道中占比最高的叙事场景为抗疫一线,共10篇,占比25%。除抗疫一线、后勤保障、疫情援助、社区抗疫、校园抗疫、部队抗疫、抗疫预警等场景外,美国报道的叙事场景还涉及疫情期间的信息披露、特殊人群的自我康复、疫情期间的国际旅行以及疫情下的经济复苏等场景。可以看到,美国报道的叙事场景既覆盖了抗疫斗争前方、后方的主要场景,也包括了网上网下、国境内国境外、抗疫主战场和经济发展副战场等多元叙事场景,对不同战线、不同身份的抗疫英雄给予了充分关注。

(四)行为目的/意义

        1、“维护公共利益”占比最高。在中国报道和美国报道中,占比最高的行为目的/意义是“维护公共利益”,其中,中国报道中有37篇,占比92.5%;美国25篇,占比62.5%。可见,疫情报道中,“维护公共利益”是中美两国社会的共同关切和首要议题。例如,两国媒体都大规模报道了钟南山、福奇等医学专家为科学抗疫所作的努力,赞扬了一线医护人员与病毒斗争、争分夺秒地进行疫苗接种工作等事迹。并且,即便美国素来崇尚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但是主流媒体在疫情期间对于舍弃个人安全投身抗疫工作、舍弃个人“自由”主动接受隔离等行为予以大力宣传和赞扬,进行社会舆论和价值观念的正向引导。

        2、美国报道中英雄人物的行为目的/意义更多元。中国报道中涉及的其他行为目的/意义包括维护公共利益、维护生命安全、助力中外抗疫合作。美国报道中涉及的其他行为目的/意义包括帮助弱势群体、鼓舞公众抗疫斗志、推动复学复课、维护公众知情权等。例如,《纽约时报》在《A Flying Elephant, a Teacher’s Hugs: 12 Tales of Pandemic Resilience》中,讲述了个人、家庭、社区、学校如何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致命威胁中幸存,并进一步为需要帮助的人服务。例如,一名教师在察觉部分学生因疫情变得忧郁时,穿上自制“防护服”为每个学生送上鼓励的拥抱;武汉封城期间,志愿者们挨家挨户为无法回家的猫主人照顾猫咪;伊朗教师为给低收入家庭的学生购买平板电脑,主动贡献出了自己继承的遗产。在另一篇报道《With Flights Banned, Son Sails Solo Across Atlantic to Reach Father, 90》中,一名水手穿越疫情期间的重重封锁,独自驾驶小船,花费85天从葡萄牙赶往阿根廷,为90岁的父亲庆祝父亲节。他的勇气和毅力同样得到了媒体的赞扬。由此可见,美国媒体在塑造英雄形象时,更擅长从小切口入手,描写平凡人在逆境中的抗争、对周围人的同理心以及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

(五)报道倾向

        1、中国媒体以正面报道为主。此次研究的40篇中国媒体新冠肺炎疫情报道,全部为正面报道,对疫情期间涌现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予以赞美和歌颂。

        2、美国媒体共有5篇反思类报道,占比12.5%。相关报道包括揭露“英雄人物”的黑暗面、思考“英雄”标签的负面影响、反思美国社会的“英雄情结”等。其中,《Andrew Cuomo declared the pandemic a ‘no-politics zone.’ Behind the scenes, he worked to burnish his own standing》等报道揭露了领导抗疫的“英雄”州长库莫的另一面——隐瞒疫情死亡人数、为家人检测开绿灯等。《My husband, other health-care workers have been praised for their struggles with the pandemic. Families should be recognized, too》则是以医护人员家属的角度提出,许多医护人员被冠以“英雄”“救世主”的称号,但实际上却是在没有得到充分的物资和安全保障的条件下,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从事着新冠肺炎救治工作,也让家人一同承受了痛苦和风险。《华盛顿邮报》评论文章《Opinion: Forget superheroes and anti-heroes. We need more heroes like Capt. Sir Tom Moore》则对美国社会的“英雄主义”情结进行了深入反思。文章提出,美国文化和政治一直被“英雄”和“反英雄”两种此消彼长的叙事主导,但是以往的英雄主义和反英雄主义都无法拯救深陷疫情危机的美国社会。反而是像为医护人员筹款的二战老兵摩尔、顶住舆论压力坚持科学真理的福奇,以及为防止疫苗失活而在暴雪中为拥堵路段司机接种疫苗的卫生官员这样的英雄主义,在对本职一丝不苟的同时,体现了非凡的创新力和人文关怀,帮助社会一点点地重建信任与信心。文章认为,这些品质是美国社会当前真正需要的“英雄主义”,对于克服因新冠肺炎疫情产生的社会问题十分必要。

