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是一种很正常的生理现象,在天气热或者大量运动时人体都会出汗。尤其一到夏天,很多人出汗会更明显。虽然出汗属正常生理现象,但是如果出汗过多,也会对身体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天气并不十分炎热,普通人只是出了点儿小汗时,有部分人却大汗淋漓。像这种异常的出汗状态,往往是身体发出的一种“警示信号”。
身体为什么会出汗?哪些出汗是不正常的表现?中医所讲的汗法又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中医里的“汗”有什么奥秘。
“汗”之中医解
《说文解字》曰:“汗,人液也。”早在《黄帝内经》时期,中医学就有关于汗的论述。《素问·阴阳别论》曰:“阳加于阴谓之汗。”清人高世栻注言:“阳加于阴谓之汗,言阳气有余,内加于阴,阴得阳而外出,故谓之汗。”阐述了汗的产生机制。
《黄帝内经》还提出,汗与人体的津、液、血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灵枢·决气》曰:“汗出溱溱,是谓津。”《灵枢·营卫生会》也有“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记载。可见汗、津液、血三者有着相互联系、相互转化、互利共生的紧密关系,体现出了汗对人体的重要性。
清代医家吴鞠通在《温病条辨·汗论》中说道:“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明确地阐释了中医学对汗的产生机制和生理特性的认识,即汗液是由津液通过阳气的蒸腾气化后,从玄府(汗孔)排出的液体。
汗证分类
西医学通常将出汗分为主动性出汗和被动性出汗。被动性出汗是指运动后人体体温升高,神经系统为了降低体温而排出汗液,可起到降温的效果;而主动出汗通常是由于天气炎热、神经紧张等情况,体内主动排出汗液,降低体表温度。如果汗液出现外泄不受控制、不能自藏的情况,便属于中医所讲的汗证。
《黄帝内经》中有“寝汗”“淫汗”“灌汗”和“汗出偏沮”的记载,现代中医内科学将汗证分为了自汗、盗汗、绝汗(或脱汗)、黄汗、战汗这五类。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到的便是自汗与盗汗,自汗是指出汗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白昼时时出汗,动辄益甚的情况。这是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致汗液外泄失常而导致。早在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中便提到可以用桂枝汤来治疗自汗,现在我们也可以用玉屏风散或者由黄芪、党参、白术等益气固表的中药来缓解这一类症状。
盗汗是睡中出汗、醒后即止之证。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中便有“盗汗”的记载。“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具有每当人们入睡或将入睡之时,汗液便像盗贼一样偷偷泄出的特点。明代医家张景岳《景岳全书·汗证》认为:“盗汗必属阴虚也。”所以阴虚是盗汗的主要原因之一,若出现此类情况,可以选用一些滋阴降火的药物来对症调治。
脱汗多因患者病情危重,正气欲脱,阳不敛阴,以致汗液大泄;急性热病时则会出现战汗的情况,表现为突然全身恶寒、战栗,继而汗出。黄汗出现时,肉眼可见汗液呈现黄色,且汗液易使衣服黄染。上述三种情况一般生活中出现较少,若出现则须及时就医,积极配合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何为汗法
前面谈到各种出汗,是谓病汗,除此之外,中医还可以利用发汗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这便是清代名医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提到的“八法”之“汗法”。
汗法主要指通过发汗以疏解腠理、宣通肺卫,从而祛邪外出的治疗方法。当人体外感邪气时,汗也可作为祛邪外出的一种重要途径和载体。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素问·汤液醪醴论》亦云:“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微动四极,温衣,缪刺其处,以复其形。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服……”上文提到的“鬼门”即汗孔,“开鬼门”便是发汗之法。
汗法主要适用于外感表证,如感冒、麻疹初起疹点隐隐不透、水肿(腰以上)、疮疡初起有表证,或虽汗出而寒热不解的表证等。总之,欲透邪外达,均可用汗法治疗。
日常调护
从西医角度看,出汗是一种调节体温的方式。所以当外界温度升高时,身体就会通过出汗来降低温度,使体温处于一个相对恒定的状态。从中医角度看,《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也是有力的证明。可见正常的出汗可以帮助人调节体温,排出代谢废物,还可以维持皮肤表层的湿度,起到杀菌、消炎、预防皮肤病的作用。在此提醒,出汗之后还应注意以下事项,以避免着凉生病:首先,建议出汗之后及时用干毛巾将汗擦干;其次,出汗后不要马上洗冷水澡或直吹空调、风扇;第三,汗多者需经常更换衣物,注意保持衣服、卧具干燥清洁。
作者:刘昱君 司圣祥 梁永林
本期编辑:肖可心