五、思考与启示

        根据前文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媒体疫情报道塑造的英雄人物均以本国人为主,即优先向国内外受众宣传本国英雄人物的优秀品质和先进事迹;且均将大量笔墨用于塑造医疗健康领域的专家、医护人员形象;“维护公共利益”是两国英雄人物共同的主要出发点,显示出在重大公共事件发生期间,美国主流媒体会一定程度上把“集体主义”“公共利益”提到“个人主义”“个人利益”前面,大力倡导人们消弭分歧、团结互助。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美国媒体比中国媒体更多地关注到第三世界国家的人物与事件;美国媒体报道的英雄人物、涉及的主要场景,并不局限于疫情的主战场,为推动学生早日复学复课而备受争议的教师、疫情期间远渡重洋独自驾船探望父亲的水手等,均获得了美国媒体的肯定和赞扬,并用他们身上的宝贵品质鼓舞、激励公众;此外,在对英雄人物的评价上,美国媒体更喜欢用“公认的英雄”“受到民族英雄的待遇”等字眼,或引用民营企业家、慈善组织成员、受援助对象等民间声音对英雄人物作出评价,着力将自己塑造成为“公众意志的代言人”;美国媒体对于“英雄主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性思辨,因而其在塑造英雄形象时,更着重于“写人”而不是“造神”。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对中国英雄人物的报道中,美国媒体会通过片面的阐述抹黑中国形象,值得我们警惕。

        但另一方面,从美国媒体报道中,我们也可以就“如何讲好人物故事”“如何更好地传播价值理念”汲取到不少经验。

        本次研究的主要思考与启示如下:

        1、舆论引导方面,要精准把脉、对症下药。一些外国媒体会在讲述中国公民故事的同时,对中国进行不实报道甚至是刻意抹黑。这种时候,需要深入探究媒体报道的动机,准确判断负面舆情的类型和影响,从而“见招拆招”。对于国际社会的质疑和关切,要以包容的心态、客观的视角、坦诚的态度,直面问题,积极回应;对于反华势力刻意挑起的事端,要提高警觉,加强研判,及时作出澄清和引导,并通过多种渠道放大正面声音、挤压负面舆论空间。

        2、报道视角方面,既要兼顾中外,也要统筹南北。作为国际传播产品,要适当加大对国外人物和事件的报道,体现报道的“国际视角”。同时,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新闻和文化传播中,也应更多地将视线投向发展中国家,主动传递更多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声音。

        3、叙事场景方面,要平衡好“大”与“小”、“远”与“近”的关系。胡百精曾指出,好莱坞电影——譬 如《飘》《公民凯恩》《后天》《2012》等,特别青睐对大时代之下小人物命运的观照,使观众既卷入一个大时代,也走进角色的小心思。因此,在叙事场景方面,我们既要描绘好恢弘壮阔的历史画面,也要细致入微地带读者走进“大时代”下“小人物”的内心世界;既要以“广角镜头”展现社会环境、历史时空等宏观层面的全景,也要善于用“特写镜头”刻画好大环境下平凡人的生存环境和际遇、抉择,体现对人之命运的关怀。

        4、报道框架方面,应突出事件的内在戏剧性和冲突性。《纽约时报》等西方媒体的特稿文章之所以引人入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讲述的故事充满戏剧张力。例如,医护人员加班加点给社区居民注射疫苗,是较平庸的新闻;控温设备故障,加之道路拥堵无法移动,医护人员抢在疫苗失活前,到街道上给司机们挨个注射,尽职尽责又智慧果敢的医护人员形象就跃然纸上了。因此,我们要在客观报道事实的基础上,着重突出事件的戏剧性和冲突性,增强报道的感染力。

        5、价值导向方面,要兼具温度与深度、分量与力量。在价值追求方面,中国文化崇尚集体主义、家国叙事,而西方文化则对个人主义、自由平等予以更多关注。如果一味强调我方价值观,无异于“自说自话”。《纽约时报》曾经浓墨重彩地报道了武汉志愿者封城期间为无法回家的饲主照顾猫咪的故事。今年早些时候“大象旅行团”的故事也得到了外媒的广泛关注和报道。这些寄托了人类普遍情感、承载了人类共同价值的故事,在国际语境中更显温度和力量。

参考文献:

1、黄斌. 疫情防控视角下新闻报道的温度[J]. 视听, 2020(8):2.

2、张涛甫, 陈禹潜. 英雄叙事:立体多维呈现抗疫史诗[J]. 新闻战线, 2020(11):3.

3、翟雨媛、王雪、夏雨婧、陆晓雯. 舆论导向下的”人文关怀”理念传播——央视《新闻联播》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的内容分析[J]. 记者观察, 2020, No.509(33):140-141.

4、秦二. 英雄主义视角下中美电影对比分析——以英雄形象的塑造为例[J]. 西部广播电视, 2015(18):2.

5、苏苗苗. 中美媒体医患新闻报道话语中医生形象比较研究[D]. 山西大学.

6、吴柏祥. 中美媒体灾难报道中”英雄”叙事策略对比分析[J]. 外语学刊, 2009, 000(004):139-142.

7、何宝庆. 中美动作类电影英雄形象比较研究[D]. 上海体育学院.

8、张蕊. 中美电视剧中英雄形象塑造的解读[J].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4(4):52-53.

9、曾亚平, 谢婷婷. 中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闻报道对比研究[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0, 29(9):4.


作者:申金鑫
单位: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
本期编辑:李帛书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